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难是近年来全国农村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的改革上。2002年以来,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先在8个省份进行,现已逐步在29个省(区、市)推开。在管理体制上,除北京、上海、天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外,其他试点省份都组建了省级信用联社作为省级农信社的管理机构,初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在产权制度改革上,通过增资扩股,明确产权,形成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的信用社以及农…  相似文献   

2.
2004年4月,还是在山东省农村信社联合社成立之前,本刊曾就山东省深化信用社改革问题对林廷生副省长进行了专访。两年后的今天,山东省农信社管理体制初步理顺,业务发展跃上新台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农村金  相似文献   

3.
作为河南省县级农信社统一法人改革 试点县的新县信用联社,一手抓改革试点, 一手抓业务发展,取得了深化改革和业务 "双丰收"。目前,新县农信社改革的各项工 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增扩股金1025万元,盘 活不良贷款758万元,统一法人信用社按照 规定的程序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与此 同时,各项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04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下发的改革方案明确了农信社改革目标和一系列政策原则,为改革确定了方向。通过深化对农信社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全国农信社真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更好地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农信社改革的实施还存在着不少的难点和障碍,需要在实践中统一认识,认真解决。本文试从基层的工作体会和实践出发,对改革的难点问题如何解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信社管理体制与产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信社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也倍受人们关注。特别是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后,这方面的讨论、争辩十分热烈。无论行业内还是理论界,对农信社的管理体制、产权改革等问题,产生了诸多观点。如何促进农信社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化农信社试点改革工作已在全国向纵深推进,本文围绕如何稳妥地推进深化农信社改革从七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与具体建议,比如对深化农信社改革的目的、区分合作金融还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标志、对深化信用社改革必须贯彻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信用社构建新的产权关系、农信社要据理力争是公益法人及非纳税团体、建立能为“三农”提供周到优良的社区金融服务的机制、建立全国信用社行业协会已是适应入世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形势所需等。在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的新形势下,为了稳妥健康地推进农信社试点改革,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十年改革的磨砺,练就农信社迎接挑战的能力和信心,面对未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农信社有能力适应新环境、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夺取新胜利2003年6月,国务院国发15号文件明确了农信社深化改革的方案,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产权制度问题,一个是管理体制问题。这为农信社随后十年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定下了基调。  相似文献   

8.
在农信社未来改革的方向、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上,目前还存在分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亟待关注农信社的改革历程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历经十年时间,回顾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历史,审视当前面临的问题,对我们明晰农信社未来变革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信社经营环境,现有产权制度建设,管理体制安排和政府职能明晰化等,是事关农信社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在总结鲁西地区农信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的建议,以期为农信社改革的继续深入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分别确定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责任。日前,国务院办公斤下发[2.004]48号文,批转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对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的指导意见,确立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审慎监管,稳健运行”的对农村信用社实施监督管理的总原则,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省级政府、银监会、人民银行和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对信用社监督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职责。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稳健发展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条件。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深入开展,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后,农村信用社的外部政策环境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如何认真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在新的外部政策环境下,借势生金,合力构建新的运转高效的监督管理体制成为有关方面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编发的几篇稿件分别从不同视角和层面阐述了地方政府及监督管理各方与农信社的关系,提供了一些监督管理体制重构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希望对下一步各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农信社员工精神面貌的好坏,工作热情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各项工作效率的高低,关乎农信社健康持续发展的大计。这与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扎实与否息息相关。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农信社如何抓住深化改革的契机,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当前基层信用社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须革除的弊端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同业竞争的加剧,农信社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促进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受历史和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信社已走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各项业务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突显。但农信社在多年的经营活动中,也累积了大量的风险,如果处置措施不力,必将引发新的更深度的风险。当前,全国农信社改革已全面铺开,首批批准改革试点的8家省级联社已挂牌成立,一直困扰农信社管理体制问题逐步得以理顺,这为农信社彻底解决风险问题创造了条件。本文因势利导,提出四条对策,为改革后农信社风险管理与防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作为服务于“三农”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及经营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影响其绩效因素的复杂性。本文在对苏北地区14家县联社改革期间(1998~2003年)投入产出情况的深入调研后,运用具有非期望产出的DEA方法,对这一时期农信社的运作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改革前后信用社的效率演变进行了分析,以此反映改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计量经济模型,从外部环境、市场结构、农信社自身管理及政策性业务负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影响信用社运作效率的因素,试图为进一步深化信用社改革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改革后信用社的效率逐渐提高;信用社市场占有率及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等会对信用社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而政策性业务的承担会对信用社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回望十年改革之旅,农信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的改革,无疑是成就这段辉煌历程的核心主线和最关键因素"从我国农信社改革整体进程看,省级联社的改革恰恰是农信社改革走向深入的一种表现。这样一种表现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农信社改革越来越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项业务平稳发展,支农服务进一步改善,总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信社在产权关系、法人冶理、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信社的自身发展和其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何有效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农信社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2008—2015年陕西省107家农信社微观调查数据,从发展规模、财务可持续状况和"三农"金融服务状况等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农信社的发展现状,从农信社市场定位出发,深入剖析了农信社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管理能力低下、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不足、过于注重产权组织形式改革等,从政府行为、市场竞争、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深入揭示了制约农信社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性困境,根据这些问题,将农信社改革放在农村金融总体改革的框架下,提出了具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地方特色的深化农信社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诸多支农政策的条条框框,使农信社的支农工作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影响了信用社的自身发展,相当一部分信用社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 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模式是这 次农信社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自从2D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出 台后,全国首批8个试点省(市)根据中央提出的农 村信用社改革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 则,依照各自情况分别进行了不同产权形式的改革试 点。相继建立了股东(社员)代表大会、董事理事会、 监事会的"三会"制度;推行了激励有效、约束严格、 权责明晰、奖罚分明的内控制度;在劳动用工方面, 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岗位轮换、末位淘汰等制度纷 纷出台。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究竟改革带给我们什 么变化呢? 明晰产权,初步完善治理结构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试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框 架业已形成。在中央先试点后铺开的战略指导下,试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五年多来,一方面,在省级政府授权省级联社履行对农信社行业管理的新体制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对农信社现行管理体制的各种争论和质疑从未停止过,使刚刚步人良性发展轨道的农信社陷入是非之争、模式之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正确走向和改革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改革,从1983年开始试点,1984年贯彻国务院105号文件全面铺开,已进行了十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信用社的性质、经营模式和改革方向认识不统一,改革的政策措施不配套,加上领导管理体制不稳定,致使信用社改革难以深化。笔者最近参加了中国农村金融学会合作金融研究会在浙江天目山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会议就现阶段信用社领导管理体制和深化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感到,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信用社深化改革,必须从理论的困惑中走出来,需要在以下几个问题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