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对江苏省能源消耗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并对江苏省碳排放进行了二阶段因素分解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拐点,经济发展是带动江苏省人均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效率对抑制江苏人均碳排放增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贡献份额都呈现"倒U型"曲线。江苏能否顺利越过该拐点,则取决于包括加大转型升级力度等一揽子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模拟1981—2015年山东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SO2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不显著,SO2排放量随经济发展先急剧上升后波浪式下降;烟粉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符合U型模型,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与人均GDP存在倒U型关系。山东省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加大投资力度,避免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出现反复恶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1996-2005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的变化以及城镇用地的变化,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来耕地和城镇用地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等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呈正"U"型二次曲线相关;城镇用地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呈对数曲线相关.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和城镇用地将逐渐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4年淮河流域安徽段8个地级市工业环境与经济相关统计数据,通过非参数Kernel函数估计描绘该区域人均GDP和工业污染排放物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而构建淮河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考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上升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地区之间差距拉大,而人均工业废水排放和人均工业废气排放的核密度估计分布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呈现线性关系,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均表现出正“U”型二次曲线关系,与典型的EKC曲线特征不是完全符合,安徽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随经济发展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衡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衡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以衡阳市2004-2016年人均GDP为经济指标,以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为环境指标。结果表明:衡阳市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未呈现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EKC曲线表现为倒"N"型的三次曲线特征,且均已通过倒"N"型的峰值,说明衡阳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较弱的"S"型,无明显峰值和拐点,且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衡阳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增长趋势。结合衡阳市实际,提出促进衡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东省统计年鉴》,核算2000~2010年间山东省及17个省辖市能源消费、农田系统碳排放量、森林草地碳汇量。选取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指标,利用基尼系数,结合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山东碳排放的时空规律,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分析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格局的影响。研究表明:山东省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能源排放比重较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出中间高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人均GDP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呈倒U型曲线。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检验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是否呈倒U型曲线,为缓解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脱钩分析,低通滤波。研究结果:(1)武汉市耕地占用与非农GDP之间的脱钩关系呈现出"弱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扩张连接"的变化,脱钩弹性值波动曲线符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2)根据脱钩弹性值波动变化曲线,可以将统计期划分为4个阶段:1992—2000年、2001—2004年、2005—2009年和2010—2013年,且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武汉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呈倒U型曲线,当前武汉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位于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通过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可以使武汉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维持为强脱钩。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改进STIRPAT模型,使用1995—2014年全国各省份数据,从静、动态两方面考察了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等因素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发现对外贸易、技术进步、城镇化等因素均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贸易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都与碳排放强度正相关,出口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要大于进口,技术进步、金融与碳排放强度负相关,但后者并不显著,城镇化与碳排放强度二者是倒U型非线性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度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下满足库兹涅茨曲线,而FDI与碳排放强度在静、动态模型下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选取我国2004—2013年的用水量、经济增长数据,通过分析用水量与人均GDP间的关系,探讨我国各地区用水总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符合典型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通过修正曲线模型,分析得到我国用水总量与人均GDP之间呈U+倒U形的曲线。为剖析我国用水总量与经济增长的演变规律,在模型中引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镇化率等反应经济发展的指标,衡量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水平对用水量的影响,为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79~2012年的时序数据与2012年各地区截面数据,运用统计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从全国及各地区两个层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及其拐点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呈现显著的倒"U"曲线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拐点已经在2007年、2008年及2009年这3年出现,此后连续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各地区来看,倒"U"拐点的出现时点为人均GDP达到4万元,GDP总额超过20 000亿元,以此为标准,真正出现拐点的只是少数东部省市。文章主要结论是:从全国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且拐点已出现;而从各地区来看,库兹涅茨倒"U"曲线并不显著,且倒"U"拐点只存在于东部少数发达省市,从而证实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因此,若要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继续缩小的趋势,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理论为基础,选取黑龙江省1996~2010年环境和经济数据,构建水环境与经济发展库兹涅茨模型,分析黑龙江省水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曲线特征.结果表明,1996~2010年间黑龙江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之间呈“倒N”型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环保资金的投入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使黑龙江省水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2.
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随机形式的环境影响对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回归分析的STIRPAT模型方法。研究结果:测算1997—2007年分省碳排放量,分析1997—2007年碳排放对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研究结论:人口、人均GDP和建设用地扩张是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建设用地扩张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直接体现,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可起到抑制或缓解碳排放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揭示城市人均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关系,分析政策因素对于城市人均用水量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27个国家在1960—2010年的城市用水情况,发现城市人均用水与经济发展存在着N型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均用水量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当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城市用水趋于稳定,且略有增加,这一关系吻合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态,因此被命名为水的库兹涅茨曲线。区分水的效率政策和水的效能政策2种不同的政策,发现水的效率政策对于降低城市人均用水量效果更为直接显著,而水的效能政策则需要一定时间的实施使其发挥效果。政府可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的政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DIM因素分解法、修正STIRPAT模型下的岭估计以及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绍兴工业碳排放进行驱动因素经验分解、演变情景预测与达峰路径模拟。结果表明:(1)在GDIM分解后的各种因素中,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碳强度和能源消费规模对碳排放一直保持促增效应,而工业产出碳强度、能源强度和煤炭消耗效率为促降效应,技术进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碳减排的关键因素;(2)基于岭回归方法估计碳排放预测模型,发现人均GDP与CO2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当人均GDP为137,132.1元时可达倒U型曲线的最高点,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效率分别对碳排放量增长具有明显促进和抑制作用;(3)蒙特卡洛模拟下,基本情景和绿色生态情景可以在2030年前达峰,但只有技术升级情景才是达峰的最优路径,碳减排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刘勇  夏自谦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3):142-144,148
阐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关系,在分析了东北地区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造1997—2012年中国的省域面板数据,基于库兹涅茨理论并从经典事实中提炼出的两大新研究假说,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市场潜力、产业结构升级分别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力与产业结构升级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U"型的作用特征,且这一特征均在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同时产业结构升级的"U"型作用在整体上比市场潜力的类似作用更加显著。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与库兹涅茨假说相反的"U"型关系。本文的政策涵义明显:应立足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而非"库兹涅茨假说"制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政策,并以此配合产业结构升级及市场潜力提升的进程,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关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关系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究关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关系,梳理二者演化特征。研究方法:脱钩分析,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研究结果:(1)2000—2014年关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碳排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城市间差异明显;(2)关中城市群整体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尚未脱钩;(3)关中城市群土地利用集约度与碳排放强度曲线呈现倒N型。当土地利用集约度达到临界值后,碳排放强度将会逐步递减,并趋于平稳。研究结论:关中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尚未脱钩且土地利用集约度未达到临界值,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深入探讨农业经济与农村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对于重塑常规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建立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环境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符合EKC假说,这表明随着经济水平增长,农村环境质量将呈现先恶化后好转变化态势。但EKC曲线并不意味着污染可以自然而然得到解决,深层原因分析显示只有技术进步及政府对环境问题实施治理,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才可实现"双赢"。(2)农村环境质量好转转折点为人均GDP 57393元/人(2000年不变价),目前上海、天津、江苏3省(市)达到了这一门槛,大部分省份离转折点有一定距离。(3)不同发展水平省份EKC假说所处阶段存在区域差异。东部省份已呈现倒"U"型曲线,中部和西南地区多数省份接近转折点,西北省份仍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3—2014年中国省际年度数据,采用面板随机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的影响为正,而中部地区为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分别测定了引发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