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配合饲料养鱼放养模式以"吃食鱼"(青、草、鲫、鲤等)为主,配养鲢、鳙鱼,要求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保证水质清新、较高溶氧量,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2.
防治鱼病,综合措施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调整放养结构,提前放养池塘养鱼的主要特点是多品种、多规格混养、轮养,发病对象主要是草、鲢、青鱼等,发病期主要在成鱼阶段。因此应适当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利用杂食鱼清除残饵、肥水鱼净化水质的功能,调整草食鱼、杂食鱼和肥水鱼的放养比例;还应改放小规格鱼苗为大规格鱼苗,  相似文献   

3.
<正>一、实施池塘蟹鳜混养的主要技术特征饵料投喂、水质管理、水生动植物的培育是蟹、鳜养殖技术的三大关键技术。该模式是改变了过去通过混养肥水鱼来调控水质的做法,选择培植可形成茬口衔接的水草品种,一年四季河蟹池中水草不断,覆盖率达60%以上,通过水草的调节达到最佳的生态环境。同时投放大量鲜活螺蛳不仅为河蟹提供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正>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提高鱼用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一、突出主养鱼。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沿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吃食性鱼同池混养,就以一种鱼为主养鱼。为改善池塘水质,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可以适当搭配其他鱼类,  相似文献   

5.
<正>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6.
有少数养鱼者反映,养鱼不但没赚钱,甚至亏本。据笔者调查分析,没有根据池塘的水源水质等条件采用合适的放养方式,是导致养鱼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简要介绍不同类型池塘较适宜的放养方式,供广大养鱼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因地制宜选好养殖模式,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混养,投入较少,粗放经营,产量及经济效益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养殖生产水平的提高,一种新型的高产高效养模式-80:20主养模式已经出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确定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为主养品种,另外搭配一定的肥水鱼类以滤食水中的浮游物,控制水质肥度,养殖期间基本不施肥,主要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主养鱼的产量占总产量(一般亩总产500公司以上)的80%的比例投放,主养鱼放养规格应尽可能一致,个体大小差异不超过20%,肥水鱼则按占产量的15%-20%的比例套养,同时还可按占总产量的5%的比例套养某种肉食性鱼类(如乌鱼,鳜鱼,鲶鱼,黄颡鱼,鲈鱼等,放养规格以不伤害主养鱼为准),这种主养模式可以根据主养品种的营养需求投喂适宜生长的全价配合饲料,以保主主产鱼快速生长,同时套养的肥水鱼和肉良性鱼既控制了水质又增加了鱼产量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每年7~8月是鱼类生病的高发季节,鱼一旦生病很难发现,确切诊断也比陆生动物较难。而且,病鱼大多失去食欲,即使投喂药饵也很难进入鱼体,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鱼病的防患于未然远重于病后治疗。一、高温季节鱼病大量增加的原因1.水质调控问题从近几年大量病例的分析来看,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用肥水养鱼的水质调控方法来管理应用颗粒饲料精养摄食鱼类的养殖水质,是目前鱼病尤其是夏季鱼病增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养鱼要想夺高产,抓好池塘早春管理很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 一、调节好池塘水深、水质 早春,鱼塘水不宜太深,成鱼池先保持水深1米左右,让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饵料生物大量繁殖,鱼类早食生长。另外还要根据水质及时调节,若水质老化过肥偏酸性,应立即注入新鲜水20cm和用生石灰10—15kg兑水泼洒全池。若水质清瘦,可施化肥补救,亩施碳  相似文献   

10.
有少数养鱼者反映,养鱼不但没赚钱,甚至亏本。据笔者调查分析,没有根据池塘的水源水质等条件采用合适的放养方式,是导致养鱼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简要介绍不同类型池塘较适宜的放养方式,供广大养鱼朋友参考。1. 水源方便或有常年微流水的池塘,这种类型的池塘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适宜主养草、鳊鱼,一般占总放养量的70%左右,搭配适量的鲢、鳙、鲤、青鱼。若能套养乌鳢、鳜鱼等名贵鱼类或其它特种水产品,其经济效益会更好。2. 以灌溉农田为主的蓄水池塘。这类池塘水位变化大,水质较清瘦,浮游生物量不多,宜主养草、鳊鱼,占放养总量的60%—70%…  相似文献   

11.
<正>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肥、活、嫩、爽"。辨别养鱼水质的好坏,可以用仪器化验测定,也可以用经验判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看水色: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群不同,而呈现不同水色。一般而言,肥水型水色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油绿色为主,另一类以茶褐色为主。这两类水均有大量  相似文献   

12.
<正>种青养鱼具有节约生产成本、土地资源,提高池塘利用率等优点,是提高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冬季或春季排干池水,在池底播种青饲料作物,待作物长到一定高度后,放养夏花鱼种培育大规格鱼种,青饲料直接被草食性鱼类摄食,或腐烂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供鱼类摄食,可以节省大量饲料。但目前鱼种放养前一段时间池塘一般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池塘种青养鱼的综合效益,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80:20池塘养鱼的概念是,在池塘中增加养鱼的产量,这种池塘在收获时其产量约80%是由一种摄食颗粒饲料的、较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的鱼类组成,而其余20%的产量则由被称为"服务性鱼"的鱼类,如滤食性鱼类(有利于净化水质)和肉食性鱼类(有助于控制野杂鱼类及其他竞争对象)所组成。  相似文献   

14.
池塘鱼菜共生技术集池塘养殖和水耕栽培技术于一体,在养殖池塘进行水上种菜、水下养鱼的重要生态模式。其主要原理是水耕栽培作物利用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作为生长能量来源,达到养殖废水净化和水耕作物生长的双重目的。水质改良后,既可以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降低饵料系数,还可以提高鱼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2009-2010年我县水产技术人员针对前些年我县丰山镇与华丰镇池塘不同养殖条件所经常发生的鱼病特点,进行了以跟踪指导水质管理为主的鱼病防治、综合治理,鱼类成活率明显提高,取得较好养殖成效。现将两年来池塘水质的管理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一般来说,影响鱼类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的容积、水温、透明度、水的溶解气体pH值、营养盐类、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病虫害等,这些因素不仅与池塘的基本条件及所有增产措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养鱼技术的实施也直接受到池塘条件的影响。因此,要想养好鱼,改造池塘的环境条件很重要。一、池塘必需的基本条件1.水源。水质良好且充沛的水源是池塘养鱼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春季是池塘放养的关键季节,春季池塘养鱼的技术要点是: 1、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池塘清整包括: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塘坝、疏通进排水渠道、搞好进撑水口的防逃设施等。池塘消毒选晴天进行,在放鱼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加水化开后趁热全池泼洒,可以起到杀灭病原体预防鱼病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忌不清塘就放养对于已养过鱼的老池塘,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池底淤泥较多,不仅会影响水质,而且是一些病菌的孳生地,因此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清塘消毒。首先,鱼捕出后要抓紧对小塘、浅塘、  相似文献   

19.
<正> 青虾、罗氏沼虾是目前池塘养殖业上的一个热门,发展速度很快。搞好虾池的水质管理,则是实现池塘养虾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搞好虾池的水质管理,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正> 新挖池塘底泥瘦,水体泥水混浊,浮游动植物繁殖量少、产氧能力差,易缺氧,养鱼产量低。为使新挖池塘当年养鱼高产高效益,除按常规管理外,还应注重以下六点技术措施。 (一)彻底清塘消毒。一是平整和夯实池塘斜坡和坝脚,防止渗漏水。二是放养鱼种前7—10天采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改良池塘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