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沙市郊区信用社在强化管理、提高信贷资产安全系数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补救体系,三位一体,互相补充,信贷资产质量总体上朝良性发展的轨迹运行。正常贷款余额达4亿元左右,占贷款余额的80%,“一逾两呆”占20%左右,其中风险系数较大而可能给信贷资产带来损失的不足2%,个别信用社正常贷款余额达91%以上,“两呆”贷款额不足1%。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时下,一些农村信用社存在贷款换据问题,本来已形成不良的贷款,通过换据变成“正常”;更有些还本无望“危机四伏”的贷款,借据一换便掩盖了风险。贷款换据,弊端甚多,令人堪忧:其一,贷款换据掩盖了信用社贷款风险的程度。通过换据,表面看来信贷资产状况良好,但实际上,“一潭死水”,“烂账”多多,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就会将信用社推向如履薄冰、进退维谷的地步。其二,贷款换据极易助长信贷人员的依赖思想。本来盘活不良贷款是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可通过贷款换据,信贷人员就可轻而易举地完成任务,谁又肯在盘活不良贷款时想…  相似文献   

3.
强化信贷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信用社信贷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为此,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信用社经过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一定效果。截止1993年末,非正常贷款544万元,占贷款总额的5.5%;“两呆”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0.1%;截止1994年2月末,各项贷款达到10290万元,实现了无“两呆”。 一、加强信贷管理,把好贷款发放关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信用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就需要树立风险防范机制,在贷款发放时严格把好三关。 一是搞好贷前调查,闯过人情关。保证贷款放得出收得回,贷前调查是减少风险贷款的重要环节,严把贷款发放关,即  相似文献   

4.
贷款损失赔偿的新尝试高明升余冬华占辉耀江西省乐安县信用联社认真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本辖区部分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两呆”贷款比重逐年上升的情况,在全省同行业中首创并实施8项农村信用社贷款损失赔偿制度。该办法实施以来,效果显著,为加强信贷...  相似文献   

5.
企业转制:农村信用社如何运作荣国平一些地方的企业在转制过程中,借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以兼并、破产之名,转移企业资产,逃避信用社债务,“悬空”信用社贷款,使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度加大,给信贷工作带来许多难题,给信用社经营效益带来直接威胁。──信用...  相似文献   

6.
受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机制制约,部分信用社出现“垒区”———垒大户贷款现象。垒大户贷款是指超过贷户承受能力,给某一贷户累计贷款在三笔以上形成风险的贷款。垒大户贷款由于风险集中、损失大、影响坏而逐渐被关注。□垒大户贷款形成的原因及表现(一)信贷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一是信贷人员由于缺乏职业道德标准,在贷款发放时,对市场前景、贷户承受能力不调查、不评估,一味看脸面、讲人情、偏亲厚友,置制度、法规不顾发放人情贷款;二是信贷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约束能力,经不起贷户的“糖衣炮弹”攻击,成为金钱、美色牺牲品;三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贷款风险的反差拉大,影响资金的正常营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信贷稽核监督松驰也有着明显的关系。为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信贷资产稽核工作谈点浅见。 一、信贷资产稽核工作的现状 1.对贷款执行“三查”制度及坚持“三性”原则缺乏环节性稽核,使信贷管理相互制约无力。据调查现在有相当部分信用社信贷人员不认真贯彻“三查”制度。贷前不深入调查,等客上门,坐柜批贷。贷时审查也就流于形式,更谈不上贷后检查。 2.离职稽核缺乏硬性,难以约束信贷管理行为。在现实工作中,只注重了财会人员的离职稽核,而忽视了主任、信贷人员的离职审计,即或是稽核,也只有浮于表层。从而造成了问题贷款、难收贷款随身带走的风险局面,加之新官不理旧帐,客观上助推了贷款呆滞、呆帐的逐步上升,使信贷资产质量日趋低下。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对浙江省萧山市信用联社信贷资产经营状况作了重点检查,发现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信贷资产质量现状比较严峻,贷款潜在风险较大。从被抽查的15个中心社、信用社的上报报表看,一般逾期贷款占9.06%,“两呆”贷款占5.24%,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资不抵债企业贷款高达10.00%,且情况仍在不断恶化,很大一部分贷款事实上已呆滞。有一家企业结欠贷款5万元,利息26363元,现已是一个无厂址、无人员、无资产的“三无”企业。此外,三级企业及其以下信用等级的企业贷款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9.
栏垅信用社在加强信贷管理上,始终坚持以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为核心,多管齐下,以管促活,使信贷资金营运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1991年末消灭了“两呆”贷款,到今年四月底,全社各项贷款余额209.8万元,其中正常贷款200.8万元,占96%,逾期贷款8.1万元,仅占3.86%。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审时度势,把好贷款投向关 近三年来,他们在认真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结合本乡农业结构的实际,不断调整信贷投向,大力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本乡信贷特色的自我发展道路,使贷款逐渐倾向于六大行业,贷款额达173.7万元,占贷款总  相似文献   

10.
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占有一定的比例,借款企业负债率高、偿贷能力差、导致信用社贷款周转缓慢、信用社效益低下。笔者认为,提高贷款质量是农村信用社“效益兴社”的根本所在。 一、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而且是决定性的因素。提高贷款质量、实现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关键是人的问题,要有一个思想解放、思路清晰、务实开拓的好带头人,有一批团结进取、吃苦耐劳、富有战斗力的好的干部职工队伍,就能够走好盘活不良贷款这盘棋。所以,农村信用社一定要抓好信贷队伍的专业培训,经常对信贷人员进行政策、法制、廉政和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要认真学  相似文献   

11.
对策一:加大信贷人员考核力度,将信贷人员的考核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质标同时考核。一是数量指标的考核。以收贷收息为数量指标,通过年初认真编制的财务收支预算报告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信贷部门确定收贷收息的必争目标和力争目标,对超出必争目标的给予一定奖励,其中包括双呆贷款的收回和增量资金的运用。双呆贷款收回的考核:呆滞贷款,收回大于任务数的部分,以信贷部门收回额的2‰计奖作为信贷部门的奖金;呆账贷款,超出任务数的部分,以信贷部门收回额的5‰作为信贷人员奖励;已核销的呆账贷款,根据联社规定,用已核销收回的…  相似文献   

12.
一、加强信贷人员的“三制”管理。信贷人员是信用社资产营运的决策者、执行者,信贷员素质如何是实现资产“三性”统一的关键。信贷人员管理问题是信贷管理者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对信贷人员应实行“三制”管理:1、等级制。根据信贷员的综合素质评定等级,按等级确定贷款的批准权限。等级一年一评,优升劣降。2、责任制。信贷员所发放的贷款实行责任终身制,对个人决策批准所发放的贷款实行三包,即:包放、包收、收不回包全额赔偿;对集体参与调查论证、研究决策的造成大额贷  相似文献   

13.
如何改善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使当地村民致富,使信用社走出困境,提高自身效益,是各级农金工作者苦苦探索的课题。近日,笔者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部分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了解,一些信用社的作法很值得借鉴。 活化资金,提高资产质量。信贷资产质量差、效益低是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顽症。大兴安岭地区联社在加强信贷资金管理和运用,提高经营管理工作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贷方式,超前思维,大胆运作,盘活信贷资金。如塔河信用社在对“两呆”贷款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清收。对一时难以收回的贷款,采用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信阳市农村信用社从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认识出发,把清收盘活下良贷款作为“化解风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不断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力度,进不 2000年后,全市农村信用社结合“管理年”抓管理,突出重点狠抓盘活不良贷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累计盘活不良贷款 49553.9万元,其中盘活“双呆”贷款 19212.2万元,不良贷款占比较上年下降 23个百分点。实现业务收入 35296万元,盈余 1817万元。   □选准突破口,搞好“门前清”   前些年,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一些信用社职工为亲属和他人所借的“人…  相似文献   

15.
短稿荟萃     
为了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信用社的自我发展能力,(?)州省农村信用社今年狠抓扭亏增盈工作,为实现盈余面、盈余额比去年增加30%、亏损面、亏损额比去年减少30%这个目(?)、提出四条措施: 一、大力调整贷款结构,为扭亏增盈创造条件。信用社贷款结构不合理,非正常贷款比重大,“两呆”贷款多,是困扰信用社发展的老问题。因此,该省要求各级信用合作管理部门及信用社都要做好优化贷款结构工作,把“两呆”的清收任务,层层落(?)到单位、个人。同时,对新增贷款必须实行抵押担保,进行贷  相似文献   

16.
一、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农村信用社实施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就是在目前多级法人基础上,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主要是双呆贷款)上划到县级联社,分帐管理,集中清收.不良贷款分帐管理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减轻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压力,使之御掉包袱,加快发展步伐.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把盘活不良贷款工作放在首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单个农村信用社势单力薄,人员素质较低,盘活效果不佳,不良贷款包袱日渐沉重.同时其它业务工作的开展也深受影响,如果不及时御掉包袱,基层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积重难返.二是能够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新增.农村信用社自1999年实施贷款损失责任追究制后,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问题.其原因在于1999年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时间长,形成原因复杂,人员变动多,大多无法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影响了对新增不良贷款责任追究的实施,形成了县级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额难以控制的被动局面.分帐管理后,信用社双呆贷款上划联社,对新增不良贷款可以及时认定责任,实施责任追究,从而能够有效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发生,保证信贷资产的质量.三是可以促进不良资产得到有效盘活.县级联社对上划不良贷款集中管理,从公关能力、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都会较信用社更有力地促进不良贷款的盘活.四是可以有效激活基层信用社的业务经营.盘活长期积累的不良贷款已非基层信用社能力所及,大量的不良贷款拖累基层信用社经营业绩长期得不到改善,员工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衰减,业务经营长期僵化.双呆贷款分帐管理后,基层信用社的经营业绩将大有改善,会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应,激活经营局面.  相似文献   

17.
“双呆”贷款,是困扰行社正常经营的巨大难题,也是阻碍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一只拦路虎。如何摆脱“双呆”贷款危机,笔者在此提出通过债权交易来消化“双呆”贷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处于金融业的前哨阵地,它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农村、农业,其资金营运都是在“露天工厂”,因此,贷款资产有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难管理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企业经营机制转轨变型和信用社贷款业务的日益扩大,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贷资产管理还未实现科学化,由此将导致贷款风险成倍增加。面对这种现实和发展趋势,重要的选择就是在贷款增量上做好文章,并抓住增量的各个关键环节,坚持以防为主,防管结合,控制贷款风险,变被动盘“双呆”为主动防风险,才能建立起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高的机制。 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确定贷款投向投量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独立的合作金融企业,一方面要为当地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必须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9.
不能形成责任“真空”区黄国瑛某信用社269万元的新增贷款中,正常贷款仅为43万元,仅催收贷款就占所有贷款的81.4%。既然每笔贷款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不良贷款因何超积极多呢?原因是每年的干部交流使好多贷款因交流而悬空,新官新任不知情而不承担(或不愿...  相似文献   

20.
一、小额信贷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推行小额信贷是信用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举。有的人认为这是应时文章,而非长久之策。实际上,小额信贷使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改进金融服务,密切社农联系,在实现农民增收与体现服务宗旨上,找到了“双赢”的结合点。因此,小额信贷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将对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能发挥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牢固占领农村金融阵地。二、小额信贷不是囿于传统农贷,而是突出便民服务。小额信贷通过建立农户经济档案、评定信用等级、核定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