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土壤环境污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累积性和复杂性,其危害显现具有过程性,也易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这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进入突发土壤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风险也达到高位态势,但尚未出台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单行法律,这与土壤污染的严峻态势及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构建的进展已初步构建土壤污染的防治法律体系。除《环境保护法》有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规定外,《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为规范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法律,生态环境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林草局制定了《农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对进一步规范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草案共九章九十四条。草案的一大特点是明确规定了防治土壤污染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防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为了在源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政府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土壤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问题。土壤污染防治职责不明、土壤污染治理资金无法保障等问题严重。因此,政府需认识到土壤污染治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合适的对策,创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4,(12):11-12
第一条 为防治松材线虫病,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法理基础,分析我国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构想。解决立法中如何界定土壤与土壤污染的概念、如何将土壤作为独立的环境要素进行保护、如何理顺《土壤污染防治法》与其他污染防治法的关系及其立法层级等迫切需要解决的相关立法技术问题。进行相关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可行性制度设计,在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法律责任的制定,并提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对9亿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该法同时规定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从法律上解决了出嫁女的土地承包问题。该法规定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对家庭承包以外进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了更加充分和完整的权利,贯彻了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肯定了现行的符合《农村土地承包法》精神的一些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规定。本刊欢迎广大读者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有关土地纠纷案或其它法律疑难问题以信件的方式寄到我社,我们将有法律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为规范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生态环境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制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请及时总结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建议意见,并反馈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我国农村最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作出了法律规定,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其颁布实施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护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部法律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总结和发展,它是在总结了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地承包与流转工作作出的法律规范,是把党的意志和广大农民的愿望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的形式变成国家的意志,是规范我们做好新时期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工作的基本准则和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宪法修正案》的公布,《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土地管理行政效率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宪法》制定的《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效率则有了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该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但实际中,现行征地制度下的行政效率并不高。对于《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按现行征地的法律和制度操作,在没有存量国有土地或项目因生产布局要求不能用存量国有土地的情况下,20日内国土资源行政机关根本无法作出准予用地的行政许可决定。…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soil‐sustainability problems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with soil erosion. The aim of our study i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model that explains the adopt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with respect to soil conservation. Our approa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pecial features: (a) the model is comprehensive in that it includes a large number of institutional, personal–social, economic, and physical explanatory variables; (b)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influence of marketing systems on the adopt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which to our knowledge has been neglected in past research; (c) the concept of adopting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SAP) is differentiated into a limited number of basic components of soil conservation; and (d) the model is estim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which enhances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many explanatory variables on ASAP. Our model is applied to Cabuyal hillside farming in Colombia. The application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SAP is differentiated into three basic components: soil‐disturbance control, soil‐protection practices, and run‐off control. It appears that soil‐disturbance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nfluenced by farmer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ducation and managerial variables. The second component, soil‐protection practices, appears to be strongly influenced not only by farmers' managerial variables but also b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marketing institutions. The third soil‐conservation component, run‐off control, is influenced by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ot and by the available farm labor. Our empi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 designing agricultural policies, because it can determine which variables are more likely to influence the adoption of a specific type of soi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业生产的根本,农田质量对于粮食生产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农田污染的相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安全以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农田污染主要特征为农田污染物成分复杂,农田污染程度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农田污染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导致相关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不断下降。文章以四川省为例,探究农田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四川省农田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水体以及土壤受工业废水污染严重,畜牧业废弃物污染等。农田污染导致可耕种土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该文针对四川省农田污染现状提出农田污染综合立体防控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生物防治在病虫害防治当中的比例等措施减少农田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农田保护以及粮食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以及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的简述,分析了河北省耕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河北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河北省耕地利用中存在:耕地量少质差,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缺乏,耕地肥力不足,生态环境受到污染,非农占用耕地量大等问题。因此,应有加强耕地保护,控制人口,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加快耕地估价工作等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源视角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保护水土资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分析水土资源的环境形势,提出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性建议。[方法]在系统梳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献的基础上,采取水土资源数量、质量两个方面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水土资源形势。[结果]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并且呈现出立体化的态势;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面临严峻挑战;耕地资源占用呈现刚性递增,优质耕地短缺,同时,耕地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结论]基于水土资源视角,提出了6条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环保制度建设,减少对水土资源的污染;坚持质量提升为重点,严守耕地红线;以提高利用效率为重点,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土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5.
在水土资源约束背景下,如何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协调区域水土资源分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当前农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借助比较优势理论和农业系统理论,构建水土资源约束下区域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模型,并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选用多目标优化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实现区域农业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浪底库周与移民安置区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小浪底工程对库周及移民安置区土地、生物、水资源以及公共卫生的影响,对该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水土保持、调整农业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建立保护区、加强环境管理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各地区开展了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分区分类总结这些模式并提炼模式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法]文章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梳理全国6个可持续农业发展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各区共18项常见的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特征。进一步分析各区可持续农业模式形成因素及发展方向,提炼各区的代表模式。[结果]比较和总结各区模式发展的区别因素,将模式总体分为效益导向和主体导向两个方向,其中,地域气候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效益导向;模式经营分工决定了主体导向。[结论]从生态保护、经济高效、内部循环、多方联合等4个方向提供了可持续农业模式选择建议,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挑战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分析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以及中国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路径支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是人类、土地单元和土地利用方式三者相互影响与制约的过程,会深刻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在17个SDGs中,有7个目标与土地利用相关,可归纳为高效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被社会所接受三大目标,以及提高农用土地生产能力、促进工业土地集约与转型利用、建设安全和包容城镇、防治土地污染、恢复生态系统和防治土地退化、消除贫困和实现土地产权安全7项具体目标;面对SDGs的土地持续利用目标,中国在耕地保护、工业用地转型升级、土地污染治理、土地生态修复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研究结论:为推进面向SDGs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需要构建本土化监测指标体系,自然资源相关规划与政策的制定要反映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以土地制度改革助推土地可持续利用,重视土地科技创新,并加强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和合作。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需求双重提升、农业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等挑战,基于"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阐述了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益型的集约农业、资源节约型的循环农业、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产品安全型的绿色农业等四个特征,探讨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生态文明型农业新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选择,指出生态文明型的现代农业建设重点为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实施一批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等,并提出加强生态补偿等制度安排,对于探索生态文明型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与示范——以登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是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工作亟须详细展开,且区划方案因尺度不同而异。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结果要求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文章深入分析了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划思路、区划原则、区划方法、区划依据与指标体系等区划方案,并以河南省登封市为例进行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示范研究。登封市土壤环境功能区划分为4级:一级区划分为生产功能区、生活功能区、生态功能区等3类;二级区划分为基本农田种植区、一般农业发展区、商品林生产种植区、农村居民区、城镇建设区、独立工矿区、港口与交通用地区、生态公益林种植区、生态安全控制区、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湿地保护区、草地保护区等12类;三、四级区划分别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潜在风险等进行空间100m格网大小评价并各划分为5个等级。该研究关于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与示范应用,为土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也可为其他地区县级土壤环境功能区划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