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土地工作体系和土地科学体系在过去的文章中我曾谈论过,为节省时间在这里就不重述了。根据党的十二大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针对土地工作和土地科学如何作出贡献,就土地工作和土地科学的发展问题谈如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土地     
《中国改革》2008,(2):67-67
《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意在加强对闲置土地的管理。《华尔街日报》发文称此举显示出政府重新下定决心抑制土地价格的飙升。通知中的措辞由原来主管部门“可以”采取行动变成了“必须”采取行动,这样的重要变化表明政府此番的行动力度可能会显著增大。但此番努力能否取得成效要看具体的执行情况。地方政府官员通常会从适合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中央政府政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基金投资,土地投资和土地基金投资,并说明土地基金投资的三项有利之处,最后介绍了土地基金运营方式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土地健康与土地保护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对土地健康概念及其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健康是人地关系共荣的表现,也是维持土地永续利用的基本前提,进而提出把维持土地健康作为土地保护的目标,并进一步阐述了把维持土地健康作为土地保护目标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莲 《农业经济》1999,(5):24-25
一)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土地则是农业这个基础的基石和母岩。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威廉.配第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应该说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农业之所以能够直接利用众多的植物和动物,生产出一系列诸如食品工业、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6.
土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退化与土地养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其中,土地质量则是指土地的或健康状况,特别是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土地持续利用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土地质量的核心是土地生产力,其基础是土壤肥力。土地退化的形成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土地退化或土地质量下降往往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土地退化不仅危害资源环境,也对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破坏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土地退化形成的原因还是从后果来看,土地退化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具有社会、经济性质。  相似文献   

8.
完善土地整理发掘土地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农业经济》2004,(3):51-51
土地整理就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下,对现有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空间、区位进行再配置,充分挖掘土地有效利用面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以及土地的持续利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由外延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从土地环境的角度切入,探讨土地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界定了土地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其构成体系和基本特征;探讨了土地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土地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的实例,对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认真管好用好土地,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强化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曲阳县县长李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每寸土地,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土地管理,抓好以下几点至关重要。首...  相似文献   

12.
杜珂 《中国改革》2005,(6):64-67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始于土地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如今,农村大量的社会冲突,起因于土地问题。当前的宏观经济过热,多数学者提出根子在土地。这真是成也土地败也土地。那么,究竟是要加强土地审批,还是改革土地制度,目前已成为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3.
土地作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必须加强管理。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承包责任制后,产生了土地集体所有和承包者个人使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一部分农民误认为承包期内对土地的使用权就是所有权,是“我的地”,  相似文献   

14.
健全土地制度 发育土地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农民对负担过重的呼声之高,是过去少有的,这是收入增长停滞的直接反映。收入增长停滞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动摇着农业的基础地位,引起了各方面的严重关注,也引发了我国对其深层原因的思考。 农民收入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源于农村产品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由于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恩格尔系数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  相似文献   

15.
认清土地国情珍惜有限土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土地资源调查成果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土地的基本国情:一是土地总量大,人均土地少;二是山地、丘陵多,平原少;三是土地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相匹配;四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明显;五是耕地开垦过度,后备资源少;六是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七是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恶化;八是地权制度要完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市场发展迅速,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建立土地市场时间较短,以及经济体制的转变,土地市场发育尚不够完善,土地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不能完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定,土地征用及出让、划拨,只有土地管理部门一家代表政府办理。但事实上我区各地普遍做不到,如一些地方的房地产公司以及各类经济开发区,不通过土地局自我征地,经初级开发或建成商品房后出售,出售收入全部留用。二是二级市场混乱无序。有些开发…  相似文献   

17.
一、在我国现阶段土地仍旧是商品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土地是否是商品,关键应当论证:土地公有的条件下,是否具备使土地成为商品的社会经济条件。 在我国,虽然消灭了私有制,但还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公有制,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分别由近2亿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来使用。因此不仅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潜在受益的基础上,从制度变迁的动态角度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的法律性质和土地承包制的变迁方向,认为我国土地承包权是具有物权化变动趋向的债权,土地承包权物权化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农地制度的现实选择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为了积极配合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顺利进行和进一步完善土地的管理,黑龙江省拜泉县在反复征求各级农村干部和部分群众的意见后,全县制定了一个统一格式的土地台账。这个土地台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户主姓名、住址、人口、劳力及劳动力素质变动...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随着粮价的大幅度上涨以及国家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的出台,种粮效益有所提高。农业生产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大好形势。在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高涨的同时,江苏省部分地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日益显现,妥善处理好这些纠纷和矛盾,才能保护好农民合法的土地承包权益,保障农村社会当前和长期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