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职工家庭福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年和2015年国有森工集团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为时间节点,选取"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中2013年和2016年的数据,在Sen的可行能力框架下,应用模糊评价法,分析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中职工家庭的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职工家庭总福利较2013年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福利功能来看,2016年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保障较2013年有所恶化,但社会资本、居住条件和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的边际改善对职工家庭总福利的提升影响最大;从福利差距来看,2016年职工家庭之间的内部福利差距较2013年有所缩小,中低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增多,高福利水平的职工家庭减少。因此,提出帮助职工开展林下经营、改进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完善职工养老体系,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重点国有林区718户职工家庭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了林区职工家庭的职业分化状况,并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职工家庭职业分化类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有单位是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主要就业领域,而非国有单位也已成为一个重要就业领域;家庭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家庭社会关系、家庭所在林区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职业分化类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积极引导林区职工家庭职业分化、重视林区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林区养老保障体系及职工家庭劳动力应诉诸于家庭社会网络捕捉机会和资源以改善自身就业状况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参阅了大量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贫困脆弱性理论与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多层次随机回归分析方法,在社区与家庭两个层面进行变量设定,利用HLM7软件实现了模型建立,应用2012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9个林业局的林业职工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家庭负担比、是否在林场或经营区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呈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资产指数、社区人均收入水平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呈负向影响。依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及二期天保工程建设期间,应充分重视林区的民生工程,重点建设林区社区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强林区职工的生计能力。  相似文献   

4.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职工收入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职工家庭1997年、2004年和2008年3年收入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有林区职工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收入结构变化明显,但林区收入仍然存在差距,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而这些变化是由国有林区进行加工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建立起来新的劳动力要素市场等改革实践所导致的,这些改革也为国有林区职工生活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在国有林区建立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是确保林区改革成功,改善职工生活水平,使国有林区资源与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国家政策扶持的新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项目的调研数据,运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3个维度共8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的多维贫困进行测量,并对指标和地区进行分解。测量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有35.7%的职工住户家庭存在至少3个指标的贫困。指数分解结果表明:卫生设施、饮用水和生活燃料3个指标对重点国有林区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四大国有森工林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维贫困,其中内蒙古森工林区的多维贫困状况最为严重。研究认为,应从多个维度改善重点国有林区的贫困状况,加大对教育、健康、卫生设施、住房等多方面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649户职工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生计类型分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类型出现了分化趋势,存在着林业专业化、林业补充型、林业依赖型和生计多样化四种类型职工家庭;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成员是否参加职业技术培训、家庭中60岁以上老人数、亲戚中办企业或做生意人员数及2014年是否为全面"停伐"区域对职工家庭生计类型分化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的524份调研数据,使用家庭消费总额作为测度家庭脆弱性的指标,采用Ligon和Schechter对家庭脆弱性的测度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进行测度,计算出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脆弱性的脆弱值,并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有林区转型发展期间,东北国有林区有将近1/3的职工家庭抵抗外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冲击的能力不足或缺乏,其中吉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小,其次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国有林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中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最大,将近一半。最后,提出从消除物质资本脆弱性、人力资本脆弱性和社会资本脆弱性来提高其在改革转型期的自适应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2013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调查数据库中241个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资本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职工家庭成年劳动力赡养负担重;职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职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其他收入来源渠道少,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职工家庭社会资本不强。  相似文献   

10.
运用2013年和2014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调查数据库中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85个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不同职工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面停伐政策之后,龙江森工职工家庭的收入结构总体上没有较大变动,从收入的绝对值上看收入普遍增加,但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停伐对成员中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这类家庭的冲击最小,对成员中有在其他企业工作的家庭的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调查资料,构建了生计资本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了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生计的影响及家庭的行为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之间严重不平衡;4大林区职工家庭5种生计资本的分布状况与整个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资本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但各林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其生计策略选择,其中,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是推动职工家庭生计策略转变的重要因素;全面"停伐"政策对职工家庭的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带来深刻影响,而职工家庭也采取了诸多适应性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把握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联度,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相关性,认为有必要剖析黑龙江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各项指标对收入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年收入在8万元以下的职工家庭的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消费的因素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而对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的职工家庭则无显著影响。为国有林区增加职工家庭收入、提升职工家庭消费活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经济转型的进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身份构成,国有林区职工在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享受上面临着广泛的福利排斥。主要分析来自林区内部职工间和林区内外从业者间的福利排斥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正视福利排斥的客观存在,积极寻求弥补对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7年国家林业局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监测"项目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分析验证了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模型的合理性;全面停伐政策满意度是影响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重要因素;个体状况、社会状况、家庭关系满意度、邻里关系满意度、个体满意度、社会保障变化和生活水平变化都对国有林区居民的主观福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和就业仍然是影响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关键因素。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的影响主要不是现实的,而是心理上潜在的。因此,建议重点关注转岗分流职工,消除其对就业、保险的担忧;特别要关注在册不在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其就业;通过社区平台加强国有林区管理部门与国有林区居民的沟通,以便增强国有林区居民未来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内蒙古森工集团(林管局)是林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体。森工集团(林管局)现有企事业单位42个,其中包括19个林业局,1个原始林区管护局,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其他企事业单位20个,在册职工20万人。2009年以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共有168个林场,分别分布在林区腹地,深入开展实施生态移居工程之后,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5及2016年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411户职工家庭的跟踪调查数据,运用绝对收入流动性指标、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实证分析了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林区职工家庭对森林抚育的参与程度处于较低水平;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对职工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高收入组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作为政策目标受益群体的低收入职工家庭,其收入水平并未因森林抚育补贴政策的实行而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7.
以2001—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林业局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进一步分析改革进程对不同收入组林业局职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持续推进有利于职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改革进程对高、中、低各收入组林业局职工工资性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越高的林业局职工从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进程中获益越大。因此,提出继续深化改革、关注天保工程资金在重点国有林区创造就业岗位及增加职工收入等方面的经济社会效益、关注中低收入职工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抚育补贴标志着我国森林经营补贴机制正式建立,这是林业生态建设政策的重大突破,特别是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因其资金投入巨大、投资周期长、投资范围广,所取得的效果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在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7个抚育补贴政策试点林业局采用座谈收集资料,职工家庭入户问卷调查、森林抚育样地验收检查等调研基础上,总结出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抚育补贴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森林抚育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国有林场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实行"省办、市管、县监督"的管理模式,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培育建设基地。加快国有林场生产发展,对于推动我国林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国有林场的职工工作和生活都在林区,条件极其艰苦。随着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职工生产和生活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此上级主管部门对国有林场下达了危旧房改造的任务并下拨了相应的危旧房改造资金。在不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7年"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监测"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研究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显著降低了国有林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国有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均值为3.12分,处于一般偏上水平。且居住在山上林场的居民生活满意度高于居住在山下社区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住房面积对国有林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除生产性债务外,家庭有债务显著地降低了国有林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因医疗或子女上学而产生的债务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强度要大于因购房或购车而产生的债务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此外,年龄、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都对国有林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