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农户为单位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现实需要。受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就地转移的成本远远低于异地转移。在农村人口就地向城镇转移过程中,政府支付的成本实际上是城乡差别所引起的成本增量。其中,义务教育和保障性住房是政府短期内要支付的成本,而养老、医疗、低保与城市管理等则是政府长期支付的成本(一直持续到居民死亡)。对已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指标而言,其短期成本增量为0,不会增加政府支出;其长期成本增量为负值,从而会减少政府支出。因此,就地城镇化的主要成本,是农村人口进城后前几年需要政府支付的教育成本与保障性住房成本。  相似文献   

2.
城乡融合视野下,原有的二元制经济体制被打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当前政府在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面临教育、医疗、住房、卫生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应构建更适合农村迁移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村迁移人口社会保障问题和矛盾,有效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流动特征、政府服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6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动态人口监测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考察了流动特征和政府服务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省内流动、流入本地时间越长、流入城市等级越高以及与家庭成员一起流动能显著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与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住房、缴纳住房公积金、在公有制性质单位就业也均能显著增强农业转移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只能增强其长期居住意愿,却不能增强其落户意愿。社会保险还存在着缴纳和受益领取的异地接续困难,缴纳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会显著降低农业转移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和落户意愿。由此,政府应根据农业转移人口流动特征和需求,提供精准性公共服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培训,并帮助其随迁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更快融入城市,消除城乡在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户籍差异,建构全国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政府还应大力打造省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并以乡村振兴助力城市化发展,吸引并留住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农业转移人口,使他们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质在于其从农村中彻底退出并融入城市社会,城市住房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退村进城"的必要条件。然而,在政策层面,农村土地产权不完整以及城市住房保障政策部分失灵,致使农业转移人口既无法获得土地财产性收入以满足进城租房购房的资金需求,又难以得到住房保障支持;在市场层面,房价收入比过高;在社会层面,社会资本匮乏;政策、市场、社会的选择性排斥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解决难度和市民化漂浮困境。基于此,应允许承包地、宅基地、集体资产可抵押以及市场交易,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交易体系,以增加土地的财产性收入,形成对农业转移人口"退村"的推力;实施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建构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市场主体市民化支持机制以及增加资本建设,形成对农业转移人口"进城"的拉力。在综合运用政府力量、市场力量以及社会力量解决住房问题基础上,探索新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数说     
正6883.19亿元2015年,全年全国土地出让支出33727.78亿元,同比下降18.5%。其中用于城市建设、农业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非成本性支出6883.19亿元,同比下降8.6%,占支出总额20.4%,占比提升2.2个百分点。支出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土地出让收益向农业农村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倾斜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6.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筹集 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的现状及问题成因现阶段,政府直接投资是保障性住房资金的主要来源.财政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主要包括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地方各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安排的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的资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安排的资金等.尽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安排资金,但是依然存在资金不足的困境.主要原因,一是公租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且属于公益项目,银行贷款缺乏信心,担心能否收回成本;二是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完全匹配,除保障性住房以外,地方政府还要承担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以及高速公路、地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缺口很大.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却又保障性住房需求旺盛,资金压力大;三是由于社会资本具有逐利性,而保障性住房则售价低、租金低,投资回报率低,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与市场化开发之间的矛盾,较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四是筹措资金的配套机制不健全,银行信贷与企业债券支持保障房的政策框架不完善,具体配套措施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主要是指我国从1980年代初以来为了谋生而离开户口所在地,由农村到城市,从内地至沿海地区流动的农村人口。据估计,目前我国农村至少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户籍的松动,收入差距的拉大,城市中的食品供给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有了明显的进展和突破,为农民跨地区转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所谓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问题,既是如何让长期在城里的农民享受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也是基于如何"安排"农民进城并享受政府公共服务考虑提出来的。一些研究机构为此很认真地做了大量研究,如一个权威机构估计,一个农民工成为市民,需政府增加支出约8万元左右。有些学者甚至把农民工在城里的生活费用也作为市民化成本提出来。深入而言,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实际是劳动力大量过剩时期的阶段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有效分担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基于对江浙沪2014~2016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测算,发现各样本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已超出各地公共财政的合理承受区间。当前,各细分成本指标对流入地财政负担的影响程度并不均衡,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的当期约束十分明显,保障性住房成本和社会保障成本预期将成为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要素。建议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社会保障供给制度、健全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等层面进一步优化农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分担机制,通过消解财政支出压力带来的政策推行阻力,逐步破解外来人口机械增长与市民化融入程度偏低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政府开始逐步推行保障性住房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不乏存在寻租造租的腐败行为。本文从保障性住房以及寻租理论入手,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施中的寻租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得出要推动保障性住房项目良好发展,必须从规范政府职能、建立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吉姆·凯梅尼的租赁住房理论,对目前中国房地产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政府改变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思路的建议;并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提出未来三、四线城市住房市场发展建议,为促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度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地理集聚状况、地理联系程度、发展等级分异,以准确把握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25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休闲观光园区、82个生态旅游示范镇为研究样本,结合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综合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值、乡村旅游等级发展指数,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丰富,按所占比例依次为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市区边缘旅游带、小规模旅游带4种类型。(2)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总体呈现出中西北部密集,东南部稀松的分布特征,地区间发展分异明显,且乡村旅游地与地区经济、人口要素匹配性高。(3)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多核心带动型,发展等级豫北最高,豫中次之,豫南和豫西居于中间,豫东因缺少核心带动城市而成为全省低谷地区。(4)人均GDP、人口密度、城乡人口结构、国家景区依托、公路铁路干道交通、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程度高,且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高度吻合,应注重打造乡村旅游与A级景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大旅游"片区;同时高集聚分布也代表着乡村旅游地发展等级空间分异明显,应围绕豫东、豫南打造核心城市,以弥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探讨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等问题,试图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从河南省8个乡(镇)和省级示范点中挑选128户农家庭院开展实地和问卷调查,针对庭院植物绿化规划及空间布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类型主要有乔木、灌木、藤木、花卉、草本及乡土植物等,其功能主要包括观赏、乘凉、食用等;同时河南省农民对庭院植物绿化的认知度有85.9%的支持率,46.1%的农户选择庭院植物绿化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而参与庭院植物绿化的方式以出力为主。[结论]河南省新农村庭院植物绿化整体水平仍较低,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引导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河南省新农村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顺利实现人口城镇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川鄂苏黑4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了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影响效应。[结果](1)土地利用自由度越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定居意愿选择会倾向于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也倾向于往更高一级的城镇定居;(2)农地功能的感知程度越强,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乡镇、县城、地级市还是省会城市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的城镇;(3)土地流转会推动劳动力定居于异地城镇,且在乡镇、县城、地级市与省会城市选择上更青睐更高一级的城镇;(4)受土地调整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会倾向于选择定居异地城镇,在乡镇、县城、地级市或省会城市中也倾向于选择更高一级城镇;(5)相对江苏省,四川、湖北及黑龙江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倾向于定居异地城镇和高级别城镇。[结论]农村土地是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土地因素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镇意愿的束缚,政府应着重关注放活土地经营权、强化农村土地流转服务、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等,同时政策的制定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挖掘"十三五"规划期间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有效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形势,减少闲置废弃地、低效用地等的浪费现象,采用人口预测模型、人均用地指标法和多因素综合法等,测算全省124个县(市)的综合整治潜力并提出各县(市)在新一轮整治规划中可整治的指标分配任务。结果表明:现状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利用粗放,到2020年全省理论整治潜力非常大;全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远远高于规划目标整治面积,各县(市)之间的综合潜力差异性也较大。研究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充分发挥农村建设用地的整治潜力,提高整治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土地整治潜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的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农村土地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区域典型省份(黑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和四川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挖掘土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及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决策的影响。结果 (1)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转移有正向影响,土地确权、土地调整次数和土地功能认知则有负向影响。(2)土地确权、转出土地和土地流转服务对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转移有推动作用,土地数量、机械化难易程度、土地调整次数、土地功能认知则有抑制作用。(3)相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东北和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倾向于转移;西部地区的已转移劳动力向高级别城镇转移概率更大。结论 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土地产权安全性和稳定性、构建新型土地经营体系和配套的土地保障体系,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向不同级别城镇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住房市场化过渡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住房市场演变规律。研究方法:比较法,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结果:经济发达城市房地产市场要素作用相对均衡,发展中城市内部要素起主导作用,欠发达城市外部要素起主导作用;过渡时期大致以2000年为分界时点,前阶段住房市场受经济的拉动作用,后阶段市场主要受人口总量的影响;不同城市的住房销售面积与价格差异显著。研究结论: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要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住房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项目2011—2016年的连续监测数据,考虑非农就业的内生性,采用IV-Probit模型及其估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集体林区农户劳动力迁移程度对林地转入有抑制作用,但对林地转出具有促进作用,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在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长期、有效、稳定的非农就业转移这一问题上做出相关努力,以促进农户间的林地流转,最终实现林业规模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江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2006~2012)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然后,结合苏北农村居民2008~2012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消费支出比率核算,得出食品的支出比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文教娱乐、家庭设备支出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表明近年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最后,采用ELES模型,对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分析表明,文教娱乐、食品、居住以及交通通讯是苏北农村居民主要消费重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文教娱乐、家庭设备以及医疗保健为奢侈品,其他为生活必需品。[结论]为促进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促进苏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并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