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惠州市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为每个村安排一个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协助村委会制定、修改和完善村规民约等,把基层民主自治导入法治轨道,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一村一法律顾问",为农村法律服务短缺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地方创新实践,补齐了乡村治理中的法治短板。  相似文献   

2.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和乡村振兴的步伐。为了弥补农村法治建设的短板,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短缺问题,各地区尝试"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探索,为乡村法治振兴提供重要保障。但是,该项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等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的顺利执行,很难形成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可持续供给。本文以农村法治化建设薄弱因素为切入点,阐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的社会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为探索乡村法治建设新路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这一系列部署,对于加强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正>一场由农民自发开端的"村民说事",在浙江省象山县走过十年。以"说"广泛收集疏导民意,以"议"科学规范决策,以"办"合力抓好事项落实,以"评"形成干部争先创优氛围,构建了"说、议、办、评"的村民说事制度体系,通过与农村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一村一法律顾问、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了象山县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生态,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办法,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治保障,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美丽。一是发挥法治前置预警作用。茅山镇实施乡村振兴方案之前,将后续可能发生的情况甚至矛盾纠纷先考虑到,再制定好针对性措施。二是打造乡村治理"三治"格局。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着力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全覆盖。形成党组织领导、村民代表大会决策、村委会落实执行、村务监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个很重要的方面,这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和村集体合法权益、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瑞安市林川镇溪坦村地处瑞安西北部,之前是瑞安市最边远、人口最多,也是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管理滞后的村。近年来,溪坦村以美丽乡村、农村污水治理、民主法治村和"三治融合"示范村创建为契机,扎实开展依法治理工作,以自治聚人心,以法治定正道,以德治树新风,积极破解村庄发展和村庄治理"两张皮"问题,实现了村貌焕然一新、社会安全稳定、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持续增收,形成了"党群一心、村庄一新"百花齐放的  相似文献   

8.
重大疫情下村支书组织领导的村庄防疫是贯彻落实国家防疫安排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村支书的“硬核”喊话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支书的“硬核”喊话直观反映了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自治权力运行的具体样态。在乡村社会中,喊话主体、喊话工具、喊话风格和喊话效果的合力,促成了村支书“硬核”喊话的内在逻辑自洽。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应在肯定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理性认识并合理吸纳农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赋予村支书及村党组织必要的自治权力和自治空间,并积极发挥村支书推动法治乡村建设的枢纽作用,形成农村地区自治与法治的良性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外界之间的经济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矛盾纠纷也呈现多发频发态势,给乡村治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2021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法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依法化解涉农矛盾纠纷,提升涉农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以"百姓事,百姓议,百姓办,百姓评"为核心,坚持内力外力相结合,注重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创新乡村纠纷调解方式,初步构建了基层调解与法礼融合的纠纷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对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这一系列部署,对于加强乡村治理、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一、充分认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出了专门要求。这是中央在总结基层探索的基础上对加强乡村治理的新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保障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十分必要和迫切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  相似文献   

12.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社会变迁,乡村人才外流,基层党组织弱化,治理能力弱化,村集体经济落后越来越明显,亟须解决这些问题。X村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治理模式、深挖村集体经济、加强党组织和职业农民培训等,推动了乡村的有效治理,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渝水区乡村治理工作有三方面创新:一是很好地适应了乡村治理主体的变化。这是解决"谁来治理"的问题。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人。现在农村的人口结构在变化,许多年轻、有文化、高素质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中"386199"部队占大多数,老龄化严重,这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渝水区在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了乡村治理主体的问题,不仅让优秀的人当上了村干部,还让新乡贤能够而且愿意为家乡作贡献。村党支部书记是乡村治理的关键,为吸引优秀的人才回村任党支部书记,渝水区不仅给予村党支部书记待遇保障,还打通政治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善治是关键。那么,乡村谁来治理?怎么治理?治理什么?治理效果如何检验?近年来,作为乡村善治之路践行者的浙江省,自2003年开始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打造出近3万个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贡献了独特的改革智慧。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已经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变为动态,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进入发展新阶段,呈现阶段性新特点。要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前在农村,自治有经验,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德治有传统,重点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乡村优秀文明,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法治有进步,但同现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时间节点,分析其实施以前和以后的差别,以期探究乡村振兴实施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变迁。方法 文章基于CNKI网络数据库1990—2021年乡村治理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NKI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 (1)20世纪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相关研究较少。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是刺激我国乡村治理研究快速增长的第一个关键点,2002—2006年我国乡村体系研究文献突增,并主要围绕乡村治理体系的困境和问题,开始从村民自治的乡政村治模式寻求出路。(2)2006—2017年乡村治理体系研究保持缓慢推进,问题探讨更加广泛,包括善治、乡村精英、法治、治理模式、农村社区、路径和对策、自治、协商民族、城镇化、法制化、乡贤文化和新乡贤等。(3)2013年的浙江桐乡的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建设试点,又一次激活乡村治理体系研究,带来新研究增长点。(4)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研究的第三个增长点,相关研究文献暴增。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前,乡村治理体系发展缓慢,税费改革和桐乡案例是乡村治理体系发展的两个主要的推动力和转折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后,乡村治理体系发展开始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宏大的视角,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成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目标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三治"融合,是我国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大理论创新。以法治为保障,实现乡村治理有序。必须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使敬畏法律、信仰法律、尊重司法成为基本取向;严格依法规范乡村组织行为,引导村民依法办事;健全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搭建联村联户的法律服务平台。以德治为引领,实现乡村治理有魂。可以把以规立德作为净化农村社会风气的治本之策,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治理的方法和路径,涌现了一批实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治理经验为实现乡村善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意义。依法自治,把村民自治严格纳入法治框架。强化法治,突出乡村治理的法治思维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形成刚柔并进的治理格局。从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三治融合"经验可以得出,党建引领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政治保障,乡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物质保障,"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0.
正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综合体系,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创新打造集党务、政务、村务、财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农村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云平台和农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建立"线上+线下"统筹一体化乡村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平台,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移动化、便利化、精细化水平,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