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包袱”变财富———实行“六个结合”,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江津市有农业人口12343万人,农村劳力74万个,富余劳力48万个。为了把劳动力资本置换为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里把农村劳动力开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统...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带来了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大发展。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力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转向非耕地经营。最近,我们到盐城市郊区永丰乡对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情况和趋势做了调查,就农村“剩余劳力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作一探讨。永丰乡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是水旱轮作的传统农业区。全乡有9,285户,16,951个劳力,45,910亩耕地,人均耕地1.26亩。根据调查测算,农田耕作实际需要5,739个,占总劳力1/3强。尚多余劳力11,212人。近几年来,该乡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做好剩余劳力的转移工作。他们在完成粮棉包干任务的前提下,扩种改种湖桑、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发展猪、鱼、羊、兔、禽等养殖业;利用本地资源,兴办150多个乡镇、村组联户和家庭工业,80  相似文献   

3.
大竹县农村外出人员“回归”情况调查郭正模孙成民王实一、大竹县农村劳务开发与“回流”调查的背景大竹县是四川省典型的农业丘陵大县。全县幅员面积2075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1997年人口为102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农村劳动力人数为425万人。19...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机服务是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浅议如何实现“劳力转移,土地增产”问题陈敬行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江西农村劳务输出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成千上万农民背井离乡,到外省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据省农调队对30个县、2000多名农村劳动力的抽样调...  相似文献   

5.
“民工潮”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潮”发展趋势的思考舒菊先“民工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民工潮”的实质,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跨区域的大流动。四川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农业大省,人均耕地只有0.86亩,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一)就地转移成了农村劳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安徽省天长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是在本市范围内,吸纳载体主要有市属及乡村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三资”企业与小城镇。1996年在市内流动的约12.5万人,占整个转移劳力的79.5%。原...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经历了改革十年的快速转移后,近年来开始放慢了转移的步伐。与此同时,农村一大批外出劳动力出现了“回流”现象,某些地区发生的“盲流”也尚未完全遏止。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呢? 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8.
德阳市中区孝感乡共和村,在农村改革中,将原来的土地承包进行革新,实行“三田承包”(即口粮田、商品田、机动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平收入达到534元。该村以往土地承包是实行平均包田,农业税费笼统上交,种后收钱的“一田承包”办法,这种体制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中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是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化和农村形势的发展,仍沿用这一办法就显得很不适应了。其原因:一是制约了土地的适量承包与合理转移,影响着农村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986年,全村第二、三产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82%,从业劳力占总劳力的35.20%。由于技术、资金及其他原因,劳力转移在农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回流”——中国农村发展的沉重包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盲流”的被抑制,面对产生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长,而城乡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劳动力的渠道又在不断萎缩,于是,中国大地继“盲流”之后,便出现了一股劳动力向农村“回流”的浪潮,这种浪潮尽管目前刚露端倪,但势头不小,它会给农村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和冲击,必须尽快引起重视。随着一些乡镇企业关、停、并,转,城镇,全民,集体企业全面清退农民工,以及个体工商户歇业者的增加,多股剩余劳动力汇集一起,向农村回流,其表现形式为:(1)农村劳动力由农村非农产业向农业逆转的“产业回流”。由于国家压缩基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走出家门务工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选择。在农村劳力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的同时,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农忙季节缺人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等情况,以至农村农业种植水平不高,还有大量耕地被丢荒,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透过中央一号文件对“家庭农场”的鼓励和支持态度,我们看到了一条农业农村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意味着愈来愈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 (《列宁全集》第8卷第19—20页)。世界各发达国家在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时,都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业生产部门和其它部门转移的过程。本文拟就鄂州市农业劳力转移的情况,分析农业劳力转移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一、从农村劳力结构变化看农业劳力转移情况鄂州市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在全市91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4%,1981年秋季推行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女”的呼唤路边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力,青壮年男劳力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打工挣钱,而把家里的一切统统扔给妻子们操持。这些"留守女"撑起了农村大半个天甚至一个天,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有目共...  相似文献   

13.
紫荆村是湖北省江陵县实行土地规模经营较早的一个村。1984年全村400多个劳力中就有77%的劳力完全脱离土地,转入到村办企业之中;全村劳均耕地由原来的3.8亩陡然上升到16.5亩。但到1987年底全村的土  相似文献   

14.
农民“离土不离乡”是在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下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止,江西省临川县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有1,392户,占总农户的1.1%,离土不离乡的农业劳动力达42,000多人,占总劳力的19%。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于洪区杨土乡宁官村,是个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郊农村。有900户,3600多人,2800名劳力,5200亩土地,90%的劳力从事二三产业,人均收入超千元。在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下,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就是有些人不把粮食生产看作是商品生产,忽视种植业,把它当成“副业”,或“业余农业”。因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影响商品粮生产的稳定和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实践,探索商品粮生产的新路子和土地经营的新方式。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办起了专业化,机械化的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6.
“柚树─沼气─养畜”生态模式的应用获98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该项目是1988年以来广东省梅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现梅县农业局环保能源股)等单位根据本地大力发展沙田柚商品生产基地、柚园缺乏大量的优质有机肥的实际情况,以全县6万多户小庄园、20多万亩柚园为依托,推广在柚园中养猪、养鸡、猪鸡粪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代替柴、煤或液化石油气作生活燃料,沼肥种果(用电泵管道输送到柚园施肥,节省劳力),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到98年全县7596户综合利用生态模式柚园面积达12.15万亩,占柚果面积的51.1%。全县每年通过该项目节省燃料、肥料、劳力等,实现节支增收  相似文献   

17.
被当地农民称为自己身边“银 行” 的广西浦北县农村信用社,坚持以为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办社宗旨,视信贷服务“三农”为己任,服务“三农”架“金桥”,鼎力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不愧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 自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全社累计发放贷款3.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全县形成了15万亩香蕉、43万亩荔枝、龙眼、22万亩八角、2万多亩蚕桑、2万亩茶叶、养鸡1200万只、4万亩养鱼和工艺编织出口等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农民依靠发…  相似文献   

18.
<正> 去年靠养鱼、养黄鳝等水产品致富的湖北鄂州市蒲团乡小港村,今年又实行鼓励村民变“废”为宝的好法子,昔日的薄产田才变成了“聚宝盆”。小港村人均耕地面积3亩多,近几年来,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经商、打工,加之村民缺少资金、技术,交通又不便,全村3000多亩薄产田没人愿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小港村积极鼓励村民变“废”为“宝”,开挖薄产田,建精养鱼池。村党员干部拿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至2000年底,金坛市已转移劳力12.8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力的53.2%,按出外人均可挣回7000元计算,每年可掐回近9亿元,占农民总收入52%,劳动力转移迎来了金坛市农村经济发展的“艳阳天”。  相似文献   

20.
许多同志撰文断言,采取行业间的劳力转移,在乡村区域内就地消化的“离土不离乡”模式,是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他路。本文提出与此不同的观点,很不成熟,但期抛砖引玉,并向同志们请教。“离土不离乡”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初次转移三十年来,我国占总人口80%的农民拥挤在不足全国面积10.5%的耕地上劳作,从1957年到1978年,农业机械动力增长了90倍,居然还出现了“劳力不足”的怪现象。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奔腾起来的商品生产洪流,才把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