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揭示并分析产业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间的耦合交互关系,从空间效应视角探寻两者协调发展路径。研究方法:SVR算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相关分析。研究结果:(1)产业一体化与城市土地效率间存在彼此影响、相互约束的耦合协调关系;(2)2003—2015年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产业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局部差异显著;(3)产业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耦合效应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逐步显化,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根据产业一体化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耦合特征,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策略,推动产业与土地要素的高效融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Rrcgis10.0和Fragstats3.4软件,以长春市1984年、2014年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主数据,采用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方法,从斑块类型水平、景观水平等2个方向分析了该研究区近30年各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以耕地为景观基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耕地、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间发生了复杂的双向变化,林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2)不同的景观指数对于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效应的敏感性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指数有斑块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其次是斑块个数和平均形状指数,最不敏感的景观指数为散布与并列指数;(3)整体景观水平上,该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分布趋向分散,除斑块密度外,其他景观指数的动态效应不敏感。并提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的扩展,坚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等建议,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测算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基础上,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经济发展与土地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为乌鲁木齐市低碳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改进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环境EKC模型。[结果](1)土地利用净碳排放总量递增趋势,净碳放量的持续上升显著地受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影响;(2)不同地类结构变化对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效应呈现不同特点,建设用地对碳排放影响效应呈下降趋势,而耕地则在上升;(3)经济发展促进了碳排放增长,但在2014~2015年之间达到拐点,验证了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存在。[结论](1)推动增汇减排工作,抑制农用地转用,增加陆地生态碳吸收量;(2)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降低建设用地碳排放;(3)深入推行"多规合一",提高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效率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中国蒸散发时空变化规律,揭示耕地蒸散发特征与干旱灾害间的关系,为我国农业干旱灾害预警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MODIS ET模型,将2001—2018年8天复合遥感数据及每日气象再分析数据输入模型估算陆面蒸散量,分析中国陆面蒸散量时空变化规律;根据土地覆盖类型提取中国耕地地块,探究中国耕地蒸散量变化特征;结合干旱灾害统计数据,揭示我国耕地地表类型中蒸散变化对干旱灾害的作用机制。结果 (1)2001—2018年中国陆地年总蒸散量和年均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东南—西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次是华北地区,低值区位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2)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之间蒸散发差异较大,夏季的蒸散量最高,春、秋次之,冬季蒸散量最小。(3)2001—2017年中国耕地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04年耕地面积达到峰值1.424亿hm2;截止2017年末,我国耕地面积达到谷值,为1.421亿hm2。(4)2001—2018年全国耕地年蒸散总量整体呈略微上升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五大粮食主产区中,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年均蒸散量最大,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次之,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相对年均蒸散量最小。(5)在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和黄淮海平原,蒸散发和干旱灾害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在三江平原及松嫩平原,两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结论 蒸散发作为大尺度可观测量在部分地区可以较好的反演干旱特征,研究中国不同下垫面蒸散发变化规律同时辅助其他变量,或许能为农业干旱监测预警进而估测粮食产量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研究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在华北平原的适用性,能够为区域减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61—2015年华北平原气象观测资料,使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化降水蒸散量指数(SPEI),从数理统计、土壤湿度、农作物受灾面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SPEI在华北平原地区的适用性和对干旱的评价能力。[结果](1)华北平原地区SPEI与10~20cm土壤相对湿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SPEI值越大,气候越湿润,土壤湿度越大。(2)同一时间尺度下,不同地区SPEI与农作物受灾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由弱到强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而各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少到多依次为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灌溉对潜在蒸散量计算结果干扰较大,SPEI对水稻种植区域的历史干旱识别不灵敏;(3)文章计算的SPEI能够与历史同时期发生的、厄尔尼诺引发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华北平原地区整体呈不显著的干旱化趋势,各年代差异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了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计算的SPEI,年尺度和季节尺度能够与典型站点典型年份的干旱事件很好地对应起来,与土壤水分监测数据和农作物灾情数据有显著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反映干旱严重程度,经过数理统计检验的SPEI适用于华北平原地区干湿变化的研究,但同时也要注意灌溉农业区的特殊水热状况,做出合理的分析调整。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山东省的四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对山东省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人工解译得到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来描述土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矩阵,从而分析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特征与区域差异。结果显示,(1)1990-2015年,山东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主要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转变;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不断上升且呈“东中集中,西北西南相对少”的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长较快的主要特点是“西北西南增幅大,自东向西蔓延”,面积增长较快;天然湖泊等水域面积向人工水域面积转变,变化最大为南四湖;(2)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较大,整体来看,建设用地变化最大,其次是水域、耕地和未利用地;(3)土地利用变化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驱动、市场导向和政策调控。其中,经济驱动因素主要在耕地—建设用地转换中最为明显,市场导向更多地影响了土地利用类型内部的相互转换,而政策调控直接影响了耕地—林地的相互变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总结2014年国内外土地利用与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15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研法。研究结果:2014年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与方法、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与模拟、土地规划理念与技术、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在土地分类调查与监测技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与效应、土地利用评价、规划协同与土地规划技术创新、土地利用管控策略等方面。研究结论:土地调查监测的理念与方法创新、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合理利用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完善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将是2015年及未来土地利用与规划领域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内涵及其应用--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确定区域土地利用强度新的内涵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法、因子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由数量利用和质量利用组成,不同影响因子限定条件构成土地利用强度各维度的发展空间;土地利用强度的表征函数可由二维拓展到多维,其值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各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以河北省曲周县为实证点,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分析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并用GIS进行空间表达.研究结论:(1)以曲周镇为中心,土地利用强度由里向外逐渐降低;(2)县域中部土地利用强度高于南、北部;(3)县域土地利用强度格局是农户种植业微观土地利用行为累积的结果,其中农产品价格与耕地立地条件是县域种植业土地利用强度格局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目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粮食安全目标及其存在问题粮食安全目标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粮食总量供求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粮食生产量、储备量、进口量(净进口量)、国际粮食援助量减去备战备荒储备量后粮食获取量与需要量的平衡关系;地区间粮食及粮食品种结构的产销平衡问题。结合中国实际,粮食安全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目标;(2)粮食流通顺畅目标;(3)粮食远期消费目标;(4)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目标;(5)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目标;(6)粮食生产者增收及收入安全目标。但目前实施中国粮食安全目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塔城地区气候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方法]文章利用塔城地区7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探究了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积温和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961~2013年塔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积温呈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和潜在蒸散量呈减少趋势.1961~2013年塔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潜在蒸散量、积温分别在1997、1967、1996、1989、1985年发生增加突变.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积温存在明显的多尺度周期特征,即30年的大周期和15年的小周期变化.塔城地区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雨量空间分布大致呈现西多东少的经线分布特征;日照时数大致呈现南短北长的维度地带性特征;潜在蒸散量存在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积温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维度地带性特征.[结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较全面了解到新疆塔城地区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对建立塔城地区气象预测与农业生产之间的预警,促进农业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鄢斌  王玥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1):91-96
研究目的:在中国特有的土地权属和利用制度下,界定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状态责任人和合理的义务人。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1)土壤污染修复包含污染行为和责任人两要素。土地使用人、土地所有人及污染土壤有事实管控力的主体应当承担状态责任;(2)在多数状态责任人同时存在时,应根据比例和有效原则,选择某一主体承担土壤污染修复责任;(3)在行为责任人与状态责任人并存时,应优先考虑行为责任人作为土壤污染修复责任主体。研究结论:行为责任人应当首顺位承担土壤污染修复责任的承担;状态责任人应当按照受益者负担的原则承担次顺位责任;政府承担公法上的环境治理义务。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采用静态碱液(NaOH 溶液)吸收法来测定赣南红壤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呼吸,总结其释放规律.研究表明,农田和旱地的的 CO2释放量均为正值,但是 CO2的释放量存在着区别,同时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并且土壤呼吸与温度的变化有相关性.通过模拟,农田和旱地土壤呼吸与土温有较好的指数关系,并且通过计算:农田和旱地的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Q10)存在差异,农田和旱地对地下5cm 处土温的敏感性分别为3.66、5.56,农田的 Q10值要小于旱地.  相似文献   

16.
17.
古、近代海河流域涌现了很多稻作节水措施,但都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迫至当代传统农业和高新科学相结合并推陈出新。水稻旱作技术才脱颖而出,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菌糠土壤改良剂对滩涂盐碱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猴头菇菌糠作为土壤的改良剂,将盐碱土壤与猴头菇菌糠按7种不同比例的配比,以纯盐碱土壤作对照,测定主要的理化性质。研究其对滩涂盐碱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从中探索出最佳配比的改良方法。结果表明:(1)添加了菌糠的盐碱土后,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大多数土粒级在0.20~0.05mm内,占含量的20%以上,达到壤土颗粒含量标准;微团聚体数量增加。(2)添加菌糠的改良后的土壤p H、全盐量均比纯盐碱土明显降低,有机质有含量明显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钾与氮、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其中有效氮和有效磷增幅变化很大,有效钾的增幅平稳。猴头菇菌糠不同的添加量,对盐碱土壤的影响不尽相同。综合不同菌糠添加量改良后的盐碱土壤物理与化学性质的数据,确定最佳改良配方为盐碱土与菌糠的比例1:3。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原生红树林、养殖虾塘和鸭塘、废弃虾塘表层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微生物总DNA以及土壤有机碳指标测定,得到养殖对红树林湿地土壤的影响以及红树林恢复对废弃虾塘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原生红树林中的全氮和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废弃虾塘A的全氮和废弃虾塘B的土壤有机碳最低;全磷含量在鸭塘最高,在废弃虾塘B最低;全钾在废弃虾塘A中的含量较其他4个样地高,最低值为鸭塘;土壤表层微生物总DNA浓度为鸭塘最高,废弃虾塘A最低;土壤C/N随着土壤微生物总DNA的升高而降低。植被恢复后,废弃虾塘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升高,全钾逐渐下降,而全磷变化较大,且这4个指标总体逐渐接近原生红树林中相应指标值。说明废弃虾塘植被恢复后,土壤性质逐步接近原生红树林土壤,红树林对废弃虾塘土壤有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20.
Soil is a natural resource essential to human welfare by virtue of its numerous crucial functions. In the past, soil has been taken for granted because of its widespread, albeit finite, availability. However, now that world's population is projected to exceed ten billion before the end of this century, soil is increasingly perceived as a precious commodity. Consequently, soil is increasingly under pressure by rich private investors and governments within the poorest countries to satisfy appetites for food production and biofuel. A case study is used to explore the plausibility of soil being considered as ‘brown gol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land use maps, we estimated the value in terms of resource from raw material, carbon sink and virtual calories of the productive soil lost during the period 2003–2008 in the Emilia-Romagna Plain,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reas of Italy. More than fifteen thousand hectares of cropland underwent land use change – in particular urbanization – over the 6-year period with an implied loss of crop production potential equivalent to the daily calorific requirement of more than 440,000 people.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Italy is no longer self-sufficient in food production, such a loss appears to be strategically significant.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urbanization and soil sealing has had negative ramifications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n both local and broad scales, with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public funds. A 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socio-economic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has been compiled and is presented as a possible example of a policy relevant approach to managing productive soils as a finite resou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