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本文以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经济行为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计量经济学经验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中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已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长期迁移。第二,城乡人口迁移规模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城镇失业增加的原因,而城镇失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的城乡迁移。第三,制度因素对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影响是复杂的,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随着制度约束的减弱而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均田制始于北魏,历经近三百年(485-780年),是中国古代自秦废井田制以后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变革。均田制的首要目的是要达到耕地与人口的合理配置,避免留下大片荒田,实现所谓的“力业相称”。至唐朝中叶,由于长期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人地比例变化、农田过于细碎化、私有土地比例扩大、战乱频仍与人口迁移等严重问题,再加上外在的破坏因素,均田制宣告破产,土地私有制的主导地位又重新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在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过程中,为避免与生态系统形成紧张关系,必须把人口迁移及城市化的发展纳入与自然大系统协调运转的总轨道中。首先,对城市化与生态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回顾;然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东西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理论;最后,提出了我们的选择:在制定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政策时,应掌握以下原则,即动态平衡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及综合设计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应处理好三方面关系:正确认识、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口迁移与生态承载能力的关系及正确处理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地关系失调是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现实的人地关系存在严重的问题:政企不分;自然资源产权不清;众多的小生产者经济-技术实力落后;区域间联系不密切;人口,环境问题突出。要充分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的好转,必须向人口和社会投入促使其发展的社会经济要素;即制度创新,人口转移,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世纪中叶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了一种全球性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冲击下,各国竞相实现农业现代化,片面追求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这样,在农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  相似文献   

6.
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绝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之一,这里也是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人口增加,土地超载,使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困、环境退化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口迁移综合指数分析了山东省138个县域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异,并利用空间关联指数探索了人口迁移的空间集聚模式。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人口迁移地域类型随时间不断变化。其中,以人口迁移非活跃区和净迁出型活跃区的变化最为显著,前者数量显著增加而后者数量显著减少,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大;平衡型活跃区的数量平稳增长,空间分布变化也较大;而净迁入型活跃区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则相对稳定。山东省县域人口迁移的地理集聚特征显著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表现在济南和青岛市辖区不仅为人口净迁入型活跃区,同时也是人口净迁移率高-高集聚类型区;鲁西南的菏泽市不仅为人口净迁出型活跃区,同时也是人口净迁移率低-低集聚类型区,山东省以低-低类型分布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人口迁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人口经济活动,并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出发,评价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期为系统深入研究新疆人口迁移问题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引导迁移行为,促进人口迁移与绿洲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曹新 《国土开发与整治》2001,11(4):57-60,64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的压力,一是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二是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正确处理人口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类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应该向依赖于自然的“收入”,而不耗竭其“资本”的方向转变,以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协调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艰巨任务,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茜  王晓东 《农村经济》2003,(10):55-57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的生产力、科技和教育还比较落后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 ,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我国人口总量继续增加 ,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找到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作者认为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走农业集约化持续发展之路 ,即必须强调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的统一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兵团人口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兵团成立以来的人口发展历程,总结了兵团人口发展现状及人口发展变化主要特点,同时指出了兵团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兵团人口发展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兵团人1:7发展工作:发展壮大兵团,适度增加人口总量,提高人1:7质量;兵团人口迁移是加强兵团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口支援项目带动人口向兵团流动;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二、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失业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人们往往把失业、粮食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称之为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与粮食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相比较,失业问题在中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拥有12亿人口,其中8.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在4.4亿农村劳动力中,农业3.3亿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业剩余劳动力利用与转移课题组研究,在本世纪内,农业只需要2—2.2亿劳动力。这就是说,中国农村目前剩余1亿多劳动力,需要寻求新的就业岗位。然而,中国农业劳动力剩余有其特殊性,他们  相似文献   

13.
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粮食安全水平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卜风贤 《中国农史》2007,26(4):19-30
传统农业时代中国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长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饥荒风险,减缓了饥荒的发生。隋唐以前粮食生产能力处于持续上涨阶段,粮食生产能力完全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而且还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宋元明时期粮食生产能力依然高于秦汉时期的水平。入清以后由于人口增殖过快,人口压力剧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清代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倒退到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水平上,饥荒的频繁发生已经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恶化趋势。因此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成为20世纪中国最为关键的问题,在耕地资源基本开发殆尽的情况下,唯有采取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最为可行。战争和自然灾害是导致粮食波动的根本性因素,局部地区因此而出现粮食短缺,饥荒的发生成为可能。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力量,同时也是最易遭受饥荒危害的社会群体。中国传统社会农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化的状态,直至20世纪中叶依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以农业发展为首要条件的食物供给水平与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我们以相对量缺乏的资源条件养育了绝对量众多的十亿多人口,这是举世属目的巨大成就.但是近年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相对紧缺,消费持续膨胀,超越目前经济与物质供给可能,同时耕地资源减少、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面对这一严竣形势,我们应该根据我国资源实际情  相似文献   

15.
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并行而又相互关联的现象。本文以人口迁移空间选择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湖北省县域单元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在区域层面上审视二者的对应关系并计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湖北省多数县域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农村人口空心化;由于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域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耦合协调度远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城镇人口规模、是否首府县域、统计口径变化、山区地形是造成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落后的二三产业无法创造充足、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是县域城镇化与农村人口空心化相互脱节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缓解贫困———社区林业在社区发展中独具优势杨顺成世界许多国家的森林一般都经历了这样两个发展阶段。首先由于人口增长、乡村贫困、工业革命及经济发展等原因,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过度樵采和烧垦,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饥荒、瘟疫、灾害增加。其...  相似文献   

17.
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勇 《中国农史》1993,12(1):19-28
本文用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清代康乾嘉时期四川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垦殖对清后期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康乾复垦带来了四川经济繁荣,但以后乾嘉时期人口膨胀和四缘山地陡坡垦殖,大量破坏森林,加重水土流失,极大地破坏后期农业生态环境,使土壤日趋贫瘠,自然灾害频率增大,部分农作物单产下降,是造成清后期四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人口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中最根本因素,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加大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并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根据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过快的增长速度、独特的人口结构和较低的文化素质现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对策,以保证跨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呈现协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有林区人口的急剧增加给林区的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有林区面临着可采资源继续锐减,生产成本增加,经济危困等问题,加上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木材产量大幅缩减,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倍受关注。以人口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及其他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现状,结果表明:国有林区的人口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导致国有林区资源、环境及经济条件的恶化,影响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基于人口承载力的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提高国有林区人口承载力和转移国有林区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一、自然环境与森林资源危机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所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情势、生态环境及人口再生产状况等因素。1.自然资源。分布、构成以及消长都有一定的规律,森林资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它资源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配比关系,以保证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正常进行。南方集体林区长期过量采伐森林,违背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再生增殖的客观规律,以至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