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权交易中心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为提高森林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集体林权的有序流转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林业服务机构。为深入研究林权交易中心的性质,文章以双边市场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林权交易中心的市场结构,发现林权交易中心具有需求互补性、交叉网络外部性和价格结构非中性的双边市场属性,以及双边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对象复杂化和交易中心公益化的特殊性质,最后综合双边市场性质对林权交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几点启示:(1)要注意提高林权交易中心双边参与主体的粘性。(2)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机制下的多种交易服务平台。(3)要根据双边市场规则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2.
双边市场理论是近年来产业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平台具有间接网络外部性、流动性和互补产品等特性,平台企业有不同于单边市场特征企业的定价、投资和竞争策略,需要对双边市场的竞争和规制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理解双边市场的性质和运作机制,从双边市场理论的视角来研究网上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1992—2016年中美双边HS-6位农产品贸易数据,测度了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并实证分析了关税变动对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种类逐渐丰富,多样性程度虽低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样性程度,但两者差距逐渐缩小;美国出口中国农产品数量整体水平和增长幅度均大于中国出口美国同期水平,且两者差距逐渐扩大。(2)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扩展边际的增长,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数量边际的提高,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类别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驱动力存在差异。(3)关税的提高会导致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种类和数量下降、价格上升;关税变动对中美双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数量边际的影响来实现;关税变动对中国出口美国农产品三元边际的影响高于对美国出口中国农产品三元边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与中东欧十六国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的研究表明,双边水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而非竞争性;捷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属于贸易潜力再造型国家,需要培育其他促进水产品贸易发展的因素;中国与其余12国的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巨大,这些国家是潜力开拓型的。双方应该通过提高双边水产品贸易的相互依赖度;深化中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多渠道的交流机制为平台,开创双边水产品贸易新局面;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水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式挖掘双边水产品贸易潜力,促进双边水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1月1日,全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渠道日趋多样、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丰富,全国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线在深化农业“引进来”,推进农业“走出去”,开展“南南合作”以及促进农业贸易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据统计,2001年以来,我国与印度尼西亚、阿曼、南非、巴西、斐济、希腊和美国等19个国家签署了26个双边农业或渔业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建立了15个双边农业或渔业合作联委会或工作组,有力地促进了双边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6.
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桥头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不断深入发展,云南对东盟国家的出口额大幅增长,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一直以来在云南的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文章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引入六个解释变量,构建了反映云南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而对云南与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流量进行实证分析,实证表明云南和东盟国家的GDP对双边的贸易有促进作用,空间的距离和东盟国家的人均GDP则对双边贸易活动具有阻碍作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对双边的贸易活动的作用则不太显著。指出云南在扩展与东盟地区贸易活动中的限制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偏好差异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一般均衡模型,使用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考察本土偏好和地区偏好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显著的本土偏好;本土偏好的存在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中国国内3个地区在农产品的消费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偏好;地区偏好的存在减小了双边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即增加了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  相似文献   

8.
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关系、贸易互补性质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强,吻合度都较高,产业内互补与产业间互补并存;双边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先增强,再下降,后又增强的趋势,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双边应谋求在加强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农产品贸易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农产品贸易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壁垒。利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研究中国一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农民家庭发展能力出发,将农民家庭划分为成长型、稳定型、救助型,以宅基地退出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双边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双边主体满意度相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农民家庭类型与宅基地退出模式类型双边匹配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匹配求解,以发达地区福建省晋江市与欠发达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家庭与宅基地退出模式匹配符合比较优势原则;(2)成长型农民家庭与"购房补贴"退出模式匹配,稳定型农民家庭与"宅基地换房"退出模式匹配,救助型农民家庭与"以地养老"退出模式匹配;(3)组合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双边总体满意度高于单一宅基地退出模式的双边总体满意度。因此,实施主体应当切实考察农民家庭发展能力,推进宅基地退出模式的供给侧改革,设计出尽可能满足农民家庭不同发展层次的宅基地退出模式,以期寻得匹配农民家庭最优的宅基地退出模式。  相似文献   

11.
财经要闻     
国内 中欧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0日宣布,中国人民银行9日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亚五国作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农业贸易合作程度日益提升,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农产品比较优势,以此为纽带强化双方经贸合作的同时发挥良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同时也必须深入分析和探讨双边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困境,如复杂程序影响顺利通关,基础设施建设亟须提升,贸易模式亟待优化。应持续完善双边的贸易规章与技术标准对接,完善贸易规章与技术标准对接,持续优化双边贸易模式亟待,从而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实现平稳尽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商业模式与其双边市场结构并不匹配,缺乏对不确定性的控制能力。与单边市场商业模式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主张是产生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基于此,本文从价值定位、价值创造活动以及控制能力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网络、战略资源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抚远县和一江之隔的哈巴罗夫斯克市及其周围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互补性,具有发展双边(多边)经济技术合作的广阔前景。建设抚哈合作开发区,不仅有利于振兴当地经济,而且可作为参与东北亚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窗口,通过外参内联,实现由边疆到内地,由双边到多边的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带动和促进两国内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美双方签订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可能将会对双边及世界农产品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大豆是双边最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产品。本研究以大豆为例,应用具有双边贸易模块的全球农产品局部均衡模型,定量模拟比较分析继续贸易摩擦和达成经贸协议两种可能情景对双方以及世界各国大豆产业带来的潜在影响。为了更加贴近现实,增加模拟了非洲猪瘟对大豆市场的叠加影响。结果表明,如果继续贸易摩擦,中国大豆需求总量和进口总量均下降,继续大幅减少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大豆生产者将因出口减少受损严重;同时继续增加进口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大豆,这些国家的大豆生产者将受益。在中国增加美国大豆进口量的情景下,美国大豆生产者受益明显,产量和出口增加;中国大豆生产受到轻微负面影响,消费者受益;由于需求总量有限,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大豆有所减少,从而对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出口和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显然,中美达成经贸协议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双边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6.
以2006—2015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整理的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木质林产品贸易状况,利用扩展后的引力模型,分析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测算其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大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森林资源禀赋差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因素对中国与东盟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正相关作用,而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具有负相关作用;中国和东盟各个国家的木质林产品贸易属于"贸易开拓型",双边木质林产品还有可开发的贸易潜力空间;双边可以发挥有利因素,促进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向更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中俄双边政治与经济关系平稳发展的背景下,中俄双边的农产品贸易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引用最新的数据,介绍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从而揭示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较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艺卓  封岩 《南方农村》2020,36(2):27-30,41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推动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经贸合作机制。本文基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视角,阐述合作机制下的中印农产品贸易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在合作机制下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路径,提出利用和完善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机制、提升双边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拓展农业贸易投资促进活动、通过投资合作来促进农产品贸易平衡发展等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从边境效应的角度检验了贸易壁垒对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7年,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下降了49.6%,贸易壁垒下降带来的进口贸易的增长高于出口贸易的增长。除西北地区外,中国其他七个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贸易壁垒的影响呈下降的趋势;贸易壁垒的下降使得沿海地区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及出口贸易的增长超过内陆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对东盟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增长快于国内其他地区。本文的模拟方案表明:农产品生产和需求的变动增加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而贸易成本的下降显著降低了贸易壁垒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劳动时间作为一种工资绩效的丈量单位,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利益被剥夺了,就从根本上破坏了双边利益的平衡,就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激化。本文结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黑手"现象,从法律人的角度,经过比较分析和论证推理的方法,阐述社会实践中劳动时间的变相延长以及未来法制建设如何在这方面得到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