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困境。本文以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为切入点,对大学生村官及政策进行系统归纳和提炼,并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其演变;从工作、生活、前途等方面剖析了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现状;通过对政策效应的分析,设计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评价模型,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了综合评测。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村官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从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提出了大学生村官选拔和培养的建议与对策,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媒体的提问。2015年全国一半以上行政村将配备大学生村官问: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总体目标规划是什么?答:《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总体目标规划,主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村官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产物,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村官所带来的新技术、新知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存在着政策不完善,大学生村官嵌入难、定位双重性,自身素质转变困难、身份边缘化,农村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其次,论述了嵌入性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大学生村官与乡镇政府、村干部、村民的关系及大学生村官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分别阐明了大学生嵌入力量在推动农村发展过程中国家与村庄之间、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我国干部成长路径中机关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励大学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和明确大学生村官自身定位,正确处理好与各主体社会关系两条优化路径,以健全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形态与成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广东省五个市290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工作动机是内外部工作动机相融合的结果,是一个多维度构念,包括兴趣动机、贡献动机、挑战动机、收入动机、升迁动机、荣誉动机;性别、任职年限、学生干部身份、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村官的内部工作动机具有显著影响,政治面貌、月平均收入、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村官的外部工作动机具有显著影响。要激励大学生选择以村官为其职业生涯的开始,需要完善绩效激励,提高工资福利;改善后勤保障,激发职业热情;优化培养方案,拓宽成长路径;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与退出机制,推进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日常管理,规范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安徽出台并施行了大学生村官续聘、解聘工作办法(试行)。依据该办法,由全省统一选聘且在村工作3年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聘期考核为称职及以上等次,身体健康且自愿继续在村工作的,可以续聘。  相似文献   

7.
<正>自我国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一大批优秀大学生投身于农业、农村发展事业,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当前大学生村官任职情况来看,大学生村官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地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此,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政策提出对策建议,对于促进新时期大学生村官工作极其必要。一、从一个样本看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我们选取样本地区是江苏省南京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10月21日,四川省召开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要求把大学生村官工作放在干部人才培养链中谋划推进,通过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实践锻炼、强化管理考核、拓展流动渠道等措施,常态优化村官工作,更好地选好管好用好大学生村官。突出教育关爱,加强实践锻炼,除了抓好思想引导和学习提能外,让大学生村官参与村庄规划、乡村治理、纠纷调解、集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县、乡集中性工作,到信访、综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对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创业现状的深度调查,诠释了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创业认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环境与创业实效;通过分析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难题所在,探究影响大学生"村官"创业实效性的深层动因,借以构建一套集政府、社会、学校及大学生"村官"自身于一体的创业政策平台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有48.42%的大学生"村官"每周5天在村里工作,近35%的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时间在3天以下,有92%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被乡镇借调过,甚至有27%的"村官"一直在乡镇工作。大学生"村官""被截留"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管理部门不统一;  相似文献   

11.
资讯动态     
《农民科技培训》2012,(10):43-43
中央财政提高大学生村官补助 中央组织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国一半以上行政村配备大学生村官。中央财政每年补助大学生村官8000元到2万元。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农业与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提升其敬业度是大学生村官计划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同视角出发,采用206对大学生村官与同事的配对样本数据考察了中国情境下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质量对敬业度的影响及社会认同在两者间发挥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质量的职业发展性维度对其敬业度有显著正向预测效果;大学生村官的社区认同和乡土认同分别在职业发展性对敬业度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大学生村官的社区认同和乡土认同还在职业发展性对敬业度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即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性可以通过社区认同—乡土认同中介链对敬业度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回炉充电”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50名来自北京市延庆县的大学生村官集体在北京农学院“回炉充电”,专攻农业知识,成为北京市首批“回炉”的大学生村官。这些大学生村官为什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回炉充电”呢?原因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高校里学的都是非农专业,到了农村,因为不懂农业、不了解农民而无法胜任工作,无法完成组织上选派大学生村官的真正使命。  相似文献   

14.
中组部等6部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围绕《意见》精神,各地纷纷出台意见,鼓励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带民创业.从各地的实践看,笔者认为,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要着力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我国政府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及其满意度评价,提出促进大学生村官长效发展的机制,希望以此作为促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的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9个省498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数据,采用层级回归和分组回归分析方法,在考察个人—组织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影响的同时,引入社会关系距离与社会关系亲疏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是如何调节个人—组织匹配与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个人—组织匹配中的物质条件匹配、工作声誉匹配、社会服务匹配、内部动机匹配4个维度中,仅物质条件匹配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有负向影响;社会关系距离与社会关系亲疏在物质条件匹配与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之间有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启动以来,他们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大学生村官由于缺乏种植、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工作嵌入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了不同工作价值观对该作用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农村社会环境中,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嵌入会对大学生"村官"的离职意愿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农村生活的工作外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的影响并未显现。声誉型和内隐型工作价值观会对离职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并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嵌入与离职意愿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这表明工作嵌入对大学生"村官"离职意愿的作用会受到某些工作价值观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产权视角下的大学生"村官"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村精英逐步流失的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制度是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弥补,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亦存在些瓶颈问题,本文透过对大学生村官人力资本产权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制度放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官"队伍不断扩大,但人们对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评价不一。本文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发现对大学生"村官"的自我作用评价构成显著影响,而过去认为可能会对其作用发挥有较大影响的一些因素,如性别、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等,则没有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