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撇开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体差异,基于迁移网络的视角,从宏观角度利用SIS传染病模型来给出定量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动态转移问题的一般框架,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找出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变化规律;提出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信息、改善城市农民工的待遇等.  相似文献   

2.
从2004年初开始,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原本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先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由于程度严重,被有些媒体称为"民工荒"现象.这与早先出现的、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民工潮"现象形成鲜明反差.虽然"民工潮"与"民工荒"表现出来的结果和影响不一样,但它们都是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贺宇 《南方农村》2007,(3):19-22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约束,不仅有学界公认的户籍、土地、教育、社会保障等正式制度的约束,而且还存在不少非正式制度约束.非正式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制约作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在转移就业中的影响;二是传统行政文化的"傲慢"和城市政府的"偏见"对劳动力转移的阻碍;三是农民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制约着转移就业的进程.因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工作,不仅要着眼于一系列的正式制度,对于一些突出的非正式制度问题,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数据、运用Granger模型检验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运用Logi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农村教育投资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是,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没有随着农村教育投资的增加而增长.江苏省的经验带来的政策启示:要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而且要调整和优化农村教育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5.
彭文慧 《农村经济》2007,(5):111-114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打破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转移绩效不高的问题,其原因在于转轨时期结构性增长效率低下、贸易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合理、体制转轨滞后及政策与发展不适应等,而2004~2005年出现的"民工荒"正是对这些问题的集合反映,并具有对转轨经济进行纠正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民工荒"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针对我国当前"民工荒"和新老农村剩余劳动力代际交换的客观现实,提出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制度、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描述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运用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预测,并对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顺畅转移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阳光工程"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阳光工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未能够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彻底性.对此,笔者从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合法权益与社会保障、完全转移协助和子女教育问题四个角度提出新的政府干预模式的构想,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彻底地转移,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分析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与状况入手,提出了我国未来可行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  相似文献   

11.
Harris-Todaro模型考虑了城市失业问题,却否认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且不能内生决定城乡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而新经济地理模型可内生决定区域间收入差距和劳动力转移,但未考虑城市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其结论缺乏政策含义。本文将二者结合,同时赋予农村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通过所建立的内生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推演表明:非农产品消费比重提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迁移成本下降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验证了该结论,由此得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综合制度改革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地制度障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特殊的"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这是由于三大制度原因造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是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制度原因,因此亟需进行农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3.
农地制度是我国农地价格形成机制缺陷的表面原因,而农村人地比例过高是其深层次原因.因此,要解决农地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农地制度,规范农地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柯楠 《农业经济》2008,(3):18-19
党的十七大,为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农村富强、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当前减少农民途径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许多困难,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姚武群发展中国家目前都面临着人口流动问题,企盼能从发展经济学家的理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变革时期,能否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伴随着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各国现代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相适应,劳动力也有一个产业间转移的过程.考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行工业化国家农村劳动力以梯度转移模式为主.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也移呈现出跳跃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基于这一趋势和我国国情,加速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明 《农业经济》2003,(7):21-22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 ,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 ,因此 ,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整体上看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不平稳。这与农村二三产业尤其…  相似文献   

18.
人口流动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当今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必然会伴随着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又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能否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 ,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中人口流动模型为研究基础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一、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在发展经济学中 ,关于城乡人口流动 (rural -urbanmigration)或劳动力转移 (labortransfer)的讨论颇多 ,…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下湖北省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不仅是制约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本文以湖北省为例,探讨了在金融危机下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有效实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建设工业化国家的一大重要课题,是解决农民增收,建设和平社会的重要途径.辽宁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非常严重,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