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的有关资料,初步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现状、食品消费商品化的变化、城镇化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模式的影响,并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大,但绝对支出水平仍相当低,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现金支出的比重加速增长,食品消费商品化趋势明显;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食品消费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相对下降,且实物支出比现金支出下降快。在外饮食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农村人口下降及农村城镇化也将对食品消费带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2—2007年中国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所属20个省份的农村数据考察食物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以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农村居民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作为门槛变量,考察在不同区间内,农村居民食物零售价格、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差异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食物价格对农村贫困有重要影响;农村居民食物零售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随着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提高呈现出近似倒U型的曲线关系;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价格对农村贫困的影响随着农村居民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增大呈现出显著的区间效应,但始终呈现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现有的模型框架对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是否具有习惯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食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存在习惯,其中,衣着支出的习惯最强,而居住支出并不存在习惯。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表明,所有估计食品的支出弹性都是正值,其中,谷物类、豆及豆制品类和肉蛋奶及其制品类的支出弹性都大于1,因此,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后将普遍提高对各类食品的需求,提高最多的将是高档细粮、豆制品和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本研究还发现,尽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但是,平均消费倾向却不高,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挖掘,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居民面临较重的支出负担、不稳定的预期收入以及需要独立承担的市场风险,这些都影响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ELES模型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边际预算份额、农村居民基本需求支出和实际消费支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等方面分别对我国"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化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三个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消费结构仍然不合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并应用基于线性支出系统的可变参数模型(TVP-ELES模型)对具有时变性质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与价格弹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均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收入基本上对各项消费支出为正向影响,价格基本上对各项消费支出为负向影响;食品、衣着等基本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整体上比较稳定,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娱乐教育文化等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变动幅度则较大。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将迎来持续升级的黄金发展时期,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调控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本文利用eviews9.0,选取山东省1984年至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价格水平提高时,消费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不同,家庭经营纯收入产生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工资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ELES模型的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通过按地形分区把四川省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分别建立各地形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对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的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差异显著,平原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较高,对娱乐保健等发展资料的需求较大,而丘陵区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山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表现出积极的消费态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正处于升级变动之中,但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而非基本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却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在短期内,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可以提升其边际消费倾向;而在长期内,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最为根本的途径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借助具有习惯偏好的持久收入消费模型,利用2005~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城镇化质量不同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示范效应的大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对于农村居民在消费总支出和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程度均会加大,进而带动农村居民改变消费习惯,有利于其增加消费支出并改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反弹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中,作为基本生存所需的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比较稳定,而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增速加快应是必然的趋势。但2003年广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食品、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519.72元.同比增长4.6%,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1.7个百分点。保  相似文献   

12.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支出、日常用品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作为自变量,代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组成;以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为因变量,代表环境因子,通过构建多元通径分析模型来定量分析1989~2002年间兰州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生态环境效应;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力度综合来看,按大小对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影响依次为衣着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日常用品消费支出;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日常用品消费支出和衣着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层面检验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研究发现,非农就业通过改善家庭收入增长性、弱化收入不确定性、强化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性,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长,但也会增加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家庭消费造成挤出效应。上述四种效应叠加后,非农就业能促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平均提高13.09%,但这一促进作用随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产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家庭设备、居住类受流动性约束较强的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对食物、衣着、交通通讯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类"软性"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农就业对家庭收入为中上水平、存在流动性约束、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及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这一经验判断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6年CHNS数据,从时间耗用而非金额支出角度,通过对比分析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2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情况,研究其消费特点及变动趋势,同时利用stata逐步回归法对文教娱乐消费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变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亮 《农村经济》2007,(3):57-59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的娱乐文教等生活方面.随着生活质量改善,对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类消费存在较大的潜在需求,消费结构的变动幅度在减小,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良收入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小农经济的特征是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在食品消费上,这个特征表现得最明显, 保留得也最久。自从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 别是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Fred Gale等对中国农村食品消费商 品化问题的探讨发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现金支出的比 重加速提高,购买食品数量明显增多,但食品消费商品化的地区差异较大;计量分析结 果显示:食品消费现金支出和实物支出随着总消费支出增加不同步,拥有土地多的农 户消费了更多的自产食品且食品消费现金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农村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对消费的影响路径基础上,采用2011年在湖北省抽样调查获得的微观数据,引入不确定性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和支出不确定性都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支出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支出不确定性中,教育支出的不确定性相对于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抑制作用更大。这说明,通过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降低政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因素对居民福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1985~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出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进特征:居民食品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表明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与通讯、医疗保健和居住消费比重逐年上升,表明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支出日益多元化;其次,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1985~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新疆城镇居民消费边际倾向仅有0.75,说明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仅有0.75单位用于消费支出,进一步说明新疆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不足,扩大内需的工作仍需加大幅度。  相似文献   

20.
以消费需求理论为基础,结合《广州统计年鉴》公布的统计数据,构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别测算广州市农村居民2015和2016年基本消费、总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良性发展态势,住房投资需求和交通通讯需求成为消费需求的热点;当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满足生存性消费后,消费需求相应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逐渐减弱,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促进广州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和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