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国有林区改革及生态经济转型的深刻背景,黑龙江省近年来持续加快各类非木质产业为代表的林下经济发展进程。依据丰富的调查数据和统计资料,从林下资源入手,阐述黑龙江省林菌产业、北药产业、林果产业、特色林下养殖等典型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对林下经济在林农观念意识、林下资源利用能力、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政策扶持、产供销一体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372份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职工家庭发展林下经济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职工家庭发展林下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显著性回归系数中林产品售价、职工家庭劳动力数量、林产品质量、职工家庭工资性收入、林产品合作社情况对发展林下经济影响较弱,林产品种植面积、林产品销售量、林产品受灾情况对发展林下经济影响较大。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经济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食用菌、林果、山野菜、林下养殖、北药、苗木花卉、生态旅游等7个林业产业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探讨了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价值。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具有理想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围绕林下资源推进各项林业产业,将会实现林区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4个方面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天保工程二期启动实施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主伐全面停止,传统森工产业收入锐减,林下经济及相关替代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实际,积极研究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发展产业集群 提高绿色食品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地区竞争力是近年来产业经济研究与应用的重点。本文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及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提出要通过合作和创新,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并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培育龙头企业和加强基地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DEMATEL方法甄选出影响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的主要要素并利用2003—2007年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集群实际数据,结合协同度模型,验证了农产品加工集群主要影响要素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集群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协同有序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农业科研经费投入、龙头企业带动力、农业技术人员比例、政府产业政策、农业投资市场化程度六个原因要素是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农业应用技术项目、农产品转化率、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产品加工利税六个结果要素是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能力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Ordinal回归模型为主要工具,利用黑龙江省林区职工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林区职工从事林下经济的行为选择及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是否有金融机构代办点、资金来源渠道通畅度、生产资料是否上涨过快、经营技术水平、市场信息渠道通畅度、是否有林业局的引导以及家庭劳动力数量对职工从事林下经济的行为选择及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产品是否滞销对从事林下经济的职工风险感知有显著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完善林下经济风险防范机制及价格保障机制;提高林下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整合特色优质林产品资源,搭建新型营销平台。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困境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它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实地调查研究和对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梳理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的现状及难点。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呈现出资金来源渠道窄、产业化水平不高、原材料短缺等一系列难题,提出了要从补充资金、研发原材料、提高产业化水平等角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6—2018年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内在耦合关系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通过将耦合关系与林下经济发展相对优先度相结合,耦合关系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06—2009年耦合协调度主要处于濒临失调阶段,林下经济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发展;2010—2012年耦合协调度由勉强耦合阶段转变为濒临失调阶段,林下经济超前于生态环境发展;2013—2018年耦合协调度处于勉强耦合阶段,林下经济与生态环境持续同步协调发展。因此,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确立生态优先原则、坚持特色发展、提高科技水平、合理开发林下经济产业的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林下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旅游业等,是拓宽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既能实现资源增长、职工增收,又可使生态增效、大地增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17年,引龙河农场依托丰富的林地、草场资源,积极引导鼓励职工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培育壮大林下产业集群,加快将农场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步伐,形成"循环相生、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区域合作是全国经济协同发展的伟大尝试,也为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提供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特征,提出了影响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发展进行SWOT分析,最后阐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下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2017年5个森工集团的统计数据,构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稳定性较差,且总体呈现趋弱状态;其中,龙江森工集团的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最为突出,且远高于其他企业,而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等林下经济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不足;阻碍重点国有林区及不同森工集团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所差异;区域发展水平是影响林区整体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持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水平;因区施策发展林下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经验做法:大手笔规划,打造绿色引擎;大气魄引智,打造绿色龙头;大力度扶持,打造绿色产业。以期为黑龙江垦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黑龙江省龙门农场拥有林地面积7828公顷,草原面积2600公顷,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场职工纷纷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起了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农场不断拓展林业领域,把发展林下"走地鸡"、生态猪、生态牛作为职工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走出了一条农场林下经济综合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区位商法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区位商法,从中观层面测度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首先运用产值区位商和就业区位商法,测度黑龙江全省的林业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发现目前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集群态势,但是整体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效应不太明显。其次,运用产值区位商法,对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林业产业集群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伊春、鹤岗、牡丹江等地,林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成效明显。最后,提出了未来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应该以大兴安岭和伊春等地区作为龙头区域,以木制品的精深加工业和森林食品产业等作为龙头产业,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各地市(区)的优势,进行合理的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园区,构建林业各产业之间的生态循环型共生产业群落。  相似文献   

18.
全面停伐后,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能否成为国有林区发展的支柱产业,引起广泛的关注。文章以产业理论依据,从"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率"两个准则入手,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情况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研究表明: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下产品有成为支柱产业的可能,林下经济产业的生产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将林下经济作为林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低,技术增长率低,技术效率并没有得到改善等问题。从扩大内需、提高市场化程度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促进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黑龙江省森工林区718户职工家庭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robit回归模型,对其贫困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耕地面积和代表资本的银行存款对职工贫困造成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应通过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和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来降低林区职工贫困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发展林下经济是林改后促进林农增收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但是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行为抉择却因受到多种内外在因素影响而面临诸多困难。因此,试图以农户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微观层面建立农户参加林下经济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利用福建省10个林业重点县501个家户调查数据和Logistic模型,对福建省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行为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6个研究假设,即受教育程度、林地面积、家庭资金充裕程度、对林下经济认知程度以及效益期望对农户参加林下经济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而农户年龄结构、非农收入占比具有负向影响。基于此,从政策、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