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会改变被保险农作物的预期收益,进而会改变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农民生产决策的变化又会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解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村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规模扩张和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三个维度对农业保险引致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显示,保费补贴比例的大小和保障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农业保险环境效应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应该调整现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诱导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对农业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新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作物保险通过改变农户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会引起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行为的调整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基于对福建省稻农的调查数据,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对现行政策性农作物保险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增加化肥的投入数量会提高其参保意愿,增加农药投入量会降低其参保意愿;相对于未参保的农户,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增加了6.21%,而单位面积农药投入量降低了1.82%。再以农户耕地规模为分类标准,对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与农户农用化学品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农户参保后其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比普通农户降低了3.41%;在农药投入上,规模农户比普通农户降低了4.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应针对农户"低碳型"与"高碳型"农业生产技术实施差异化的补贴和保障方案,使政策性农作物保险的补贴和保障水平设计更精准化;应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等方式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从而发挥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制度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应建立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利益诱导机制,引导农户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3.
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可以构筑起作为弱势群体——农民的收入安全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生产及其风险状况也不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有序经营提供保障,并积极通过实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策略。一、引言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为了实现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政府政策扶持,给予经营补贴以及其他财政优惠措施。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可以构筑起作  相似文献   

4.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新时期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少农业风险损失的重要政策性举措。政策的深入执行可以保证农民生产,解决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和扩大再生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是国家给予"基层三农建设"的重要福利,是国家全面发展基层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文章主要研究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重要性,分析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为我国各地区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物保险如何运行——以美国棉花价格保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保险是国家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障粮食安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政策。自2007年我国实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以来,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补贴引导、部门协同推进、保险机构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参加"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中央支持保基本,地方支持保特色"的农业保险制度。然而,近年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效能有所弱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着不可持续的隐患。而作为世界上农业保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2007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其本质是在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下建立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显露出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认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正确把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以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成效显著 自2007年开始实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补贴品种逐年增加、覆盖地区逐年扩大、保费补贴比例逐年提高,支付农民的灾害赔偿逐年增加,有效发挥了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外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政策演进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产品最低支持价格政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国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背景、政策内容、政策效果和演变趋势。研究表明,为解决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收入过低等问题,部分国家以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为参考标准,制定并实施了最低支持价格政策,对于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导致了粮食生产过剩和市场价格扭曲等问题,为避免市场扭曲并保证农民收益,各国逐渐将最低支持价格政策转变为直接收入补贴,辅之以限产休耕、农业保险和绿色发展等配套措施。我国在当前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当吸取世界各国经验,对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进行改革时,应实施"脱钩化"和"半脱钩化"设计,以利用"蓝箱"空间和非特定产品支持的"黄箱"空间;同时通过限产休耕和定向直接补贴等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并通过农业保险和政府一般服务等政策措施,保障农民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业保险在我国逐渐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此同时有调查发现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较低,大多数农民是为了获得政府补贴而购买保险,这与我国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风险管理)相背离。本文通过分析全国10个省份小规模农户农业保险获赔的情况,发现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现实中确实不能较好地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农业保险功能发挥与政策目标定位的不匹配会影响到政策实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政策目标进行调整完善。从我国小规模农户对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出发,需要将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调整为收入支持;在符合WTO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我国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借助农业保险名义来补贴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78—2000年全国分省农业生产和价格数据,采用历史模拟方法,模拟了6种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和补贴方案对农民收入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并对投保前后农民收入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民务农收入会趋于上升和稳定,同时,补贴率的高低也对农民收入有明显影响。笔者建议,各地区在实际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时,应当根据实际的财政状况,并结合本地区种植业生产比较优势、生产风险分区、农民务农收入比重等指标,选择重点优势农产品予以补贴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WTO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业应重视农业保险。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业保险的措施:“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我国有必要利用WTO协定附件IA《农产品协议》(下称《协议》)中的绿箱政策,采取增加农业保险补贴手段促进农业保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精准扶贫是我国现阶段扶贫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重庆市地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是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之一。文章运用DEA分析方法评估了重庆市2015-2017年30个区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绩效,发现重庆市各区县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综合效率低,主要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和纯技术效率较低,同时区县间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取得的成效差异较大。运用Malmquist指数进一步分析多期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效率的情况,发现技术进步率的下降是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加强不同区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的制度创新、在不同的区县实施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机制和扩大财政补贴规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政府补贴保费为主,农民自筹保费为辅的一项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惠农政策。成都市从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明:"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体现出了我国政府空前支持农业保险的决心和力度。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依托当前优势政策开辟农业保险品种、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积极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机会难得,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全新变革即将展开。本文在结合现有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不足,探讨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相关策略,为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我国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指明:"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体现出了我国政府空前支持农业保险的决心和力度。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依托当前优势政策开辟农业保险品种、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积极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机会难得,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全新变革即将展开。本文在结合现有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不足,探讨提出了完善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相关策略,为推动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黄建盛表示,要强化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要让农民种粮有钱赚,粮食主产区不吃亏。对此,他建议,进一步构筑种粮补贴、信贷保障、保险支持"三位一体"政策体系,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农民补贴,取消粮食主产区农业政策性保险地方配套,降低农民保费负担,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实行直接定额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 0 0 2年美国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出台不久 ,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尤其是该法案对农民直接定额补贴的增加 ,引起了许多国家的不满。本文试图透过美国对农民的直接定额补贴符合WTO规则的表象 ,揭示出美国实行这一补贴政策的真正原因是这样做比实施出口补贴在经济上更合理。但是 ,从生产、价格和贸易方面看 ,直接定额补贴实质上属于“黄箱”政策 ,并将对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以及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体系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农业保险占比很小。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标准一般按照"低保障、广覆盖"的原则确定,并主要承保农作物的物化成本。不可否认,从现实层面看,"低保障、广覆盖"首先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涉及人口多、发展条件复杂以及分散经营小农户占比高的特点;而"低保障"的前提是"低保费",特别是2007年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费补贴政策以来,农民需要负担的保费很低,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记者从北京正在召开的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上获悉,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可喜的三大变化:一是在中央政策的有力驱动和粮价上扬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据初步测算,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政策,就可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成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速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专用粮食比…  相似文献   

19.
政府支农政策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划分为预防性财政支农政策和补偿性财政支农政策,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它们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预防性财政支农政策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挤入效应,特别是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对农业保险需求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补偿性财政支农政策在未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2007年以前对农业保险需求存在挤出效应,在2007年以后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政府通过合理规划与配置预防性财政支农政策、补偿性财政支农政策和农业保险补贴的比例,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运行效率和农户的风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内信息     
《上海农村经济》2004,(10):46-47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三大变化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可喜的三大变化: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据初步测算,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就可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成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速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专用粮食比重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