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绥德直隶州土地垦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耕作区域选择和垦殖重审清代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垦殖及其对侵蚀环境的影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工作表明,研究区在清代呈现为一个由土地垦殖的初步恢复到土地垦殖度的增强、垦殖范围的扩大,再至战乱、自然灾害后期的重建以及民国时期土地垦殖发展的过程。地貌的复杂性、降水的不稳定性,对土地开垦造成客观限制;政策制度的推行对土地开垦起到主导作用;而人口因素是土地开垦的根本动力。土地开垦的区域随不同时期的人口变化而呈现显著差异,同时,绥德民众对耕作区内不同耕作区地貌的开发、利用成为联系侵蚀环境和土地垦殖关系的关键性环节。耕作区域的耕作层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均匀侵蚀,土地质量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侵蚀环境则随耕作部位的垂直性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恶化是地理环境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减弱,继而引发土壤侵蚀的加剧,并呈现为人为加速侵蚀和自然侵蚀交相混合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更正启事     
<正>《中国农史》2010年第2期刊登的"清代绥德直隶州土地垦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文,作者王晗性别应为男。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致歉。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洪武二十六年耕地面积数字考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学者根据嘉靖八年霍韬的奏疏和《明史·食货志》的记载,认为河南省洪武二十六年的耕地数字应是1419470顷,因而以此作为研究的依据。本文认为,这一数字和实际差距太大,不能客观反映其时河南省的垦殖情况,因而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最后又经过反复比较推算,认为该年耕地面积应是275481顷。  相似文献   

4.
<正>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全县森林覆盖率80.14%,大气和地面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和一类标准,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磐安县茶史悠久。唐代陆羽专著《茶经》、明代《浙江通志》、清代《东阳县志》、当代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等专著均有磐安名茶记载。至今,该县玉山镇马塘村仍较好保存着始建于宋代的茶叶交易市场——玉山古茶场。茶场被誉为我国茶叶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广西通志·粮食志》出版发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统编、自治区粮食局主编的《广西通志·粮食志》,于近日出版发行。《广西通志·粮食志》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省(自治区)级行业专志之一。志书内容纵贯古今,横涉粮食商业各个方面,详细记载了广西粮食商业...  相似文献   

6.
东北虎分布区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Temminck,1844)是世界上现代生存的虎中体形最大者,它不仅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百年来,尤其最近的半个世纪,由于栖息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过度猎捕,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日益稀少,其分布区也明显的缩小,因而,近年来国家已将东北虎列为第一类保护动物。历史上,东北虎曾广泛分布在东北各林区。据《(?)通志》记载:虎在东北“诸山  相似文献   

7.
清代苏浙皖蝗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闵宗殿 《中国农史》2004,23(2):55-62
文章根据苏浙皖三省198种方志资料,研究了该地区清代的蝗灾情况,纠正了《清史稿》和《清实录》中记载的不足,讨论了文献上关于清代苏浙皖的蝗灾记载、蝗灾分布和特点以及三省的治蝗措施等问题。文末附有作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清代玉米在陕西的传播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占军 《中国农史》1998,17(1):112-112,F003,106
玉米原产美洲,到十四世纪的元代,我国已有了玉米的种植。在清代陕西的方志中,玉米别名较多,计有玉蜀黍、包谷、金稻黍、玉黍、玉米、御麦、蕃麦、包粟、御谷、玉谷等十种。其品种则有象牙白、间子黄、火炕子、野鸡啄等至迟在清代初年,玉米即已传入陕西省。康熙七年《咸宁县志》卷1《星舆·物产》所载之“玉麦”,即是清代陕西种植玉米的最早记载。而同州府关于玉米的最早记载,见于乾隆五十二年《华阴县志》卷2《封域·方产》。凤翔府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载,见于嘉庆《扶风县志》卷4《赋役·土产》。据说,此时的扶风瘠地已是“皆…  相似文献   

9.
试析清代陕西的折丁、折田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耿占军 《中国农史》2000,19(1):67-71
本文根据大量的方志、政书从及实录资料,对清代陕西人口和土地统计中存在的折丁、折田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清代前期文献记载中陕西的人丁数并非实际人丁数,而是经过折算的下下人丁数,并提出了下下人丁数与实际人口数之比值;同时,在对各地折田具体分析之后,提出了延安、榆林等地的折田比例,这对反映当时的人口状况和土地状况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据《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苔茶"始于唐代,种茶、饮茶盛于明朝"。石阡苔茶芽叶色泽绿润,叶肉肥厚,制成绿茶,产品外形绿润、多毫,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在明代晚期即已传入山西,但直到光绪年间,玉米才在山西得到普遍种植。本文通过对山西与相邻各省在玉米引种时间上的比较分析,对山西各县区玉米别称的来源及玉米传入山西的途径和时间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归纳,进而指出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对山西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城乡绿化对改善地区生态气候,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山西省城乡绿化规划带来的生态效益,为今后城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在评定山西省11个地级市PM2. 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和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5个指标的基础上,综合分析2014—2016年山西省各地级市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结果] 2015年山西省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相比2014年和2016年较为明显。在各地级市中,大同市城乡绿化带来的生态效益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各项指标评分均较高。大部分地区PM2. 5、PM10、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浓度超出了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环境质量令人堪忧。[结论]山西省各地级市在城乡规划中应加大对绿化的投入,选择对空气具有净化作用的植物,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监管等,综合提高城乡绿化的生态效益,促进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为了探究其开发与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以山西省489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方法]运用最近邻指数、基于Ripley’s函数的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等GIS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方法,对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定量测度。[结果](1)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呈中部和东南部密集、其他区域稀少的分布特征;(2)Ripley’s函数分析表明景点空间分布格局随距离变化有所不同,并在37km处聚集强度达到最大;(3)核密度分析显示高密度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分区,而北部和西部密度相对较低,一级热点区包括太原-平遥热点核心区、晋城热点核心区和阳泉热点核心区。[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将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划分为晋北和晋西2个单核心均衡发展区,晋中和晋东南2个多核心不均衡发展区,研究结论对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进一步规划开发和管理有重要的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建立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分析陕西省现有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上面,认为陕西目前"一户多宅"、面积超标及"空心村"现象严重,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有关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相应政策与鼓励原则,但还存在诸如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退出宅基地的利用及收益分配不明确、各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力度不足、未考虑农民意愿等制约陕西宅基地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该文通过实际调研与问卷调查,从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补偿形式与补偿标准,发展多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与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机制等方面来构建陕西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结论与相关对策为当地政府优化农村宅基地政策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全国其它省份加快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选取山西省109个气象站1988—2018年气象资料,结合层级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了山西省暴雨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ArcGIS对山西暴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年暴雨量占年降水量的比例都超过了10%,说明暴雨作为山西降水量的主要来源。山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及中部吕梁、阳泉、太原地区处于高风险区,发生暴雨灾害的风险较大发生;北部大同、朔州地区处于低风险区,发生暴雨灾害的风险较小。实时开展暴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有助于完善当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评估模型,为地方政府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的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对其耦合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山西省的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在03~07,处于中等耦合阶段,两者的发展水平进步较快; 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2年为低度耦合协调水平, 2013—2015年为中度耦合协调水平,在2016年达到高度耦合协调水平。[结论](1)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值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D在2016年均处于近7年最高点,但耦合度增长迟缓,今后应注重两者的融合发展,更好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乡村资源价值,以促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全面协同发展;(2)山西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度增长态势明显,耦合效应明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山西省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3)山西省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可分为起始发展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耦合度从2012年起长期处于稳定的中度耦合状态,但耦合协调度增长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山西省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以交通区位特点为主划分出山西省贫困地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梯度区位——三个梯队,并对不同梯队地区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山西农业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为该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构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同时,对比粮食产销平衡区省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格局。[结果]2010—2020年山西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按照变化趋势将其分为2010—2013年的稳定不变期、2013—2016年的快速发展期以及2016—2020年的缓慢增长期3个阶段。内部5个子系统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趋势差异大,表现为此起彼伏的发展态势。2010—2020年我国粮食产销平衡区各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区域差异性呈现缩小趋势,其中山西省处于较低水平。[结论]山西农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较慢,农业新业态发展不稳定,尚处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阶段,结合山西省整体发展水平和区位优势,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农业转型仍需要时间去深化。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的关键作用因子,并进行风险评估和区划,对于提升该地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和决策水平、减轻干旱损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改进的相对湿润度指数、DEM资料、地形坡度资料和1990—2016年以县(市)为单元的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GDP、人均GDP、耕地面积等社会经济数据来定量化评价山西干旱风险,从干旱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的脆弱性、承灾体的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方面选取因子,构建相应的指数模型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并基于GIS绘制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山西省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大同、朔州、忻州北部和西部、太原南部的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最强;孕灾环境脆弱性呈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的趋势,而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均呈东西两侧低、中间高的趋势;从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图可以看出,山西省干旱风险总体呈北高南低,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同、朔州东部,较高风险区包括朔州西部、忻州中西部、太原大部,吕梁大部、晋中西部、临汾中部、运城西部为中风险区,临汾西部、晋中大部、长治东北部为较低风险区,临汾东部、运城东部、晋城大部、长治西部和南部风险最低。[结论]山西省干旱灾害的精细化风险区划,可为相关区域有效地开展抗旱活动提供定量化依据,增强干旱灾害防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率。方法 运用Voronoi、GIS核密度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评价。结果 山西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南密北疏”的分布特征,且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海拔、坡度、河流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密度分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低坡度、低海拔的区域。在区位因素上随县城、公路缓冲区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程度呈反比下降趋势。此外山西省农村点适宜性分布以较适宜居住为主,其中适宜性居住所占比例达到32.08%。结论 山西省居民点分别同时受地形和区位的影响,其中地形影响较大,且整体适宜居住,文章可为优化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提高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