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贫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贫困村,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是生产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村干部。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惠民利国的好举措,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干部群众的长期奋斗,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以为,作为直接执行这一政策的县乡级干部,在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三思”而后行。一思:当地自然资源。新农村建设不是空中楼阁,首先要立足于当地实际。作为政策执行者,必须熟知当地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应着重考察当地气候、地形地貌、自然物产、水源四个指标,以便能在新农村建设中适合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因势而异,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防止建设中出“现淮南为桔、淮北为枳”的现象,防止出现不顾实际的跟风、攀比浪潮。二…  相似文献   

3.
全面把握"两个趋向"加快海西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湘 《农业经济》2006,(8):20-21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十一五”将成为具体落实“两个趋向”相关政策措施最为关键的5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海西州实际对深入理解、全面把握“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特别是对于推进海西新农村建设进行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献凯 《农村经济》2006,(9):120-121
本文通过对广元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和重大举措,并就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向好的方面发展和农村发展中需要关注的4个问题,提出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发行特别国债等形式全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提出构造现代农业支持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等4项对策。  相似文献   

6.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全市上下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发展路径,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111个村(涉农社区)平均年可支配收入达148.64万元,比上年增长49.79%。太仓市在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创新工作举措,建立起“四个机制”o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空间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运用系统、空间经济理论,从流通、产业、生活和生态四个空间层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空间模式进行解析,并探讨了基于空间模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三渔"问题的基本内涵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三渔”问题进行了界定,认为在“三渔”问题中,渔业发展是基础,渔村建设是保障,渔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核心;通过与“三农”问题的对比,分析了“三渔”问题的特殊性,确立了我国“三渔”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农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题又一次聚焦“三农”,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中央的精神。笔者认为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要围绕“钱、粮、地、质、疫”五个字,即五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江苏省太仓市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来抓,深入宣传发动,制定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示范引导,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量化工作指标,创新工作举措,狠抓措施落实,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关键在村党支部。在既定方针政策下,如何发挥枝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推进机关报农村建设,显得至关重要。最近,市农经学会《上海农村经济》杂志编辑部与金山区农委、金山区经济委员会村级经济办公室在金山区漕泾镇沙积村召开“村官”话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与会“村官”以“新农村建设与‘村官’责任”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发言内容摘编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新视点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上海现代农业建设,本刊编辑部与上海市奉贤区农委联合编辑了本期奉贤建设现代农业专刊。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目前存在着一些有代表性的“冷”“热”不均现象,本文对这些现象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农村现实分析,目前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存在着“四个不适应”: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二是村庄规划布局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三是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四是农民主动参与意识与农村社区建设不相适应。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经济事业。从农村实际来看,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树立“三个理念”,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建立“六个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赋予各级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必须抓住机遇,继续开拓创新,抓好“十个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烟台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探索实施“3+1(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联手共建、企业与村结对共建、小康村与周边村结对共建)”联手共建新农村活动,整合各项政策,统筹各类资源,调动各种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1”联手共建活动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创新,是一种新尝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秀霞  刘雁 《农村经济》2006,(11):105-107
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挖掘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和地域特色等方面构建了“4 X”评价体系,此评价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遗漏等会有一定的补充,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入正轨。旨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利 《农业经济》2006,(8):58-5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表。这是203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  相似文献   

19.
《南方农村》2006,(5):47-47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在《经济日报》理论周刊撰:《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系》。他指出,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正确处理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第三,正确处理“多予”、“少取”、“放活”的关系。第四,正确处理政府、农民与社会三的关系。第五,正确处理农村党组织和各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碧溪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以“四个创新”在全社会张扬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和“能力本位”意识,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社会营造敢于创新、敢于发展的思想舆论氛围,以创新的思想观念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