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苏省养殖池塘与池塘养殖业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县域集中度空间分异特征及池塘养殖业地理分布格局,为该省优化池塘养殖业空间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提取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空间位置及面积等数据。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基于6个景观格局指数的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县域集中度空间分异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渔业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养殖面积、产量等池塘养殖业典型指标,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对该省池塘养殖业进行研究。[结果](1)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县域集中度空间分布综合水平地区差异显著,分布不均匀。空间上分布相对集中的3个县域(市辖区)为金湖县、苏州市辖区及连云港市辖区,相对分散的3个县域(市辖区)为如皋市、灌南县与丰县;(2)江苏省池塘养殖业具有显著的、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出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中部的洪泽湖、高邮湖流域及南部的太湖流域为该省池塘养殖业的主要产区。[结论]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与空间自相关的研究方法将数量统计与空间分析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较好地揭示江苏省水产养殖池塘县域集中度空间分异特征及池塘养殖业的基本特征与地理分布格局,为该省优化池塘养殖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品种的老化和退化,养殖水体环境的日益恶化,水产动物疾病的频繁发生,这三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以投饵为主的精养模式,残饵、粪便、死亡生物的残体、养殖池塘底物的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为国民提供了品种繁多、数量充盈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到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内部各产业中位居首位。但是,当前,中国精养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是通过大幅度提高放养密度和增加商品饲料的投入量来实现的,特别是那些传统的精养池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宜城市的国有渔场都是依托水库而建,由水利部门管理。全市现有国有渔场(站)13处,其中市国营渔场1处,水产技术推广站1处,国有水库渔场11处。在职职工231人,经营可养水面3.19万亩,其中水库水面3.11万亩,精养鱼池(鱼种池)0.08万亩,分布在全市各地。是水利系统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5.
梭鱼高效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多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梭鱼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养殖投资小、市场走俏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因此,养殖户在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池塘、水库等水域发展梭鱼养殖前景广阔。本文从池塘条件、肥水、放苗、投喂饲料、水体管理等方面阐述梭鱼精养模式,适合在梭鱼养殖中推广。通过应用该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梭鱼成活率,每亩增产50~100kg、增收500~1000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与交通条件、水禽养殖基础和环境规制五个方面分析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厘清水禽养殖产业空间变动情况,促进水禽养殖产业合理布局。[方法]文章基于2010—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运用产业布局指数、区位基尼系数和Moran’s I指数阐述21省(市、自治区)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状况,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结果](1)中国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两大水禽养殖带,产业布局表现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的空间演变特征;(2)本地区土地资源、城镇化水平、肉鸭产值以及邻近地区土地资源、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环境规制强度对当地水禽养殖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3)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发展水禽养殖产业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养殖用地供应、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改善交通条件,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也要充分考虑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空间布局和影响因素,为云南省农村反贫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内15个贫困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指数模型、集中度模型和分布密度模型等方法分析该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结果]结构类型分析结果表明该片区内旅游类型较为丰富,但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数目很少,旅游反贫困还处在初级阶段。空间分布类型分析结果从整体上看接近随机分布,但是自然保护区类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均衡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资源整体分布较集中,具有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发现该片区北部和西南部的资源分布密度大,密度最大的区域为绥江县和武定县。[结论]云南省乌蒙山片区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但具有集聚的优势,应该积极利用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在政策引导下丰富旅游资源的类型,加强各区域之间资源的共享,实现农村反贫困旅游资源在空间格局中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河蟹养殖新技术第四讲粗养与池塘精养河蟹实用技术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天德一、粗放粗养技术粗放粗养形式适合于一些百亩左右、连片的沼泽、河沟和小型外荡、水库及大型池塘等。在这些规模的水体中,一般鱼、蟹养殖并举,不投饵只作简单的管理,即能获得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ESDA的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河南省县域为研究对象,分析烟草生产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为河南省烟草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990—2015年河南省县域烟草产量数据,采用区域重心计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对河南省县域烟草生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1)从空间分布上看,烟草高产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中,豫南有少量分布,低产区则集中在豫北和豫南地区;(2)从重心格局上看,河南省烟草生产重心整体呈西移的态势,南北波动幅度较小,空间格局趋向稳定;(3)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空间聚集性逐渐减弱;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河南省烟草生产大部分地区呈现无显著相关性,高—高类型主要分布在豫中和豫西地区,高—低类型和低—高类型分布变化较大。[结论]1990—2015年河南省烟草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产区分布范围较小,且空间集聚性逐渐减弱。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烟叶、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推动河南省烟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池塘精养草鱼的利润是越来越低,山塘水库和一些大型水库网箱养殖草鱼是目前草鱼精养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福建网箱养殖草鱼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龙岩、宁德的古田以及三明和南平的山塘水库,目前养殖的品种主要是本地和江西、湖北的草鱼鱼种。密度在70-110尾/m2,2010年的养殖利润在3-6元/尾。由于网箱是处于一个开放的大水体,养殖的环境比较难控制,要想获得高成活率就必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提高草鱼的体质和做好以细菌为主的疾病防治。下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规划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全省范围内的乡村旅游规划布局,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云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结果]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可以将乡村旅游资源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村落古镇景观型、民族民俗文化型、自然生态环境型、农事农耕生产型和特色物产经济型。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具有各自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具体可分为6个区:滇中湖泊盆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和滇西南低上山河谷乡村旅游资源区、滇西北高原山地乡村旅游资源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乡村旅游资源区和滇东北红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区。云南省乡村旅游实行分区规划,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区域保持一致,也分为6个区域。[结论]云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特点突出,全省乡村旅游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对提高区域经济收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揭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淡水养殖经济增长呈现的脱钩关系,从而为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管理及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文章结合2011—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全局Super-SBM模型,对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1)从全国层面来看,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总体呈提升态势,其中“十三五”时期较“十二五”时期效率提升幅度更加明显。(2)从区域层面来看,不同区域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值呈现华南、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华中和西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内部波动存在明显差异。(3)从省级层面来看,除北京、上海以外,其余地区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效率均值较高的地区在地理空间上呈“V”形分布特征。(4)淡水养殖业水资源投入、绿色水资源效率与其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总体向好发展。结论 为发展节水型淡水养殖业,提升淡水养殖业绿色水资源效率,实现淡水养殖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建议优化淡水养殖产业布局,因地制宜选择适养品种,推进广东、海南、福建、湖北和江苏等淡水养殖重点区域示范区建设,并在水资源禀赋相对不高但效率提升潜力大的省份为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型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云南的资源和气候优势,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东南亚,乃至全球渔业发展,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战略构想。方法 文章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综合分析论述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可行性、必要性和和重要意义,在气候条件、种质资源、淡水资源等必备条件方面论证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不可替代的优势。结果 (1)云南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特有渔业种质资源、充足的淡水资源,为建设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滇南地区日照充足,积温高,鱼类可周年生长,提早性成熟,缩短繁育周期,提高良种选育效率,为快出良种、出优质良种提供了极佳的气候条件。(3)云南是我国淡水渔业种质资源的宝库,分布鱼类达629种,占全国淡水鱼类种类总数的39.93%,居全国各省市之首,其中有大量性状优良的特有物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4)云南淡水资源蕴藏量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人均的2.3倍,澜沧江下游的西双版纳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4.6倍,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5.7%,发展渔业是符合大食物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云南完全具备建设成为我国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的必备条件。结论 云南建设成为我国省淡水渔业种业南繁基地是可行和必要的,将服务于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优化云南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将支撑我国淡水养殖业升级换代,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澜沧江—湄公河下游的中南半岛国家为依托,向全世界提供中国新品种和中国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度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地理集聚状况、地理联系程度、发展等级分异,以准确把握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25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个休闲观光园区、82个生态旅游示范镇为研究样本,结合数学计量方法和GIS技术,综合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地理联系率、核密度估计值、乡村旅游等级发展指数,对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河南省的乡村旅游地类型丰富,按所占比例依次为山地景区旅游带、过渡区旅游带、市区边缘旅游带、小规模旅游带4种类型。(2)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趋于集聚,总体呈现出中西北部密集,东南部稀松的分布特征,地区间发展分异明显,且乡村旅游地与地区经济、人口要素匹配性高。(3)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多核心带动型,发展等级豫北最高,豫中次之,豫南和豫西居于中间,豫东因缺少核心带动城市而成为全省低谷地区。(4)人均GDP、人口密度、城乡人口结构、国家景区依托、公路铁路干道交通、自然资源条件是影响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论]河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程度高,且与国家A级景区分布高度吻合,应注重打造乡村旅游与A级景区建设的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大旅游"片区;同时高集聚分布也代表着乡村旅游地发展等级空间分异明显,应围绕豫东、豫南打造核心城市,以弥补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其影响因素,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农业厅确定的5批共195个星级休闲农业点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最近邻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及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山东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结果](1)在资源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总体可以分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业科技、特色村镇和乡村文化5个一级类和18个二级类;(2)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总体趋于凝聚型分布;休闲农业资源在17地市内呈高度集中分布,各地市间发展不平衡;(3)从市域尺度上看,休闲农业资源主要集中在青岛、潍坊、临沂及济宁,莱芜和淄博最少;(4)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德州西部和聊城中部是高密度区,潍坊西北和青岛东南是次密度区。(5)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受到资源禀赋条件、地方经济基础、交通区位以及客源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结合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实际,给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结论]山东省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各地市应强调差异竞争,加强区域合作,并以"点—轴"发展理论为基础,加强点上集聚与轴的培育,实现休闲农业资源空间格局上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物—场模型的“两区”划定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评价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遴选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实现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精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方法]以物—场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耕地适宜性、耕地多功能协调性以及周围环境影响辐射场的"两区"划定合理性评价模型;借助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两区"划定的合理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综合考虑"两区"划定合理性评价等级及空间集聚类型,采用矩阵组合法对"两区"划定合理性进行优化布局。[结果]选取鹤峰县为研究区域,对其2019年"两区"划定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两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种类型:高度合理区、中度合理区、一般合理区和较低合理区,并针对不同类型区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定量化评价分析,鹤峰县"两区"划定结果整体上较为合理,其中合理区面积占"两区"总面积的91.58%。[结论]该研究为"两区"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为"两区"空间布局优化、促进"两区"功能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葡萄生产空间布局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葡萄育种、栽培及管理技术的提高,我国葡萄种植已由传统的优势产区发展到全国各省区都有种植,特别是南方产区葡萄的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国葡萄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我国葡萄生产布局特征,把握葡萄生产变迁特征与规律,对于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优化调整葡萄产业空间布局与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从宏观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葡萄生产的阶段特征与全国层面生产布局的变迁,其次利用微观层面的农户调研数据、比较了不同产区间葡萄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区域特点及其差异;接着引入空间自相关性指标,采用Moran’s I指数,在Arc GIS中选取基于边界的空间权重矩阵定义,从全局与局部自相关角度分析了葡萄生产投入产出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与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葡萄生产呈现明显的"西迁"、"南移"的发展趋势;葡萄生产投入与产出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受葡萄产业内部与外部因素的驱动,其分布体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定量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葡萄生产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即相邻地区葡萄生产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具有相似性,且空间自相关性在逐年加强;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显示我国葡萄投入与产出的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陕甘宁与内蒙古地区,而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江浙沪一带,进一步表明,地理因素通过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结构等方面因素影响着葡萄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鳜鱼(Mandarin Fish)是世界知名的高档淡水鱼。湖北省是鳜鱼种质资源发源地,又是淡水养殖的主产区,具有发展鳜鱼产业的优势条件。现在,鳜鱼产业仅停留在初级养殖阶段,产业基础与产业水平较低,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在武汉等城市时常出现供应缺口,具有发展潜力。鳜鱼产业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产业。发展鳜鱼产业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必须依靠政策支持和行业引导,必须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城镇化发展称为必然,而如今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研究利用河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11年来对河南省18个县市城市和乡村人口变化的统计数据,以城市化率为测度指标,将传统统计学方法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相结合,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豫中和豫西城市化率较高,豫南和豫东城市化率较低,但增长速度较快;(2)各区域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空间差异较大,豫中表现最为明显,但总体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3)2004~2014年间,Moran’I由0.441 1上升到0.453 2,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加强,农村城镇化结构化特征明显。(4)从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河南省城市布局基本合理,但是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需要加大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