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些学者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过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应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本文选取1998年至2005年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好的中介目标,人民银行完全可以通过该中介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由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货币环境,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过程中对货币运行质量表示出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运行风险以及货币乘数的分析,找出更多有用信息,从而能更好的对我国货币运行质量和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表明,在开放条件下,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归结为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此外,外资机构的准人、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开放、资本流动以及汇率制度等因素也都影响货币供给.我国中央银行不能自主地决定货币供给量,不能过分夸大货币政策的作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应量转向其它目标,如利率或汇率.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应:从基础货币到资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5.
中国央行选择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然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是: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能够被中央银行所独立决定。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主动控制将毫无意义。本文在介绍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当前中国央行难以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也难以真正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6.
许也可 《云南金融》2012,(1X):72-72
中国央行选择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然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是: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能够被中央银行所独立决定。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那么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主动控制将毫无意义。本文在介绍外生货币供给理论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前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问题,并试图以此来解释当前中国央行难以完全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也难以真正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础货币内生性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中,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达到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指出我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正在增强,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也应逐步转为货币市场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目标,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此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中,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的数量达到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比较,指出我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正在增强,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下降.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也应逐步转为货币市场利率规则.  相似文献   

10.
许坤 《海南金融》2013,(2):8-11
本文通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一方面验证了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而从有效性的分析框架中得出我国信贷变量的内生性。通过分析各经济指标对贷款的响应和贡献率,得出贷款的投放量和产出之间存在一年的滞后期,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参考性建议。另一方面从检验结果中得出的贷款变量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响应关系,为中央银行实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岳天宇 《投资与合作》2011,(10):52-52,54
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中.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仅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也是实现间接调控机制的基本备件。因此,中央银行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关于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选择存在不少争议.主要集中于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还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宝诚 《新疆金融》2006,(11):41-42
一、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随着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的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个体的传导体系,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而在传导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一)中央银行层面1.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虽然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  相似文献   

13.
把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确立为货币供应量,是把国外的成熟经验与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是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重大突破。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自己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中央银行来讲是一项新的尝试,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各层次货币的具体选择,这是由于货币供应量是分层次划分的;二是决定中介目标的因素及合理增长范围;三是对中介目标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4.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央行宏观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平 《南方金融》2003,(12):24-26
我国货币供应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预期目标之间的非相关性再次实证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命题。这不仅使货币供应量更加难以控制,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的波动.更为根本的是它冲击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影响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中央银行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变量,降低内生性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现金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一个层次,其投放、回笼状况如何,不仅可以反映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状况,也可以反映一定时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导向和操作的实际效果,对于中央银行适时调整货币政策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现金投放和回笼的规模及结构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的最直接反映。为此,我们对锦州市1990年以来的现金投放回笼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以来,为了启动投资和消费,使宏观经济运行尽快进入景气状态,中央银行实施了积极的货币政策,如连续七次降低存贷款利率、调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出台窗口指导政策,扩大再贴现和中央银行再贷款规模等。但经济系统对这些货币政策措施的反应比较平淡,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民间投资和消费没有得到有效地启动,经济增长仍然缺乏持续的推动力。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还是货币政策的效力下降?本文将运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很多,这里我们将主要研究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和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但电子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运行使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梗阻,从而使货币政策效应变得难以预测,如挑战传统的货币层次;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并使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变得难以测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抉择和实施。故中央银行应研讨新形势下的对策。BIS提供的建议也可咨借鉴。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谈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起,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在增强,这迫使中央银行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同时,应该兼顾考察其他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20.
自1996年起,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在增强,这迫使中央银行在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同时,应该兼顾考察其他经济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