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依赖度和外包管控力两个维度构建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15家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的调研,分析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情况,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依赖度和外包管控力两个维度构建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对15家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的调研,分析和评估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情况,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商业银行业务外包的监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比较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关银行业务外包监管政策和法规的差异,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务外包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务外包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龚海峰 《海南金融》2006,(11):51-53,56
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的出现,改变了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与业务模式,在提高银行效率的同时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与监管的难度。针对电子银行业务外包制定相应的监管规范并构筑有效的外包监管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和比较国内外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银行业务外包监管体系的健全也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金融服务外包(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欣  李文龙 《中国金融》2005,(13):58-61
全球金融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地将原先自行承担的业务转交外包服务商完成。监管当局进行的行业调研显示,金融服务机构已将相当一部分的业务外包出去,外包的安排也日渐复杂。  相似文献   

7.
一个健康有序的公共服务外包环境,需要以健全的监管体系为支撑,否则公共服务外包制度就难以持续,轻者影响外包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严重的还会提高外包的经济成本,甚至给不法之徒留以可乘之机,使公共服务外包演变成滋生腐败的一块新温床。作此结论,源于以下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金融科技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尚无统一认知,本文从重大事件、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偏好以及技术冲击三个变量出发,观察了学术界与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变化,对比了美国、英国与中国的认知差异。研究发现,2016年以前,主流认知认为金融科技监管与金融监管并不相同,监管自治、创新与监管平衡、金融科技的特殊风险被用来解释金融科技监管的独特性,但各方在解释层面并未达成共识。与此同时所开展的金融科技监管实践,却表现出与金融监管相同的特点,并没有脱离宏观审慎、微观审慎与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金融监管理念框架,其中中美两国重视金融科技的宏微观审慎监管,英国则侧重金融科技的行为监管。2016年以来,以监管科技为首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导致金融科技监管呈现出越来越不同于传统金融监管的特征,被视为是修正认知并影响监管实践的重要力量,其中英国强化了监管科技即金融科技监管的认知,继续探索有别于传统监管的监管工具与监管科技创新。美国开始重视金融科技的特殊性,在功能监管的框架下创新金融科技监管。中国则强调对金融科技的宏观审慎监管,探索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对监管的赋能。  相似文献   

9.
建立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不断发展,给我国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国际监管组织为此制定了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原则。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发展,我国监管当局应尽快建立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和促进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的发展,监管机构应参考国际监管组织制定的业务外包监管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监管当局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尽快建立金融机构业务外包监管制度。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务外包监管的发展,并比较了美国、英国等国家和部分国际组织的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监管制度,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业务外包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科技不仅承继了传统金融风险,更是在法律层面对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审慎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逐渐式微,无法适应科技跃迁背景下的金融市场现状.因此,有必要重视以数据为驱动的监管科技的作用.具体规范路径方面,首先,应强化穿透性监管理念;其次,完善相关监管法律的顶层设计;最后,构建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计算等为技术底层架构的监管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12.
李牧翰 《征信》2021,39(8):76-82
沙盒监管突破传统金融监管的限制,创设出能够化解传统金融规则的守成性、改善传统金融规则的僵化性以及确保现代金融监管更加合理的全新监管空间.虽然沙盒监管能够满足金融效率与安全价值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性标准,但其本身存在着滋生权力寻租、测试实验结果真实性存疑、金融创新空间程度有限等内在缺陷.以辩证反思为基础,从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重塑沙盒监管对风险处理的方式、合理分配金融规则制定权等方式切入是完善沙盒监管制度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作为新兴技术与金融行业结合的产物,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容易滋生新型金融风险.为了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效率,以监管沙盒为代表的监管科技应运而生.文章探究了监管沙盒在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具体实践经验,然后从构建分业监管下的信息共享机制、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对我国实施监...  相似文献   

14.
监管科技旨在通过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来提高监管效率并降低监管成本,但是随着监管科技的深入发展,其已不单单是属于金融科技中的一个子集。本文从监管科技的发展历程出发强调其已不仅仅是监管的工具,更代表着未来监管变革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论述我国在推行监管科技中存在的障碍,包括监管科技发展动力不足、监管理念落后、算法困境等;最后给出我国发展监管科技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背景下,为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蔓延,国际上陆续采用了监管沙盒模式对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监管。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实施的运作流程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实施特点,探讨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存在着准入程序单一化、分业监管带来的非协调性、金融科技创新测试产品的同质化和监管法律的细节未完善等问题,并结合国际上的监管沙盒实施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实施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设立多元化准入程序和差异化测试时间、打造双峰监管体系、建立监管沙盒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金融科技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2019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后试点范围拓展到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重庆、雄安、杭州、苏州等9市(区).为了更好地推进试点工作落地,北京市引入更多外部力量参与监督,优化创新监管模式,上海市则发起成立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动对接和服务试点工作开展,在服务试点工作上先行先试.但相比北京、上海,其他城市在推进试点工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平台和抓手,试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本文通过分析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在地方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北京、上海两地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服务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科技时代,属地监管与全国经营的矛盾导致风险处置责任难以压实,地方成为金融科技创新以及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战场.在此背景下,如何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构建区域性风险防范、金融消费者保护以及实体经济发展的地方监管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课题基于重庆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综合分析金融科技创新地方监管面临的问题,并...  相似文献   

19.
金融科技正在推动金融变革,并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为此,各国监管者基于本国的实践和自身能力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监管方案,从而在促进创新的同时降低风险。按照监管严厉程度,各国金融科技的监管模式可划分为五种类型:"自由放任"型、"个案分析"型、"试验主义"型(包括监管沙箱)、"量体裁衣"型和"削足适履"型。这五种类型的监管均利、弊共存,即使备受推崇的监管沙箱也不例外。监管沙箱目前的实践范围和规模均有限,有些制度设计只是披着监管沙箱的"外衣",其实质与传统监管路径并无二致,且"试点"等其他"试验主义"监管作为监管沙箱的替代路径也值得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借助监管科技,构建与金融科技发展阶段和风险程度相匹配的递进性监管包容制度,是有效平衡金融科技创新与风险的有效监管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