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分拆上市越来越成为我国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经济动机和分拆上市的市场表现以及我国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发展路径,并以东北高速的案例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监管机构和上市公司两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司融资择时行为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研究话题,然而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公司在单一资本市场上的资本结构调整,较少结合多个资本市场对公司选择上市地点和上市方式实施融资的话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以分众传媒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市场时机视角考察其海外上市、私有化退市以及在中国资本市场反向收购行为,构建了基于市场时机视角公司上市地点与上市方式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市场时机理论与公司融资行为领域的研究视野,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在多个资本市场实施资本运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佳 《西南金融》2020,(4):55-64
分拆上市作为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市场化并购重组的重要手段,在境外市场被广泛运用,但A股市场的分拆案例相对较少。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在境内上市奠定了政策基础。由于我国分拆上市制度还刚刚起步,仍需在加强监管、完善配套制度、确立有关业务规则等方面开展持续研究。为厘清成熟市场分拆上市的实践,本文重点研究美国和中国香港市场,对其分拆上市的相关规则、有益经验以及最新案例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后续细则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拆上市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上市公司对收缩性资产重组方式的分拆上市需求的日渐强烈,分拆上市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和重视。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据环境,国外有关分拆上市的研究在二十多年来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从分拆上市的内涵、分拆上市与其他几种收缩重组方式的区别以及分拆上市研究的主要视角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5.
段亚林 《深交所》2005,(5):30-33
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视股份)系由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同方)为主要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于2000年12月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由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正在申请在境内分拆上市。公司表示,尽管其分拆上市第一选择是在境内,但由于已经拖延3年以上,如果还是不行将考虑分拆至香港上市。本案例着重分析其境内分拆上市的可行性、意义及政策障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赵亚辉  周博 《新会计》2024,(2):21-24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分析威高股份分拆上市的动因及其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威高骨科分拆上市的动因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价值重估、满足融资需求、实现业务聚焦、强化管理层激励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经济后果方面,威高骨科分拆上市后提升了企业价值,拓宽了融资渠道,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巩固了发展基础,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威高骨科分拆上市成功案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高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随着青岛天桥和同仁堂分别分拆青岛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分拆上市也逐步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文章就分拆上市的相关财务效应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许多企业高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在中国,随着青岛天桥和同仁堂分别分拆青岛环宇和同仁堂科技在中国香港创业板上市,分拆上市也逐步成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新的投资热点。文章就分拆上市的相关财务效应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念延辉 《时代金融》2014,(7Z):193-194
上市公司基于提升公司价值、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能力、延展市场空间等财务视角,纷纷将旗下子公司分拆上市,从相关案例来看这为母子公司的发展带来财务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需要从契合公司战略目标、保持独立性、减少关联交易等方面规范分拆上市,以尽可能减少负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基于提升公司价值、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融资能力、延展市场空间等财务视角,纷纷将旗下子公司分拆上市,从相关案例来看这为母子公司的发展带来财务正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效应,需要从契合公司战略目标、保持独立性、减少关联交易等方面规范分拆上市,以尽可能减少负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交叉上市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资本市场中挂牌上市的行为。长城汽车自在H股成功上市后,于2011年回归A股市场,成功实现交叉上市。企业选择交叉上市的动因多种多样,本文从交叉上市动因理论出发,选择长城汽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交叉上市的动因所在以及交叉上市为长城汽车产生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玉荣  张艳华 《时代金融》2014,(30):116+119
国内外学者对股市联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证分析,股市联动的理论机理还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文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行为因素理论以及双重上市资产定价理论三个方面对股市联动的理论机理进行综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企业比重决定证券市场质量  在此 ,我们先得给“整体上市”的含义下一个界定 :整体上市既是相对分拆上市而言的 ,也是相对平常整体上市(如建行、中行计划中的整体上市 )而言的 ,是特指一家集团公司先合并子公司 ,再公开发行新股 ,最终实现集团资产总体上市的“整体上市”(如TCL集团 )。可以说 ,以往那种分拆上市的模式 ,是当时市场背景的产物 ,如上市额度有限 ,证券市场的容量不够大及资金不足等 ,它对当时市场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这种分拆上市也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如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恶性贷款担保与占用…  相似文献   

14.
从投资者预期与公司专业化经营两个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短期股价效应,并以2018年12月—2021年12月中国发布分拆预案或筹备公告的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对股价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对超额收益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分拆上市公告会在事件日附近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异常收益率,但该效应持续时间较短;母公司信息披露越多且分拆上市确定性越强,异常收益率会有越好的表现;当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属不同的行业进行分拆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当子公司盈利能力越强时,会有更高的异常收益率。上市公司应充分权衡分拆上市的利弊,以分拆上市的动因与绩效为导向,科学有效地分拆;监管层应加大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分拆上市相关法规,科学指引上市公司分拆。  相似文献   

15.
在刚刚过去的4月份里,分拆上市成为股市关注的热门话题。证监会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而同方股份等公司也积极响应,拟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主板公司为什么要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在目前创业板估值明显偏高的情况下,不排除分拆上市是以最大化圈钱为目的。因此,在现阶段,监管部门对分拆上市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整体上市是相对于分拆(剥离)上市而言的一种金融创新,被视为是对分拆上市的修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关联交易的产生及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本钢集团整体上市前后关联交易变化的动态对比分析,以期验证整体上市能否真正减少关联交易的产生,同时,运用纵向并购的相关理论对企业整体上市行为进行研究,为其存在的合理性给予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睿竹 《会计师》2021,(15):58-59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拆上市逐渐被企业所摒弃,各企业开始走上了通过吸收合并来整体上市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将优质资产引入上市公司,对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吸收合并和整体上市完成后获得了正向的经济效应.本文以万华化学吸收合并万华化工实现整体上市作为研究案例,探究吸收合并后对其当期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对企业本身和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希望为其他计划实施整体上市的企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华 《财会学习》2018,(3):159-160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完善的资本市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公司在香港上市.但随着近年国内消费市场的急剧增长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基于内地业务拓展及融资需求等原因,部分香港上市公司分拆部分业务于A股上市已经逐渐成为其发展战略.本文通过浅析香港上市公司分拆业务于A股上市,以期为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建立在市场非有效假设上的市场时机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选取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是否存在着市场时机选择行为。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融资时机选择行为,这种融资时机选择现象的存在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非理性的交易行为以及上市公司存在"圈钱"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我国12家商业银行2003-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的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以及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三者关系做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论是:我国银行业的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逐步提高,市场结构状况明显改良,竞争程度加剧;改制上市后的银行绩效显著改善。但是关于银行业的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的"传统的SCP假说"、"相对市场力量假说"、"X效率结构假说"、"规模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均不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