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宏观调控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名思义,宏观调控指的是运用宏观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宏观政策”和“总需求”。宏观政策有两类,并且只有两类,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政府控制货币供应总量、税收与财政开支,调节以国内消费与投资为主的社会总需求。  相似文献   

2.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3.
经济不确定性下,政府如何选择最优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应对?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多种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下技术不确定性的宏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实行何种货币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比数量型货币政策更有效,更适合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第二,从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效应和持续时间上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组合最优。第三,从社会福利损失角度来看,在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方面,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和遵循支出规则的财政政策是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4.
赵秋蓉 《济南金融》2013,(10):11-15
本文运用1996—2012年月度数据建立VECM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对投资及消费的刺激作用存在非对称性,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比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强很多。(2)货币和信贷都可以对消费发挥积极作用,信贷的作用稍强,货币对投资的刺激作用几乎为零,而信贷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很明显。(3)利率对投资和消费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拉动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进一步分析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发现当前应着力于扩大消费需求,而且目前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比货币政策有效。  相似文献   

5.
重大危机事件所特有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使用综合实证检验与理论分析,系统探讨重大危机视域下的经济(需求侧、供给侧)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冲击的影响动态、微观传导机制和政策应对方案。研究发现:重大危机事件下不确定性冲击具有多维性与异质性特征,需求不确定性(金融不确定性)往往在经济(金融)危机事件中起主导作用,但次生不确定性同样值得警惕。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由于其传导机制的差异将产生截然不同的冲击影响。其中,需求和供给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成本推动性冲击,而金融不确定性则在短期表现为紧缩性冲击。在应对多维不确定性冲击时,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可为财政政策创造空间,增强政策可持续性,特别是"增加财政支出+债务管理+混合型货币政策"方案在调经济、稳金融和控债务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民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过高,总需求过高又是由于货币发行过多和投资增长过快造成的。但是通过改革货币发行制度和投资管理体制,是不是就能够解决现金发行过多和投资增长过快,以至根治总需求水平过高的问题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第一,不应把现金计划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工具。我们知道,现金形成的购买力所对应的主要是消费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采取了持续地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措施,以期达到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的目的,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可行的建议来完善这一传导机制,以最终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比较减税、增加财政支出和宽松货币不同政策方案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相比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财政政策中,减税政策的效果优于增加财政支出,增值税减税政策最能促进产出的增长,其次是增加民生性支出的财政政策。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精准提效,货币政策稳健精准有力。  相似文献   

9.
储蓄过剩时代的宏观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增长已从供给约束型转化为需求约束型,私人部门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导致的储蓄过剩成为其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储蓄过剩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性,削弱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使经济增长更加依赖财政赤字和进出口贸易,也使贸易政策和财政政策面临两难选择。为维持总量平衡,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具体而言,运用财政政策改善供给、增加消费;运用货币政策实现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协调配合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中央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要保证积极的财政政策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得到适当货币政策的支持才可能奏效.因为财政发行国债,如果由居民和企业购买,只是市场有效需求的转移而不会增加需求;如果发行对象是商业银行,则要看中央银行是否补充商业银行因购买国债而减少的流动性,否则商业银行在增加国债购买的同时会减少持有的基础货币,会倍数减少贷款,结果对社会总需求反而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作为环境变量会影响到经济周期、经济运行以及经济政策的调控效果。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关系到积极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将其作为外生变量嵌入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经济不确定性下各类财政政策工具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模拟估算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消费乘数、投资乘数、净出口乘数和产出乘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不确定性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影响。总体上,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在不确定性较高时期普遍大于不确定性较低时期。第二,在较高不确定性水平下,不同财政政策工具的乘数效应存在异质性。第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存在一定时滞,多数财政政策工具的乘数效应往往在滞后几期才达到峰值,然后出现衰减。  相似文献   

13.
论文采用2003年4月~2013年6月的石油产量、总需求、石油价格、全球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等指标构建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对即期影响矩阵施加短期零约束的基础上,借助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对货币流动性与石油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石油价格上升之间存在着权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以美国、日本及欧盟货币供给总和为代理变量的全球流动性对世界原油市场价格的影响日益减弱,我国流动性对原油真实价格的间接性影响日益增强;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频繁且大规模的货币政策调控削弱了石油价格冲击的外生性,增强了其内生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中国2001—2011年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给出货币渠道的结果作为对比。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共同发挥作用,但两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传导障碍,并且近年来货币渠道相对信贷渠道而言似乎更具影响力。另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工业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并给出了工业企业现金流主要组成部分(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利息支出)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相似文献   

15.
国债原本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但由于其金融产品属性以及价值活动特性,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效果产生影响.这除了包括规模与时机以及条件等内容在内的国债发行活动对货币流量的冲击进而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外,还特别指国债的流通交易,它既可以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支点,也可以是货币政策实施的渠道或工具.  相似文献   

16.
宋琴  胡凯 《西南金融》2010,(8):12-14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并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同通过其他渠道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  相似文献   

17.
作为周期性行业的代表之一,交通运输企业的融资约束受到宏观调控政策的显著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交通运输企业融资成本的渠道不同.前者通过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后者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实证研究发现,与其他行业相比,宏观调控政策对于缓解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融资约束作用有限.尤其是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交通运输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无显著变化.因此,对于周期性行业来说,企业迫切需要强化自身管理,保持灵活的财务弹性,以应对经济衰退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球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和试点进程明显加快。本文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公开信息和相关文献,构建包含法定数字货币核心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深入研究了法定数字货币及其前瞻条件触发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正向法定数字货币技术冲击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存款的替代作用主要体现为短期冲击,中长期不会造成银行大规模“存款搬家”,对商业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冲击可控。第二,法定数字货币的前瞻条件触发机制能够通过预期渠道和信贷渠道对产出、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前瞻性影响,但对银行存款、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价格粘性、法定数字货币数量对通胀及产出的反应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前瞻条件触发机制的效果,其中,价格粘性程度与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效果正相关,法定数字货币数量对通胀及产出的反应程度与前瞻条件触发机制效果负相关。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宣传推广,适当拓展法定数字货币的定位,完善法定数字货币前瞻条件触发机制设计,并在监管沙盒中进行小规模试点。  相似文献   

19.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以政策利率来表明货币政策立场、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环境,最终影响GDP、就业率及货币稳定。货币环境和利率的波动会改变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及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从而改变总需求和通胀水平。本文将探讨利率的变动如何影响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改变总需求和一般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20.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如同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在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中,成本渠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要弱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