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阳 《金卡工程》2010,14(2):222-223
植物人和精神病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争议较多,但是无论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目的、功能、价值取向还是从植物人和精神病人本身的情况来说都应该支持他们的赔偿请求权。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做法,分析我国的立法现状及不足,依据有关学者的立法草案,从我国实践出发,应对这一问题予以明确立法。  相似文献   

2.
吴银辉 《金卡工程》2010,14(2):56-57
精神损害是指因加害人的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不能以金钱衡量的精神或肉体痛苦及精神利益的丧失或减损。精神损害赔偿是指侵权行为人对于自己的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所给予的一种财产的赔偿。植物人和精神病人虽然无痛苦感受能力,但依然享有权利能力,由于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精神痛苦及精神利益的损失同样享有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只是该权利须由其代理人代为行使。构建植物人和精神病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及保护植物人和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慧志 《金卡工程》2010,14(6):99-99
由于对生命权的侵害而产生的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下的一个重要分块,本文区分了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与死亡赔偿,又通过对精神损害请求权的近亲属的范围进行界定,然后是对影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分档法来明确对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4.
贾莉蔷 《金卡工程》2010,14(10):67-68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现代法律人性色彩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各国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这一问题,是整个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关键,也是权利主体据以索赔的请求权基础。虽然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已对此问题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规定,但不可否认由于理论和现实因素的制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仍有需要完善之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适用范围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近一步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解析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可知,其规定的工伤待遇中没有精神损害赔偿这一项。但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伤中的精神损害能否依法要求赔偿存在4种情形,有的可以得到赔偿,有的则不能。而且依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指向的对象不同,工伤精神损害赔偿争议的仲裁与诉讼又分3种情形。为维护工伤职工的正当权益,我国有关工伤精神损害赔偿的实体立法和程序立法应进一步配套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实践中存在大量因婚约解除,使得婚约一方以”婚约保证金”,”青春损失费”为由诉至法院,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解决违反公序良俗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人格权和人格利益减损。笔者认为不应支持婚约纠纷的精神损害赔偿,但应该赋予受损害方经济补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李琼  彭佳 《金卡工程》2010,14(3):65-66
虽然我国合同法确定了责任竞合规则,但它无法解决因为违约但不侵权导致的精神损害后果的赔偿问题。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需要打破违约责任中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采用一般禁止而例外允许的模式,在严格限制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与严格适用其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建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8.
精神损害赔偿是为保护受害人精神利益而设立的一项法律制度,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性质、适用范围和对象及赔偿金额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对人身伤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亚芹 《保险研究》2011,(1):103-110
有关直接请求权的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为:其一,对直接请求权价值定位的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在损害赔偿体制中地位的不同认识;其二,对直接请求权与保险契约关系的认识差异,源于对责任保险目的的不同认识.主张应着眼于相关理论学说之间的根本差异,确定建构直接请求权的适当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一桓 《金卡工程》2010,14(1):162-162
本文所研究的海上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指责任主体对于在海上运输中或者与船舶有关的作业中所发生的人身伤亡给受害人及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精神损害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通过介绍我国的立法现状以及探讨各国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应当主要借鉴日本的上下限额浮动式来确定海上人身伤亡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泽 《投资与合作》2014,(7):355-355
侵权损害赔偿是民法中一种最为适用普遍的民事责任方式,而精神损害赔偿则是包含于其中的涉及人格权益保护的重要民事法律制度。它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维护人权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在讲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在《民法通则》中初步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实我国民事立法的一大突破,但因其内容过于简略含糊,从而导致理论与实务无法统一的窘境。本文就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进步做一个阐述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孙卫平 《时代金融》2008,(5):134-136
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在行使过程中,常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发生冲突。对于法律该如何保护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处理好其与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冲突这个问题,保险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试从此角度来看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法律保护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在刑事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运用应进一步法定化,应尽快对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主体进行权威界定,以保证这一制度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4.
弋萌 《金卡工程》2010,14(7):118-118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时理论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本文中,笔者将从司法实践中一则案例处出发,结合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刑事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建立刑事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沈宝慧 《金卡工程》2010,14(4):129-12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格精神利益的保护,为因违约而造成的人格精神利益提供司法救济已成为一种客观趋势。伴随经济的发展,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因违约而导致的精神损害得不到赔偿,因此有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必要。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产损害赔偿,以恢复原状和填补损害为原则,关注的是财产价值。精神损害赔偿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人的精神世界的安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神损害的程度和损害持续的时问应是精神损害赔偿重点关注的基本因素。从抚慰、填补、惩罚三个方面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邵文秋 《金卡工程》2010,14(7):163-163
对于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传统诉讼观念认为,精神赔偿不适用刑事案件损害赔偿请求。但是2010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第22条明确指出"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在现行法律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这对刑事诉讼应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侵权可能带来受害人财产、身体的损害已经毋庸质疑,但因环境侵权的特殊性,根据侵权责任理论、精神损害理论、外国司法实践,受害人遭受精神损害适用民法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精神损害赔偿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实现,使其在环境侵权适用中也是必要的、具有适用性的。  相似文献   

19.
张俊扬 《金卡工程》2010,14(10):97-97
按照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精神损害赔偿只在侵权中才会产生,而在违约之诉中不存在这一问题。在英美法系国家,也持同样的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指出,对于精神损害赔偿,在合同之诉中,疼痛和折磨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是不能赔偿的。但是,在违约之诉中此种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呢?这就取决于合同的背景以及标的了。如医生在手术时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给予赔偿,但应限于违约人可预见的精神损害。那么,在我国立法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20.
商鹏鹏 《时代金融》2008,(5):136-137
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人们不断强化对精神利益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重视对自身的价值、尊严和安全的追求,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历经从无到有,由简单而成熟的发展过程,现在已成为民法理论和时务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仅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适用范围、赔偿标准及赔偿数额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