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为主干的国库业务系统不断建设与发展,国库业务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建设之中。本文结合国库工作实际,以应急机制为切入点,就如何有效处置国库业务系统灾难性事件和故障,提高国库应急处置与管理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库收支统计分析系统为主干的国库业务系统不断建设与发展,国库业务对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依附程度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建设之中。本文  相似文献   

3.
一、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一)国库职能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应急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国库管理的是财政资金,一旦国库业务系统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恢复,将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健全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提高国库业务的应急管理水平,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现状与不足的分析,进而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行在江苏举行国库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本刊讯 为充分检验国库会计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应对国库会计业务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目前,总行在江苏省组织了一次国库会计业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南京分行、  相似文献   

6.
黄葳 《青海金融》2010,(4):58-59
本文对当前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库业务对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对信息安全和灾难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库业务系统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案例越来越多,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因此,加强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建设对提高国库部门的危机处理能力,保持国库业务连续稳健运行,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国库新业务不断涌现,新系统不断出现,国库资金风险不断加大,要做好国库工作,有效、及时地规避资金风险,"人"则成为关键。本文从陇南市中心支库国库业务的实际发生,对当前国库人员状况与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一些国库建设的建议。一、目前国库机构设置和国库人员配备多年来,陇南市中心支库全辖广大国库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国库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强化基础抓管理、推动创新争亮点"的工作思路,以"业务零差错、资金零风险、操  相似文献   

9.
人民银行的国库部门负责办理国家预算资金收纳和支出等业务,是重要的会计核算部门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库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及国库管理信息系统(TMIS)等系统的上线运营,为国库部门高效、准确办理会计核算业务提供诸多便利,各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链接,为财、税、库、银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搭建良好平台。但是,随着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电子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发展,涉及资金安全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0.
正在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核算系统(TCBS)推广的过程中,为维持地方特色国库业务平稳、有序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以下简称"广州分行")建设和部署了广东省国库综合前置系统,该系统应用SM3国产密码算法作为支出类报文的密码算法,用于实现地方国库业务系统与人民银行统一推广的国库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一、项目背景为保障TCBS推广后地方特色国库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业务处理模式的平稳过渡,同时减少地方国库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1,国库系统分设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其中地方国库实行人民银行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人民银行为主的管理体制。从字面上理解,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主体是分库及支库,其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国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以及为当地特殊业务而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但从目前国库业务实际情况来看,地方国库既是制度执行者,又是制度制定者,那么,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主体就应该包括系统内外各个层面,与之相应的地方国库制度无疑既包括涉及国库相关业务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由总库单独或与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国库业务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目前依赖手工报送和柜面监督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已滞后于商业银行的国库业务信息化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的现状与不足,指出建设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的意义,并从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实现途径等方面,提出推进商业银行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会计》2008,(9):60-62
近年来,随着国库电子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支付系统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库建设了以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为主的多套应用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工作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高度依赖网络和计算机完成国库业务核算和管理的模式,一旦出现严重事件或灾难事件,国库业务将无法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体制与财税体制已不适合当前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需要,对其全面深化改革刻不容缓,另外通过改革来调动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的积极性,可促使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中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的能力得到增强,还要不断优化国库监管方式,加强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进行专业指导与人员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专业国库业务监管队伍。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国库业务监管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工作人员从业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国库业务操作环境和处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库风险防范、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国库风险防控面临的新挑战、风险新特点及隐患,并从建立国库监管系统、电子对账、会计核算标准化、完善应急和内控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不变与多变的现状(一)不变的是人员数量2000年,人行浮梁县支行国库专职人员3人,这一数量维持至今,六年来未有任何变化。(二)多变的是国库业务1.业务量成倍数变化。随着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浮梁县支行国库业务量,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发生了大的变化。2000年,浮梁县全年地方收入21324笔,支出2631笔,而2005年,县地方收入为37026笔,支出为5692笔,分别是2000的1.73倍、2.16倍。2.系统的升级和推广。国库业务系统升级较快,2000年使用会计核算2.0版,到2005年已升级到2.0.8版,2006年又升级到3.0版。同时业务系统不断增加,2000年以前只有《国库核算》《、收支统计》2个系统,而现在增加至《国库综合业务报表《》国库统计分析》《国债兑付业务管理系统《》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等7个系统。3.国库业务的拓展。如《会计核算3.0系统》中,新增加的业务有: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国库内部往来业务、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国库存款计息、国库库存日报等业务。4.内控制度不断健全。为加强国库管理,防范资金风险,近年来,总行国库局先后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国库会计管理规定》《、国库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7.
正2003年以来,全国地市以上国库全面加入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县支库和中心支库间开通内部往来,建立了以支付清算系统为核心,同城票据交换和国库内部往来为补充、相对独立的国库资金汇划清算体系,国库拥有独立的资金汇划渠道和结算方式,减少了国库资金清算环节,加快了国库资金的汇划报解速度。同时,国库部门依托支付清算系统平台,在办好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挖掘潜能,逐步扩大国库业务范围,不断推进国库管理改革与创新。这里以齐齐哈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基层人行国库新业务、新系统相继运行,各项业务系统日趋完善与规范,业务操作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业务工作量和资金风险点明显增多,风险更加隐蔽,防范风险的任务愈加艰巨,在目前基层人行内设机构调整、岗位变动,按照职责相近、业务相容进行整合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国库业务核算风险防范和长效机制建设尤为重要,现结合普洱辖内人行国库业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一、基层国库业务核算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开通应用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库会计业务核算方式有了较大转变,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业务量骤增,资金汇划渠道由单一的行库往来转变为同城票据交换、国库内部往来和支付系统往来等多种方式,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探索国库会计管理的新模式——国库会计业务柜员制管理,是国库业务管理工作适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发展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国库会计数据集中面临的新风险(一)制度风险一是制度建设真空地带引发的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操作规程(试行)》等制度,只是规范了国库会计核算监督与TCBS业务处理行为,没有将事后监督信息化建设纳人制度层面。未开发TCBS事后监督业务子系统.也未给各地自行开发的国库事后监督系统预留接口,国库基础数据无法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