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资本监管结构、银行收益情况、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外部宏观环境及市场份额等方面对中国49家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研究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对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进行分析还是对不同银行分类进行对比分析,资本充足率或核心资本充足率都对商业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股权资产比、市场份额和不良贷款率等也对商业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强资本监管是商业银行获得长期盈利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条件在险价值(ΔCoVaR)计算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geRank算法测度每家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权重,并研究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对传染风险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流动性覆盖率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传染风险;第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在同一监管框架下发挥了降低传染风险的作用;第三,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覆盖率、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运用表现出较差的协同效应.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需要开发偿付能力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现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双重监管体系下,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的商业银行管理者应当如何处理好股东权益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认为在同时满足资本和杠杆合规的前提下,扩大资产规模、提高边际资产收益率是商业银行追求最优股东权益的主要途径,而面对不同的平均风险权重、转化系数和表内外资产比例,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的监管有效性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琴田 《时代金融》2011,(17):26-27,42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
吉琴田 《云南金融》2011,(6Z):26-2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众多金融机构破产,使得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探讨资本充足率监管政策效应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引言中讲述了研究背景、内容及其意义,并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结合我国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现实状况,选取2006-2010年五年间我国10家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样本,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一段时间后,资本充足性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绩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紧缩效应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良艺 《金融论坛》2002,7(9):13-16
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也是监管当局重视的指标之一.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许多国家相继对商业银行实行了资本充足性管制,其后,各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同时,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模型,考察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所带来的紧缩效应;然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入世后,为了消除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紧缩效应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做好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发展资本市场和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亲周期性实证研究及缓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银行信贷亲周期性及其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外部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提出了缓释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亲周期效应的具体对策.如结合我国国情修改并积极实施新资本协议,加强银监会和央行的沟通与协调,构建有差异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建立反周期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和引入动态风险拨备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高质量的资本构成、调整不合理的风险权重、提高资本充足率等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过渡期,对宏观经济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动态资本拨备计提制度、科学制定合理的资本管理规划和资本金补充机制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管征 《金融纵横》2010,(9):25-28
本文以七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实证分析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每股收益、规模、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每股净资产、存贷比和流动性变动对高管平均薪酬影响不显著,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平均薪酬的主要因素是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0.
摘要:抑制影子银行扩张和金融“脱实向虚”,引导资金流向实体是我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工作。选取2013-2022年42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选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作为中介变量,验证资管新规出台产生的政策效应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其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扩张。进一步研究发现,就商业银行类型而言,资管新规产生的政策效应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抑制效果较为显著。对商业银行提出加强影子银行业务得监管以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曙霞  刘忠璐 《金融研究》2016,438(12):63-77
本文以中国2004-2015年141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资本质量对银行贷款行为的影响,据此检验资本监管制度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1)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贷款发放起到抑制作用,而核心资本充足率激励银行发放贷款,两者的影响效应在金融危机时期增强,但在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减弱;杠杆率仅在Basel III 监管预期时期,才逐渐提高银行发放贷款的审慎程度;(2)在贷款结构方面,与公司贷款相比较,个人贷款增速对资本质量的反映程度更为敏感;杠杆率可以有效地支持银行在金融危机时期发放公司贷款;(3)在典型行业贷款方面,核心资本充足率高的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增速较低而制造业贷款增速较高,但这一偏好在金融危机时期和Basel III监管预期时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资本充足率也是监管当局重视的指标之一。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许多国家相继对商业银行实行了资本充足性管制,其后,各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同时,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模型,考察资本充足性管制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所带来的紧缩效应;然后,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入世后,为了消除加强资本充足性管制的紧缩效应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做好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发展资本市和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银监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Ⅱ和Ⅲ的基本框架,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文章从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比率及拨备比率四个方面介绍了监管新规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监管新规的中国特色及其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从提升风险管控意识、调整经营战略、加强资本管理及制定资本补充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的对策,以期对中小商业银行实施监管新规,提升风险管控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杠杆率新规对商业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对资本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业界称之为巴塞尔协议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是对商业银行实施无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限制。本文将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分析在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双重约束下商业银行的行为。本文认为,巴塞尔委员会寄希望于杠杆率约束对资本充足率约束形成有效的补充,缓释顺周期性,但这种做法同时也降低了风险敏感度,造成监管资本套利。两种约束有可能相互补充,但同时也极有可能相互抵触。  相似文献   

15.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6.
本文纳入资本充足率要求、惩罚力度和货币政策变量来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拓展模型,剖析了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交互效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金融稳定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货币政策周期都是非中性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资本监管能有效防范监管范围内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货币政策与资本监管具有互补性,随着资本监管压力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增加,有利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风险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与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协调机制得以加强,增强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中国2011~2018年42家商业银行年度平衡面板数据,通过GMM动态面板回归和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短期影响机制和政策变量的中长期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初始阶段对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提升作用,信贷风险未得到真正剥离或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银行可通过提升自身杠杆率水平、更多持有高风险的不良资产、扩大信贷规模等方式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银行经营呈现出一定的道德风险;中长期来看,信贷资产证券化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转变、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政策变量对缓解和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12家银行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就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促使资本充足率监管由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2)4家大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小于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3)目前中国银行业并不存在银行资本渠道,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存在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但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对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造成影响。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有利于缓解银行的资本金压力,促进信贷扩张。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宏观审慎政策中的逆周期政策工具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研究了逆周期政策工具所带来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信贷扩张期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会使银行的当期风险承担水平增加,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使风险承担降低。而滞后六个月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金率的上升可以显著降低当期的风险承担水平,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对经典的CC-LM模型进行扩展,研究资本监管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机理,并就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强弱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其面临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显著,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大幅压缩银行贷款规模;而扩张型货币政策下资本充足率较高的银行,其贷款增长率的增长幅度更大;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对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