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兆利 《征信》2020,38(4):54-59
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以“信息收集”规制为着力点的个人信息保护出现适法性困境,以“知情同意”为框架的机理失灵,个人信息的利用对象从直接个人信息逐渐向间接个人信息过渡,其财产价值凸显,新型个人信息财产权呼之欲出。立法应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合理新型个人信息体系。具体而言:纵向层面,以“宽进+删除权”为具体保护策略;横向层面,在信息主体和信息产业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利,即信息主体享有个人信息权和个人信息财产权,信息产业者享有信息资产权。  相似文献   

2.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中典型的“个人信息”集中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加持下,势必涉及大量的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从监管法治的角度审视我国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可以发现其存在诸多不周延之处,例如,对算法杀熟、跨境数据传输等关键问题缺少回应。因此,应借助本轮《保险法》修订等金融法治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机,尽快建立多层次的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厘清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的法治脉络,完善监管职权配置,增强各项规则的可执行性,以促进保险业依法经营与合规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3.
范庆荣 《保险研究》2023,(2):115-125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立搭建了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框架。基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性规定适用于保险领域时需要进行具体解读。保险消费者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非无限度,它与个人信息自决也并不矛盾。基因信息作为特殊的个人信息被用于核保时需要审慎对待,应严格控制保险人获取基因信息后的使用范围和方式,并充分尊重保险消费者的选择权。保险人处理个人信息除了要满足“知情-同意规则”外,还要受到正当原则、必要原则的制约。在保险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救济路径选择上,需要结合立法目的和个案情境加以判断,给予当事人以选择权。基于保险领域的特殊性,侵犯保险消费者私密信息与敏感信息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应当统一,且与非私密信息、非敏感信息加以区别,以弥合目前法律规定的责任承担轻重失衡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七)》的公布施行使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得以设立,揭开了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新篇章.但本罪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亟待解决.在本罪的犯罪对象方面,应采用识别型和概括列举型定义相结合的方式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作出界定并确保不同法律领域中个人信息的定义一致;在本罪的犯罪主体方面,应作扩张性解释,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均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应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完善本罪的前置性规范;在本罪的客观方面,应扩充本罪的行为方式,将“情节严重”具体化,以提高立法的前瞻性,避免在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出现争议.  相似文献   

5.
刘红熠  杨妮妮 《征信》2016,(6):43-46
我国互联网征信自起步以来快速发展.但由于互联网征信具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业务特征,互联网征信业务与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之间存在不可回避的冲突.如何平衡好行业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互联网征信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快推进个人信息权利保护立法、完善互联网征信监管办法、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等方式,在合理保护个人信息主体权利的前提下,推进互联网征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个人行为轨迹信息的价值得以彰显,成为一项重要的商业资源。应比照个人信息,对个人行为轨迹信息应否纳入法律评价和法律保护范围的问题进行探讨。可识别性是个人信息权益的逻辑基点,随着技术更迭和观念演进,识别实现了从身份到行为的扩展。通过考察识别标准,可梳理出个人行为轨迹信息从不可识别到可识别的流变。个人行为轨迹信息具有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具备了成为受法律保护之权益或权利的条件。将个人行为轨迹信息纳入法律评价框架并不意味着要将其笼统落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范围,而应平衡数据保护与数据自由之间的张力,构建本土化的分类保护模式,给予不同强度的保护措施。同时,应筑牢保护例外情形的原则底线。  相似文献   

7.
王东方 《征信》2024,(2):31-37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可分为“海量数据的收集”“海量数据的训练”“模型的重复迭代”以及“模型的应用”四个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开发模式可分为“独立开发模式”“用户参与模式”以及“开源提供模式”三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风险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与处理、已公开个人信息的不合理使用、用户生成信息的非法再处理以及个人信息泄露或非法保留。相应的规制路径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在宏观上,应坚持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以及敏捷治理理念;在微观上,具体的规制方案应着眼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同开发模式,明确不同主体的个人信息合规处理要求以及应承担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我国首部个人信息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个人信息主体权利响应、敏感个人信息处理、信息泄露管理、合作机构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要求。近年来,个人客户信息保护领域的“严监管”“重处罚”趋势日趋明显,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针对客户信息违规查询、泄露等问题开出多张罚单。信用卡是个人客户日常使用最为高频的金融产品,相关业务链条长、合作的第三方机构繁多,能否有效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成为各家银行信用卡部门高悬在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背景下,税务机关利用自然人涉税信息一方面促进了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害自然人信息权益的风险.在构建纳税人信息权和各方利益平衡制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研究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困境,认为应当以《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个人信息为上位概念指引涉税信息内涵和外延的确定,超越传统隐私权的范围;根据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不同类型,应当施以不同程度的区分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涉税信息广泛利用的背景下,应完善立法、把握涉税信息的流动链条,对自然人涉税信息进行整体全面而又相互区分的保护,以此平衡自然人纳税人信息权与其他权力的冲突,提高征税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采集、披露和使用个人信息,在有效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危险。在我国目前信用征信体系已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却仍然空白。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征信体系下个人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的目的、主体、范围和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机制,将个人信息置于法律的切实保护之下。  相似文献   

11.
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横向适度”与“纵向适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反思结论,怛同时又要警惕保护过度和保护失度对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自身、金融行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具体制度设计时必须把握好保护的“度”,做到横向适度与纵向适度。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横向适度就是要实现全面一般保护与特殊群体特殊保护之间的平衡,实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差异化,区别对待不同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纵向适度就是要寻求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与推动金融创新之间的平衡,治理金融排斥与控制低端金融市场无序发展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论加快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国际社会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本文通过界定金融消费者概念,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现状,并借鉴国外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建设情况,对构建并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各种衍生性金融商品组合日益复杂,消费者可从各金融机构购买到各种金融商品,相较于金融业者,金融消费者实为信息较为弱势之一方,因此,金融消费者保护之议题愈显重要,世界各国愈发重视金融商品消费者保护问题,本文建议将我国有关金融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以及金融消费者保护规范,均提升至法律规定层次,成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能够确实有效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以达到金融创新发展与消费者完整保护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吴卫星  魏丽 《金融论坛》2021,26(1):14-24,36
本文针对消费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和产品不断创新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以及消费者金融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从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三个角度分析目前消费金融市场的问题,综述近年来欧美颁布的重要消费金融监管政策和计划,涵盖信用卡借贷、抵押贷款再融资、贷款合同条款再协商、消费者保护等领域,详细阐述其实施的经济效果,以期为中国未来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从发达国家消费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来看,应重视信息呈现方式的经济效果,完善披露制度,制定政策时需考虑同目标不同政策组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发展快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传统意义上以银行为主的支付结算服务得以不断延伸和拓展,弥补了银行服务的不足。随着非金融支付机构竞争加剧,非金融支付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与非金融支付领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显现,非金融支付领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金融消费者,乃金融产业发展的根基。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金融行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为我们敲响警钟,对于金融消费者利益的漠视将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灾难。我国金融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抵御风险能力较差,更需要打造一个"消费者自我保护、金融企业自觉、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司法保护、理论研究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这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eories based on incomplete contracting suggest that small organizations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ctivities that make extensive use of “soft” information. We provide evidence consistent with small banks being better able to collect and act on soft information than large banks. In particular, large banks are less willing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ly “difficult” credits, such as firms with no financial records. Moreover,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ndogeneity of bank-firm matching, we find that large banks lend at a greater distance, interact more impersonally with their borrowers, have shorter and less exclusive relationships, and do not alleviate credit constraints as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Access to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ability to process thi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f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Traditionally, local banks have had an advantage in relationship lending (based on soft credit information), whereas foreign banks are considered to base on hard credit information. With the advent of financial technology (or “fintech”) companies (or “fintechs”) and giant technology (or “bigtech”) companies (or “bigtechs”) providing alternative credit, the conditions of competi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have changed. In this empirical study, we shed light on the n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advantages fintech and bigtech companies have compared to banks and how alternative lenders use them. We analyze competition in the consumer lending segment between banks and fintechs as well as bigtechs providing alternative lending. We used a database combining bank-level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ry-level proxies for 72 countries from 2013 to 2018. We find that in developed marke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ntech and bigtech credit providers and banks are similar and competitive in nature. However, banks' consumer lending grows simultaneously with fintech credit market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economies, but decreas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emergence of bigtech credit. Fintech credit seems to penetrate market segments not serviced by banks; thus, it plays a complementary role, however only in emerging economies. Bigtech companies compete even more with banks and push some banking offers out of the market, both in emerging and developed economies.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domestic and privately-owned banks are more negatively affected by competition from technology-based lending, particularly bigtech, than foreign banks. Thus, bigtech lending may be treated as a serious competition for banks' relationship lending based on soft credi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raditionally provisioned by local bank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修正的Hotelling模型对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化演进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2005至2019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了一系列结论。第一,收益率落后的“输家”银行下期将以更大的相对幅度提高其收益率,呈现出“输家”追赶“赢家”的锦标赛竞争机制。第二,上述竞争机制受到“输家”银行排名、不同银行之间收益率差距和监管政策的影响。“输家”银行排名越靠后、不同银行之间的收益率差距越大,那么,下期“输家”银行提高其理财产品收益率的相对幅度就越大,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行为就越强烈;与之相对的,监管政策越严,则不同银行之间的竞争强度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存款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机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引导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