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借鉴现有的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尝试构建了城市住宅价格的Hedonic模型。并以"中指指数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出了可供实际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研究其他类型房地产的定价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住宅福利一直是福利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当福利的内涵和外延同时拓展时,其普惠式的趋势就相当明显,更多的受益群体将纳入到住宅福利体系之中。随着我国住宅供应梯次体系日趋明朗,处在社会中层的中产阶级的住宅福利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开展对中产阶级住宅福利的研究意义重大,不仅是解决这一群体住有所居的福利目标,更多的是通过这种研究来关注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对社会稳定和谐所起的重要作用。福利社会学的福利研究框架,行动者与社会相互建构的理论以及诸多关于政策本质的研究都为这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仙荔  何梦嘉  甘路 《中国外资》2012,(20):231-232
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住宅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引领住宅投资,而反之不成立。因此,所谓的"住宅引领增长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而GDP的波动会引起住宅投资更加剧烈的波动。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社、《经济观察报》等媒体近日报道,对个税实施"微调"已被有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而拟新征的遗产税、物业税也成为目前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像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物业税这类税制改革涉及面如此之大,改一次不易,会影响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太匆忙、草率不行,有些关键性问题希望能达成共识。武汉大学商学院吴传清、钟水映、孙志等三位博士分别就此三种税改的理论和操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济集聚、人口流动与住宅价格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经济集聚、人口流动和住宅价格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关系.结果发现:中国省际住宅价格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某一地区住宅价格的波动会受到周边地区或经济特征类似地区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人口流动在经济集聚和房价的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经济集聚与住宅价格在空间上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经济集聚不仅会推高集聚中心住宅价格,还会通过"虹吸效应"和"涓滴效应"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影响,而经济集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取决于人口净流入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6.
损益     
损浮出水面融资遇冷受损主体电子商务行业水下冰山盈利困局年初有关"2012年电商将进入严冬"的预言并没有阻挡住整个行业在这一年的风起云涌。"6.18"、"8.15"、"双十一"全年无休的"价格战"在一次次挑逗着消费者的购买欲的同时也不断刷新着电商企业的销售纪录;淘宝宣布累计销售额超越1万亿元给了外界一个不小的惊喜,也又一次引发了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讨论。然而促销乱象、盈利困局也困扰着  相似文献   

7.
薛飞 《理财》2007,(3):62-64
[现实扫描] 1月9日,国家建设部在网上公布《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下称《设计要点》)。次日,在距离该文件的公布还不到24小时,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宣告,因《设计要点》不符合"房产新政"要求,予以废止。这,着实让人领教了什么才叫"朝令夕改"。《设计要点》明确:小户型面积以90平方米为基数,乘以16个修正系数。系数中除夏热冬冷地区6层以下住宅系数为1,夏热冬暖地区6层以下为0.99外,余者均大于1。以此推算,大部分地区小户型面积标准有所放宽,最高可到约106平方米。此文件一出,随即跃上各大网站及当日付印纸媒的头版,给新年的楼市迎来了第一场骚动!始于建设部,终于建设部!《设计要点》的风波,再次把一直备受瞩目的建设部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不禁要问:这份不到一天就"夭折"的《设计要点》出台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建设部出人意料地迅速废止,背后更深层的动因何在?是否在试探国家房市新政的政策底线?令行禁不止的尴尬所反映的到底是谁的利益在驱动?房产商是不是一个利用国家政策而暴富的阶层?能否公开所谓的"专家成员"名单?普天之下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为什么这么难?如果该《设计要点》没有被废除,市场上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如何看待中小户型政策的走势?  相似文献   

8.
柯愈体 《金融研究》1988,(11):23-25
一、问题的提出 "拨款建房包分配"这条老路伴随着产品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走了三十多年,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尽管国家竭尽全力为城镇居民投了近2000亿元资金,却仍有不少城镇居民在思房若渴,望房兴叹。投资猛增,住房紧缺势态有增无减;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源在于低房租制使伸手要房的需求不断膨胀,而国家对城市住房的大包大揽又窒息了私人筹建房屋的积极性,这样不仅使群众要房期望无限滋长,而且使国家大量住宅投资有去无回。  相似文献   

9.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10,(10):9-10
地王频现北京楼市让人猜不透"两会"刚刚结束,京城土地市场一天涌现三个"地王",宛如给目前处在调整压力中的房地产市场掷下一枚"炸弹"。一线城市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住宅市场上信用不足的问题,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已成为制约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房地产新的中介服务机构——个人住宅担保公司,可提高房地产市场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利于调节各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并实现公平交易,提高住宅市场信用。建立并发挥个人住宅担保公司作用,是活跃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条重要连径,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有关"土地使用权期满后出让人可无偿收回"的说法出现以后,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从目前公开发表的意见来看,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对上海国土局作出了批评.为此,上海国土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通知,对"无偿收回"说正式作出了回应,表示因公共利益需要未获批续期的土地确实要收回.  相似文献   

12.
面对政策环境、法律制度、金融机制、传统观念等方面现存的困境,中国"以房养老"处境堪忧,而在商品房开发中配建"百年住宅""老少居住宅"等模式则被专家看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一连串警示信号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成为近期的关注焦点。尽管有多家按揭公司倒闭、贷款拖欠率和被取消赎回权创历史纪录、次级贷款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对美国重要金融机构的影响还是有限的。本文回顾了次级债市场的历史和结构,并认为,尽管债券发行和融资技术似乎增加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却是以降低对客户保护的监管效力为代价。最后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一位遭遇毒奶粉之害的父亲在他的两岁孩子查出有结石的时候,写下了标题为"那一刻我知道,我的人生观从此变了"的网文;一位在地震中倒塌了住宅的女儿,一边在板房里照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资》2015,(5):28-29
<正>总理李克强在滑雪胜地达沃斯描绘了中国经济美好的蓝图,并称速度、平衡和勇气相结合才能滑雪。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2月10日接受采访时,对中国在新一年的经济状况予以了全面评析,指出中国经济短期内并无"硬着陆"风险,并将逐步完成经济转型再平衡过程。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新闻热点名词的解释,朱海斌表示,总理李克强此前很好地总结了"新常态"的重要特点,增速放缓,通过将经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为创新和技术升级来拉动的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16.
原文: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同时,要积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创新。"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相似文献   

17.
王海山 《上海会计》2011,(7):44-45,36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业也正走向千家万户。一种是由业委会来选择物业管理公司;另一种是开发商自身的物业公司管理。笔者尝试对住宅物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成功经验,探析我国住宅物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成堆的地产业大亨中,万科董事会主席,著名企业家王石似乎是一个"异类"。王石是中国企业家的个性化代表。众所周知,王石是中国第一房地产品牌万科的缔造者和掌门人,他做成了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住宅企业。1999年,在功成名就、正值年富力强之时,王石突然辞去了万科总经理职务。舆论一片哗然。而王石却说:"我辞去总经理职务不应该是新闻。"这一年他48岁。  相似文献   

19.
降低住宅建造成本途径的探索上海市仪表电子系统房地产公司陆文达积极稳妥地推进住房商品化已定为上海发展房地产业的基调。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改善内部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发建造价格低廉、质量优良、款式新...  相似文献   

20.
张芳  郭素婷 《时代金融》2013,(17):93-95
不同年龄段购房人数在总购房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因而对不同年龄段住宅需求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我国住宅现状,能够为开发商在住宅开发上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