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构建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是党中央应对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供应链经济是实现经济双循环目标的重要抓手,而供应链金融则是供应链经济能否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的供应链金融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特别是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背景下,必须根据供应链经济变化新特点,扎紧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敞口,设计好供应链金融的新布局,提升供应链金融在各项金融产品中的比重,加快供应链金融各项政策落地,以数字化为主要手段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生产能力的再释放,充分满足供应链经济发展的需求,发挥金融在供应链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整个产业链条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市场竞争下的创新压力加上新形势下企业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尝试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开创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同时,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风险,适时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供应链金融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加快构建国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立足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战略性布局。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行的数字普惠金融,具有更为广泛的包容性,能够充分发挥金融在释放消费潜力、升级产业链、协调城乡发展、推进对外开放中的牵引作用,赋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发展,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新发展格局持续献力,并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然而,中小金融机构数字化能力薄弱、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覆盖不足、数据获取难度大等问题,正制约着数字普惠金融对新发展格局的赋能效应。因此,需要从数字化建设、服务可及性、数据供给、监管变革等层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吴忠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紧扣地方经济建设的新特点、新需求,重点支持地方优势行业、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及依托大型核心企业供应链和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及产品供应的中小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梳理了当前企业面临的绿色生产资金约束问题,以绿色供应链金融为创新发展视角,构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环境保护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绿色生产、资金支持、信息反馈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得出结论:绿色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长期获取高质量环境经济绩效的内部动力;同时,政府环境监督是实现企业绿色生产的外部动力;企业绿色自主创新、政府环境监督、核心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及有利的金融工具共同发挥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面临着新形势,商业银行传统的授信决策难以有效匹配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需求,亟需创新转型。而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支持以及信息科技的有力推动下,供应链金融将逐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赢。本文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优势条件,深入研究了当前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特点,并选2010年至2020年山东省42家中小上市企业财务相关数据及供应链金融指标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效。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论,提出进一步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用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型金融产品。供应链金融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在界定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特性,提出了以融资主体信用风险评价、融资债项信用风险评价、宏观环境风险评价三个子评价体系组成...  相似文献   

8.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创造,补齐加强供应链、产业链,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促进经济民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如何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是金融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课题。在当前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践中,面临一些具体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有营销效率不高、风险防控压力大、产品创新有局限、外联助攻难协调等。对此,商业银行需要树立共克时艰的大局观,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步伐,建立完善风险共担机制,合力打造关键构件,切实增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融资规模,同时要优化信贷、人力、信息科技等各项资源配置,立足市场需求实现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和供应链融资是两项重要的金融创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模式,即借助供应链上集成的大批优质中小企业,利用供应链融资模式所特有的对中小企业信用提升能力,提高证券化产品的评级,为重新开闸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产品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消费金融对扩大内需、培育新型消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旅游消费金融理论、实践为主线进行文献梳理发现:理论上,旅游消费金融概念不断拓展,体现发展新趋势;实践上,旅游消费金融模式在旅游消费升级、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国家政策措施推动下创新不断,但不平衡性问题凸显.最后,结合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未来研究展望,如旅游消费金融助力构建"双循环"旅游新格局研究、互联网旅游消费金融的场景化研究、旅游消费金融促进旅游绿色消费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症,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融资困难原因,讨论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风险,为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在银行开展中小企业的融资的过程中有看特殊的作用。文章从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背景出发,着重从银行参与核心企业运作流程的角度阐述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运作模式,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融资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可以缓解链上的小微企业资金紧缺,并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但同时也受到信息孤岛、不便监管等因素的制约。物联网技术将物与物以及人与物进行信息转换连接,具有“可视化”监管、多向交互式联系等特点,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货物信息等的实时跟踪。从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认为风险连锁扩大、信息判断失误、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是互联网背景下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设计物联网供应链融资模式框架,从数据处理平台、模式运行路径等机制进行论述。结合典型应用案例分析物联网供应链融资在小微企业的应用,探索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式,剖析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强化物联网运行安全、加强质押物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融资困难问题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构建银企联盟并将其引入到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之中,核心企业在银行为其下达的配额内作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方,由银行直接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这种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带动了金融机构和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用工艰难、需求萎缩、负担沉重、成本升高、利润微薄等困境。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企业调整发展战略,积极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亟需政府加强财税扶持。在后危机时期,政府要完善中小企业财税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税政策鼓励创业、激励创新、直接降低企业运营负担、拓宽市场需求、优化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即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采取综合经济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研究农村消费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增加对农村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中,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供需错配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切入,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融资量化模型,利用多阶段博弈理论对企业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在实现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个体的最优化的同时,也可有效促使供应链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实现高效运作和价值增值,全面实现链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陈芝荣 《金卡工程》2013,(10):17-18
目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新型物流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利用其自身在产业中的供需枢纽优势,将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优化整合,将双方供需关系进行对接,并为双方提供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支撑与活力来源。在疫情冲击下,加大金融供给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为例,梳理了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尤其是面对中小微企业现阶段金融供给更“慢”、更“难”、更“贵”的困境,建议短期内加大干预,强化政策刺激,帮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能得以生存并有序复工复产;中期保持警惕,持续合理引导,持续改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预期判断;长期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