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放松了对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法律管制和行政干预,从而推动了证券市场国际化,增强了各国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证券市场的开放化与国际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各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现状也表明,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我国应该逐步地开放证券市场。本文对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如何进行国际化、规范化发展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策略和时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霓 《中国金融》2001,(2):49-50
开放证券市场本质上是开放金融服务贸易和开放市场,促进资本以证券形式在国际间流动。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证券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的挑战,虽然世贸组织成员国在近期产东要求我国立即全面开放证券市场及所有业务,但是如果我们想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最惠国待遇,充分享受加入世贸组织的利益,我国证券市场最终必将全部,与国际市场为一体,为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实行渐进性开放的目标和策略,准确地把握证券市场开放的时机和进程。  相似文献   

3.
夏品俭 《南方金融》2003,(10):35-37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寻租行为大量滋生。为应对入世后证券市场逐步开放的挑战,本文对我国证券市场寻租行为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其治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小炜 《海南金融》2008,28(4):45-49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新兴证券市场的开放风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国外关于证券市场开放风险及其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笔者认为.在证券市场开放成为国家金融自由化必然选择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开放风险,吸取他国开放的实践经验,有利于达到优化本国证券市场开放政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新兴市场国家相继全面开放证券市场.新兴市场国家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证券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些开放国家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动荡也在增加.本文在分析次贷危机对新兴证券市场的影响后,提出了次贷危机后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WTO《金融服务协议》在我国体现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的具体承诺,包括对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开放所做的具体承诺。我国对开放证券市场的承诺意味着在入世三年内中国的证券市场对外国证券公司逐步开放,中国证券公司会面临客户分流、技术落后以及人才外流等问题。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证券公司需建立竞争观念、构筑人才战略,加强部门间合作,加强与外资的合作,并开展并购顾问业务以及拓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建立资金市场是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开拓证券市场则是活跃资金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有价证券的发行量迅速增长,种类也日益增多,是否可以开放证券市场?这是当前建立、完善资金市场必须回答的问题,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开放证券市场既十分必要又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8.
经过数年的发展,中国证券市场无论在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放与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应看到,我国证券市场还十分年轻,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着重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剖析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论证证券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有关条款,加入WTO之后,短期内对我国券商的冲击不会很直接,但从长期看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证券公司必须深刻认识这一挑战并加快实施七大创新举措。此外,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规则作为市场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与WTO条件下开放证券市场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差距,也必须作多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0.
刍议证券犯罪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后,证券违法犯罪日益严重,证券犯罪就成了刑法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对证券犯罪概念的正确把握是研究证券犯罪的前提,对我国现有证券违法犯罪立法状况的分析则是研究证券犯罪的基础。所谓证券犯罪,是指有关个人与单位,违反证券法规的规定从事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或其他相关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而从我国证券违法犯罪立法状况看,对证券犯罪的界定是不明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管理》2009,(20):38-38
中国私募基金,市场公认为最早出现于1993年,是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起步的,并与证券市场的跌宕起伏同步尘落尘起。根据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中国私募基金生存状态管窥》一文分析,私募基金在中国的16年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这种划分也基本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2009,(20):38-38
中国私募基金,市场公认为最早出现于1993年,是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起步的,并与证券市场的跌宕起伏同步尘落尘起。根据多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中国私募基金生存状态管窥》一文分析,私募基金在中国的16年中,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这种划分也基本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证券市场开放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政策取向.毫无疑问,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将把国内金融机构推向国际市场,通过竞争与合作,提高我国金融运行效率.因此,证券市场开放易引发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应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是我国证券市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在国际化方面已进行了初步尝试。但就目前状况而言,狭义角度考察的证券市场国际化即国内市场的对外开放还没有真正开始。如何迈出更坚实的一步?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1.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步伐需要加快。我国证券市场一旦放开,会有更多的国外机构和投资者参与,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市场就成为必然,对国有企业转制的倾斜政策就会取消。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尽快完成转换机制的过程。2.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证券市场的国际化,需要金融市场的开放;而金融市场的开放,又需要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就目前来说,我国利率机制的计划色彩还相当  相似文献   

15.
QFII制与中国证券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前进步伐,我国证券市场将迟早向国际资本开放。在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及外汇管制的条件下,作为过渡措施的QFII制度将引入中国证券市场。本就QFII制度作了初步介绍,对该制度在中国证券市场推行的意义、引入条件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中小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事关证券市场发展,成熟市场都有一整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投资者权益受到侵犯,笔者认为,以制度创新推动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规范发展,尽快构建我国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框架,设立证券市场投资者权益保障中心,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效率,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教育投资者,增强维权意识应是构建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之关键。  相似文献   

17.
<证券法>是我国证券市场的根本大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规范作用,同时也为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虽然出于实际操作的需要,相关单位出台了一些通知、规定试图对<证券法>予以补充,但证券法的修改确实已迫在眉睫.对<证券法>的修改应把握前瞻性和着眼大处这两点,充分考虑对投资者保护的民事责任制度、分业管理与混业经营、市场体系的多层次性、与相关法律的协调等十大问题,着眼于整个证券市场长远的发展,在处理现实问题的同时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发展预留空间.  相似文献   

18.
高铮 《中国外汇》2015,(15):19-21
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改革措施的次序协调问题十分关键,尤其在面临内外部风险时尤显重要。证券市场开放属于资本账户可兑换的范畴,本质是以证券为媒介进行的跨境资本流动。通常来说,证券市场开放既有风险也有收益,不同的开放路径对应着不同的风险收益组合。本文拟梳理研究部分国家(地区)证券市场开放路径的实践经验,以期从中得到相关启示。开放现状据统计,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将大大加速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使国内证券市场迎来与国际接轨的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使其面临市场开放的严峻挑战。在证券市场全面开放前的过渡期内,通过结构创新,尽快克服市场缺陷,将是我们应对入世挑战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开放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增加,我国证券市场已从传统相对封闭的市场转向全面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此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在理论上对国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和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波动风险这两个模块进行探讨分析,以综合市场日收益率为样本数据,选取GARCH-Va R风险测度模型全面测算市场的Va R值,对市场的风险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再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对于证券市场开放风险控制的研究,以期为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