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房抵押贷证券化(MBS)是近3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自70年代美国发行首张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得到广泛运用,促进了发行国住房信贷资金的筹集,并使住房金融多元化竞争形势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2.
一、实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将住宅抵押贷款按期限、利率等进行组合,以此组合为担保和抵押发行抵押债券以转嫁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3.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应收账款等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具有代表性的两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是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应收账款证券化发生在1987年的美国,其作为ABS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在欧美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4.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Housing 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MBS)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产物,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MBS是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种类,也是此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品种。我国首只规范的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三年前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5.
自从住房抵押贷证券化在美国问世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发展非常迅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过程与技术。1968年,美国的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首次在市场上推出一种叫做“抵押贷款证券”(M BS)的金融工具,抵押贷款证券  相似文献   

6.
<正>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Housing Mortgage-Backed Security,简称MBS)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产物,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MBS是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最早出现的种类,也是此后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品种。我国首只规范的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三年前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自1970年美国首次发行以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资产的抵押支持证券,完成首笔资产证券化交易来,它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得以迅猛发展.本文介绍了集团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可以拓宽其融资渠道、改善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调整收入结构,但也要支付相应的信用增级成本和中介费用.最后提出了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学峰 《金融纵横》2003,(11):15-1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对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进行拆分整合并销售的过程。即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其持有的抵押债权汇集重组为抵押组群,经过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的担保和信用加强,转化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而通过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流通,完成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抵押贷款由债权变现的过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9.
所谓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银行集合广泛分散的住宅抵押贷款并将其组合包装出售,而后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这些抵押贷款为担保的证券进行融资的活动。通过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不仅可盘活银行大量长期性抵押贷款资产,提高其流动性和资本充足率水平,有利于银行的安全、高效运营,而且可实现住房金融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可分为五个操作步骤:——筛选、剥离、组建证券化资产池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础是一定量的、可证券化的抵押贷款。因此,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首要一步,是按照…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市场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作用机理是在房地产高涨时期。商业银行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债券,发行到债券市场。众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基金以为证券提供担保或者直接购买的形式参与到这些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及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及担保债务权证(CDO)。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类:优级贷款市场、次优级贷款市场及次级贷款市场。同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市场,二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为了回收流动性,将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将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发行MBS。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MBS又连同其他资产被重新打包,发行CDO。本文还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回顾与展望 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其作用机理是在房地产高涨时期,商业银行大量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把这些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债券,发行到债券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42 亿元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5-1期30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信贷资  相似文献   

14.
一、西方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资产证券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依靠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提供的,其按揭支撑证券总额已超过5万多亿美元,且每年以49.5%的速度增长,资产证券化市场成为美国仅次干联邦政府债券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主体是三家政府特许的机构,它们只对符合规格的抵押贷款进行证券化。而其他不合规格的抵押贷款只能由私人机构代理其证券化业务,并需要进行一定的信用提供,这称为非代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证券。本文对这类贷款的信用质量及其所支持证券的信用增级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在最后简单介绍了评级机构计算信用提高程度的方法,以期对非政府支持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给予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青 《中国金融》2000,(10):50-50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住房金融形式 ,它是以一系列的购房抵押贷款为标的资产 ,并以其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担保 ,通过发行证券的方式将资产群出售给机构投资者的融资活动。发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可盘活大量长期性抵押贷款资产 ,提高其流动性 ,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实现住房金融的良性循环。它的推行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实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有利于改善我国国有银行资产的质量和经营效果。银行通过出售抵押贷款资产 ,一…  相似文献   

17.
杨志勇 《金融纵横》2001,(12):31-33
一、资产证券化的兴起。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收入的资产,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这种证券一般被称为资产支持证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证券化创新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证券化是指房地产资产转化为可向投资者销售的证券的过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兴起了一场全面的房地产证券化浪潮.在这一浪潮中,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房地产证券化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方式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房地产实物资产证券化以及房地产投资基金1.至2000年,以各种证券化方式发行的房地产相关证券的市值达4.5万亿美元左右,在美国证券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和阐述房地产证券化创新对美国经济体系的影响,并在这一基础上初步探讨房地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始于1992年,20多年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范性、专业性日益完善,市场活力逐渐增强,增长空间巨大。在美国,资产证券化又以房贷证券化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为资产证券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而由房贷支持债券衍生出来的"多档次房贷支持债券",更可以为保险公司、退休基金等机构在未来资产配置上提供优良的长期投资标的。因此本文首先通过对美国多档次房贷支持债券的起源、市场规模、现金流切割方式等进行回顾,同时对多档次房贷支持债券发行的各类子债券的特点进行分析,基于我国最近的监管发展提出其在保险资金配置中的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以住房抵押贷款这种信贷资产为基础,以借款人对贷款所偿付的本息作为支撑,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一般是可流通债券)的过程。目前,美国超过半数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2003年末其住房抵押证券余额为5.3万亿美元,占美国整个债券市场规模的24.2%,是债券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