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社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为稳定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积极的应对政策措施和相机抉择的政策措施。由于存在动态不一致性即制定的政策与执行政策之间存在分离的情况,需要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短期替代的关系,为促进就业在短期内可采取适度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但由于长期不存在替代关系,所有要做出相机抉择维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需求主体包括投资需求主体和消费需求主体。刺激内需,既要刺激投资需求,又要刺激消费需求,在当今相对过剩的经济中,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需求,分析需求主体的层次性关键是要让其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中财政政策可分为中央财政政策和地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分为“面上政策”和“点上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结合,这里要强调的的是:中央财政政策和面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地方财政政策和点上的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两者的配合虽有难度,但是这种结合对刺激消费需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基于青海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本文基于2003—2008年期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青海的协调配合实践,实证分析了丽大政策配合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假设存在价格粘性和产品市场垄断竞争,建立包含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央行部门和财政部门的DSGE基本模型,考察封闭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配合模式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先制定的情形下社会福利损失最小;两大政策完全独立制定时,社会福利损失最大;一方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要优于两大政策完全统一制定的模式。同时,本文还就财政政策先行制定的模式,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利率、财政支出以及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有强烈的通胀压力,政府债务冲击对产出的影响较深远。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的测算:2001-2009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策时滞是政策当局科学地制定和实行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出现大波动的背景下更为如此。本文利用时差相关系数、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滞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GDP和物价均有不同长短的作用时滞。鉴于两者作用时滞的差异,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政策当局必须根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适时推行,以保证预期政策目标的实现,保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王涵 《新金融》2016,(6):40-43
次贷危机以来,长期的货币政策宽松并未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中长期经济增速的提升,这迫使全球政策制定者开始考虑政策的重心是否要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欧元区对于赤字红线已颇有争论,IMF近期的报告也强调"财政政策应随时准备支持需求和支撑货币政策,重点应是促进中短期增长的财政措施(如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行动(减税、鼓励工作等)"。本文通过比较美、日及拉美等经济体转型期的财政政策,以给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都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1994-2008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建立我国的IS-LM模型,测算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乘数及政策效果,为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蔚华 《中国金融》1992,(11):14-16
经济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运用一系列政策、法规等手段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实施的控制和调节。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从货币的角度来看,就是对货币供求与社会资金配置结构的宏观调控。而这种调控则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财政政策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而制定的指导财政  相似文献   

9.
近日,社会各界的目光纷纷聚焦到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全面总结了2009年经济工作,阐述了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具体部署了2010年经济工作。其中,会议关于“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以及“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表述,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情况。为此,现阶段经济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运行的核心方案是:构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搭配的总体框架,货币政策通过对流动性和投资需求实施调控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和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财政政策着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予以克服和解决,对外参与全球联合行动,实现政策协同,对内科学分析和控制矛盾,推行审慎微调。在财政收入增幅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及时研究发行国债等扩大内需相关政策预案。  相似文献   

1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至关重要的两大政策。本文概略地讨论两者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以及我国现阶段在它们相互配合、协调实施方面需注重的一些要点。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与区别财政政策,是国家在财政领域内制定的各项政策的统称,是国家为追求特定目标、贯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所采取的财政工作方针的具体化形式。依据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财政政策作不同的分类,如收入政策与支出政策,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扩张性的赤字政策、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当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大政策搭配使用的成效,对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为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运行以及实施宏观调控奠定坚实基础。宏观经济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表明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然而,以往关于货币政策规则和财政政策规则的研究,大部分考虑的是政策指标对经济总量指标做出的反应,忽视了政策指标是否会对经济结构指标做出反应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部分时变参数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识别数量型货币政策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结构的时变反应;采用部分时变参数财政政策反应函数识别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对三次产业结构和三大需求结构的时变反应。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对经济结构变化做出反应,且反应系数大多具有较强的时变性。  相似文献   

14.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根源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后制定宏观调控目标。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中国出口增速受外需放缓影响而有所下降,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本次财政政策的效果,结合经济各个层面观察研究,从而得到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5.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行根源于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首先要在科学判断经济形势后制定宏观调控目标。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中国出口增速受外需放缓影响而有所下降,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本次财政政策的效果,结合经济各个层面观察研究,从而得到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本文讨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主要涉及的几个方面,并结合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新特色讨论了新趋势下政策协调联动的几个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下,利用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两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扩张对宏观经济变量都有正向影响,其中短期内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则更为长远。此外,财政政策冲击会对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而货币政策冲击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则较微弱。  相似文献   

18.
国债政策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关联,国债政策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行当中,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重要的连接点,国债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柱。根据西方经济学的IS-LM模型,若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能使经济政策的效果事半功倍;若没有进行良好的协调,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制定的主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协调发展、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在上述思想的指引下,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的主基调已经明确——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双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