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与投行业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由于我国金融宏观环境发展还未成熟,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体系也不完善,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会面临很大的风险。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风险分类及产生风险的原因,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商业银行在兼营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时,如何通过防火墙机制来隔绝风险向传统业务蔓延.面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涉足投行业务这一趋势,在比较美式“防火墙”和英式“围栏”两种风险阻隔机制的特点后,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四种组织形式提出了相应的防火墙机制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已经十分普遍。商业银行要想做好投行业务,应当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运用投行思维全盘考虑对公业务,利用自身在客户、渠道、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综合配置资源,形成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特色,更要着力改进机构体制、运行机制,使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得益于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对业务经营转型的重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领域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今后伴随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本期特别策划"银行系投行业务发展"为封面专题,内容包括银行系投行概述、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以及企业资产证券化、企业并购重组、PPP产业基金等投行业务的内容和特点,并结合具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在国外已相当成熟,而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业务定位两个侧重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从特色投行业务、传统投行业务、衍生投行业务三条主线探索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硕 《现代金融》2014,(3):26-27
摘要: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净息差的盈利模式逐渐减弱,而以投行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本文对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运作模式以及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经济政策发展趋势,提出了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下一阶段产品创新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改变收入增长模式,提高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推进业务转型。本文从一些经济学、金融学的理论入手,希望找到可以支持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依据。同时从我国资本市场、商业银行、企业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的重要性。另外还分析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行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管制的放松,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交叉融合的现象,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当前,尽管综合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但在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实行投行业务分级准入制,完善风险的内外部控制体系及监控体系,才能使投行业务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市场格局还尚未成形,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投行业务存在短期机会,中长期来看也存在较大潜力.短期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缓解传统业务流失压力的同时,应抓住直接融资市场迅速发展中的业务机会,实现盈利多元化,为实现这一短期目标,股份制商业银行需理顺投行业务运营机制,并按照准事业部制设立专营机构.中长期来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司业务投行化已成为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的趋势.如何提升公司业务投行化发展能力,深化对公业务经营转型成为商业银行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商业银行面对公司业务投行化的客观环境及内在动力为切入点,在全面客观分析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提升公司业务投行化发展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通过对代表性商业银行年报遍历搜索和典型案例研究,考察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最新实践,分析其转型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出其创新规范路径。结果发现: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后,发展债券承销、企业ABS等标准资产业务,以及转向表内并购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的新趋势;在业务转型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着力提升投行业务战略经营能力、风险控制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投行业务实践变化表明,资管新规有利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规范化和阳光化,促进和保持金融系统稳定,并发挥了去杠杆和调结构的正向作用,推动了金融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应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国内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监管趋势逐渐放松,在政策上商业泵石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可能。对商业银行来说,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对其具有重大意义,各家银行都把投行业务作为未来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商业银行必须根据自身优劣势和外部资源条件,建立有效的投行业务发展模式,制定正确的策略以抓住机会,发挥优势,弥补劣势,迅速拓展投资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十几年来,这项业务取得了蓬勃发展。目前财务顾问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4.
陈钟 《福建金融》2006,(1):29-31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促使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同时也为其开拓投行业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既有内在动因,又有外力推动。但是投行业务发展之路仍然存在着不少法律制约。对此,商业银行应该在组织制度和业务安排上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15.
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大投行的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承销经纪、并购等业务扩展到信贷、直接投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等领域,它们通过承销、并购与融资、风险管理业务的结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投行的综合收益.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也应借鉴国际投行的先进思路,在分业监管和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发挥融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和互动发展,尝试采用双客户经理制加强营销,强化为企业客户的直接融资服务功能,促进投行部门和市场交易部门的分工与配合,并加强投行研究队伍建设,强化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6.
浅谈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商业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各家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经营理念指导下,快速打造核心竞争力,投资银行业务以其独有的魅力正被更多的商业银行认识和接受,投行业务的开展,势必和传统业务相得益彰,促使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大投行的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承销经纪、并购等业务扩展到信贷、直接投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等领域,它们通过承销、并购与融资、风险管理业务的结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投行的综合收益。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也应借鉴国际投行的先进思路,在分业监管和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发挥融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和互动发展,尝试采用双客户经理制加强营销,强化为企业客户的直接融资服务功能,促进投行部门和市场交易部门的分工与配合,并加强投行研究队伍建设,强化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模式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调研的五家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过程中,有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银行同业借鉴,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业务模式等三个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处于财务顾问业务阶段。同这五家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战略不明确、激励措施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和业务模式不清晰等四个方面。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投行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几方面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的阶段特征,从发展战略、激励机制、政策配套措施、业务模式等创新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改革的深化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我国金融体制发展呈现混业经营的趋势下,商业银行发展投行业务成了其转型的必然战略。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系统的特殊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投行业务不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还能促使其实现投资地方企业、回馈当地经济的本源。本文梳理了现有文献,分析比较了数家城商行投行业务的规模、结构、模式以及风险,进而指出了我国城商行投行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我国城商行拓展投行业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银行深圳分行为例,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速度快、收入占比高的现状,并根据投行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了现阶段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服务无实质内容、授权不足、业务个性化不足、投行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等,并就上述问题逐一提出下一步发展投行业务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