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宏观调控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更加关注就业增长和结构转型。由此,货币政策定向调控应运而生,即在保持流动性适度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定向支持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信贷结构优化,降低融资成本,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新思路。本文从国际央行经验出发,分析了我国实施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实践操作、取得成效、优势与局限,对优化货币政策定向调控提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实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努力达到的政策目标,而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有效与协调运行则是取得政策效果的关键。本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中非协调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一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十大理论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当前流行的有关货币政策10大理论问题,得出了有别于传统观点的新的结论:货币政策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存在"而在于"实际应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主从关系;货币政策4大目标之间不是并存关系而是继起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功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搭配应审时度势、灵活运用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国际经验看,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经历了应付存款支取和防范挤兑、货币政策重要工具及逐渐退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过程。自1984年建立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创新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备金定向调控模式在促进经济金融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际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实践和我国准备金调控过程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继续坚持准备金制度,不断进行准备金操作模式创新,提高准备金制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1996年到200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作为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货币政策,其调控目标从“八五”的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努力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价格回升,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巨大挑战。本着重描述了人民银行在促进货币政策环境建设和完善政策操作方面的实践活动,最后对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活动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郭平 《上海金融》2015,(2):15-20
本文采用2006-2013年工业39个细分行业数据,分析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情况,研究表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效力变动并不显著,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在绝大部分行业中都表现出其在经济衰退期的效力要大于经济扩张期。此外,本文还从金融摩擦的视角,通过构建产业金融摩擦指标来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进行解释,实证结果发现资产负债率、偿债能力系数、短期负债占比指标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中货币政策的效力变动,而国有企业属性能够通过削弱金融摩擦进而减少货币政策效力变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引入加权合成利率,采用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技术等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信贷渠道为主。因此,应对当前货币政策的非均衡效应,差别化金融调控应从调整信贷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8.
从198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但是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一直维持着以直接行政调节为主,缺乏有效的间接调控手段,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因此,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有效运用各种间接货币调控工具,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进而全面提高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7月14日,中央银行发布了2006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数据表明,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保持平稳态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应统筹兼顾,既要考虑货币政策的统一性,又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从全局普遍性来看,1998年以来,我国金融调控手段已逐渐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也日益加强,较好地保持了币值稳定,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从局部特殊性来看,欠发达地区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货币政策调控乏力,传导机制不畅的现象,急需加以解决,从而以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宽货币、紧信贷的宏观调控环境下,我国经济金融业的发展处于稳步发展状态。2006年形势如何,货币汇率能否步入稳健之年,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工作会议给我们传递了明确而可靠的讯息。会议确定了2006年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从工作的总体要求来看,中央银行将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实行稳陡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并不是一个最优货币区,这使得货币政策效应存在区域非对称性成为可能。实证证明:中国存在货币政策效应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非对称性;四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新息的响应不同,货币政策冲击新息对四地区预测误差的贡献度也不同,其中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似、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似。货币政策效应区域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是与企业结构、货币市场发展程度、金融结构以及信贷结构和动力的区域差异有关。因此,要采取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金融调控为重点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案例分析入手,选择了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这些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金融调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全球金融调控呈现趋同与合作的新秩序。论文运用对比与归纳的方法,从货币政策优先目标、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和货币财政政策协调等五个方面全面总结了金融调控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在银行融资与企业融资两大市场均存在金融摩擦的条件下,经济转型时期的“投资潮涌”蕴含重要货币经济学含义。以货币政策调控行业过剩产能为例,本文为解释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功能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经验证据显示:当不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在抵押能力信息传递上存在系统异质性时,货币政策具有显著产能调控功能,而调控作用的大小与企业产权结构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类型有关。通过融合“投资潮涌”与BGG理论,本文将BGG理论中的货币政策效应异质性从企业层面拓展至行业层面,进而揭示了传统非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何以具有结构调控功能的理论机制。结论表明,进一步夯实金融市场微观基础,协同推进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健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至关重要。文章也为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分类调控政策思路,实现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的货币政策操作路径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三个方面。相应的基层央行必须进行相关调整以提高履行其职责的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传导效果,利用2006年-2015年的季度数据,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货币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了银行流动性,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增加了影响银行流动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因此,在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适用的内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趋势、准备金资产范围和考核办法、准备金存款利率以及外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内容,指出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由数量目标转为价格目标后,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步演变为约束货币供应增长、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调整有效性和灵敏性的基础性制度。在系统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和完善资本充足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维护金融平稳运行、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06年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的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2006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民生银行成立10周年熊猫加字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2枚,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政府对其宏观调控颇为必要。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微小的外部冲击会造成大幅度的实体经济波动,且对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大。本文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房地产业显著,且越小型的房地产企业该效应却越明显。政府在调控房地产行业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房地产企业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微调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宋海林杨文化一、微调的主要依据与工具选择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除受制于其它条件的实现外,关键之一是能否根据当时的经济运行状态做到适时适度的微调,即通过政策工具的灵活使用,达到既定调控目标,或消减经济运行对政策目标的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