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有效传导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6年至2021年月度时间序列构建了TVP_SV_SVAR模型,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在利率传导中具有时变特征: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的背景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向中长期限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传导效率自2013年开始显著增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影响自2017年以来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向不同市场利率传导存在不同的时变特征,其中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远低于其他市场,且近年来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完善利率传导机制与健全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首席财务官》2009,(5):58-59
2009年4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巨额正回购行为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担沈,这种行为向市场传递了怎样的信号?是否意味着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否将引发2009年金融市场流动性的“逆转”?央行回购与流动性对冲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其政策目的是通过资金的投放和回笼,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4月份以来,  相似文献   

3.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以业,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逐渐由直接调控转为间接调控方式,货币市场也在快速和稳健的发展,货币市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联系更加密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间接调控具备了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配合的模式是不同是,由于财政政策主要直接作用于市场,而货币政策主要直接作用于金融市场,在不完善市场条件下,商品市场的不完善程度一般小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程度,因此,财政政策效应强,而货币政策效应弱,两种政策配合时,应着重加强弱者,以致二者都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抑制物价上涨过快,央行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有效控制了其中的货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流动性趋紧影响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和进一步深化发展。现阶段过分强调通货膨胀当中的货币因素并不科学,特别是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因此,货币政策不应承载过多抑制物价压力,而应进一步深化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6.
当代金融体系经历了由金融中介主导型向金融市场主导型的变迁,金融市场在经济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这一变迁的重要结果和表现就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发展,由于这种互动表现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由此金融体系的变迁已给传统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现新的融合潮流,这些融合的主要标志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合和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金融市场,这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在于货币政策关注更多的金融领域,关注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相关机构,而且货币政策将涵盖更多的内容。本文对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黄金市场是一个新生的市场,2002年建立,2003年正式运营,在短短6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一个集套期保值、投资、避险等金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市场体系。2008年,中国黄金市场日均交易量名列全球第五位,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黄金市场之一。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市场的完整和稳定是货币政策顺利运行的基础。为了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为推动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本文试分析中国黄金市场的基本框架、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货币市场应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加快金融市场建设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09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稳步回升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及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金融市场分割极大地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使市场的信号功能难以发挥,对公开市场业务等间接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约束,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国应在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的前提下,逐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为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完整的平台,保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针对金融动荡、信贷收缩和经济减速在常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系列诸如TAF、PDCF、TSLF、AM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对提供额外流动性,稳定市场信心,改善金融市场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给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债券市场作为横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重股轻债"倾向明显,导致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的机理与特征,以及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高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央行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处于核心地位。自欧元区建立以来,由于扫除了汇率障碍,整个欧洲市场利率价格已变得高度透明,产生了以EURIBOR为代表的多个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该文从多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操作与欧元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应用做了介绍,并认为货币政策操作应与基准利率的市场化运作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相关金融市场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发生历史罕见的剧烈震荡。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本次危机境外金融市场救市政策更为迅速,货币政策着力于提供短期流动性,财政政策聚焦于危机中的预防、对冲和纾困。两次危机救市政策推出后,市场均不同程度改善。后疫情时代,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是支持流动性直达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其他监管措施的有效协同,强化对杠杆资金、自动化交易等微观市场因素的监管,加快对限制股市做空措施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抵御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必须齐心协力,通过健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市场预期,确保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发展金融市场对于每个现代经济体的运行都至关重要。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不仅通过价格发现功能对大量金融资产发挥至关重要的定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库现金是指一国财政在央行或其他部门存放的尚未支付的财政资金。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对提高国库现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筹资成本,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发展情况入手,通过分析2006-2010年上半年中央现金管理操作与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情况,实证分析国库资金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入商业银行对市场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当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管理协调的经验,提出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协调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到货币市场不健全、利率机制作用有限、金融机构改革不到位等问题的困扰,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造成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受阻和扭曲,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效果。要消除货币政策传导障碍,必须完善货币政策制度设计,完善金融市场,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存贷款计息方式,协调商业银行与各类利率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现新的融合潮流,这些融合的主要标志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融合和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的金融市场,这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操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在于货币政策关注更多的金融领域,关注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相关机构,而且货币政策将涵盖更多的内容.本文对金融市场的统一趋势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国际外汇市场出现反转态势.主要货币政策与市场价格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美元汇率的转换以及美元与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连接,2006年,对主要货币利率趋势的争论与关注也是国际金融的一大热点,预计2007年国际外汇市场的跌宕局面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