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 当前,农村市场经济正在不断发育和完善中.本文拟在认识农村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探索农村金融部门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问题。一、农村市场经济的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不到三年时间.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普遍推广成功。随之.封闭性、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解体了。1985年开放了农产品市场.除几种主要产品外.均可自由上市。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可以根据市场信息.重新处置自己的资源.发展多种经营.从以副养农发展到以工养农.办起一批乡镇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和一批“三资”企业。这  相似文献   

2.
应该说,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育,家庭联产承包使亿万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始按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农村市场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面向市场,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流通,越来越多的农村经济组织从事商品经营;乡镇企业诞生之日便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为着效益干,生产上以销定产,经营上自负盈亏,更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生机与活力。当前,农村改革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家庭承包后产权关系不够明晰,农产品购销的计划调节比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三农"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家庭专业农场应运而生,在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截止2013年6月,龙井市7个乡(镇)经工商局注册成立了87家家庭专业农场。家庭专业农场虽然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规模小、土地流转难、担保不足以及金融支持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客观认识京郊农民收入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京郊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增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山区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农村家庭贷款难问题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与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正规借贷的影响,探讨了社会网络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了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务工型”非农就业抑制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中部抑制作用最强;“创业型”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东部和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增强了“创业型”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正规借贷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作用更强。据此,在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非农就业的异质性、社会网络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以及如何激发正规借贷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等正式制度以及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影响,由于家庭网络和社区网络产生的信任度和归属感会导致家庭的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的不一致,引入社会网络外部性的概念,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空间交互效应来衡量。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保险对农村家庭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弥补农村社会保险的不足;家庭网络促进了农村家庭消费,而社区网络的不畅降低了农村家庭消费意愿,社会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农村家庭消费既存在竞争关系,又使得在考虑其他不可预测冲击时产生依赖关系;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家庭商业保险消费,但农村家庭对于商业保险消费的认同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自我信贷配给农村家庭财务能力水平与其非正规借贷规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具有自我信贷配给特征的农村家庭,家庭财务能力与非正规借贷数量显著正相关;其中财务能力较低组农村家庭,其财务能力与借贷规模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财务能力中等组农村家庭,其借贷规模受到财务能力的正向影响;财务能力较高组农村家庭,其借贷规模受到财务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大.从而验证了我国农村“越穷越借,越借越穷”与“量入为出,不愿负债”并存的现象.因此,加强农村金融知识培训与普及、引导农村居民形成理性财务思维,提高农村家庭财务能力将有助于农村家庭更好地通过使用非正规借贷优化家庭财务效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失独家庭是农村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准确识别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并做出相应的策略安排,是养老资源有限条件下的理性选择。本文基于对四川省H县8个镇302户失独家庭的问卷调查,通过建立模型和访谈方式分析农村失独家庭养老需求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老年失独家庭的养老需求比非老年失独家庭明显更高;收入和健康状况是影响农村老年失独家庭和非老年失独家庭养老需求的重要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有无积蓄对老年失独家庭和非老年失独家庭的各类养老需求类的影响有所不同;养老保险对两类家庭的养老需求均无显著影响。因此,本文从注重养老资源供给的侧重性、提高失独家庭收入水平、重点关注失独家庭的健康保障和提供菜单式的养老服务等方面对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保障提出了精准扶助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农村社会保障从家庭保障向社会保障变迁成为必然。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制度变迁呈现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更新观念、强化政府责任、消除制度性歧视、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制度创新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单门独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生产经营模式,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仅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需要,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阻碍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从生产体制和运营机制上进行创新,着力在继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自愿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近来,农村税费改革成为举国关注的话题。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被一些经济学家称为中国农村继1950年土地改革、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通过税费改革,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经营充和财产所有权,巩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进行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必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韧性概念引入家庭长期治理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和2019年的微观数据,基于欧几里得距离法构建家庭普惠金融指数和家庭数字鸿沟指数,并通过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测算家庭韧性,以此研究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韧性的影响、机制以及数字鸿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能有效提高农村家庭韧性,从而有效确保农村家庭生计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并减小其未来致贫的可能性,进而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然而,普惠金融提升农村家庭韧性的效果有赖于数字鸿沟的缩小,数字鸿沟会显著削弱普惠金融对家庭韧性的提升效应,其中数字可及性和数字使用度都会产生该影响;最后,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通过促进家庭理财、激励家庭创业和提升教育消费三条路径提升农村家庭韧性,但这些路径在数字鸿沟指数较高(即享受数字红利较少)的家庭中均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观.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小农经济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农村家庭从四代同堂向核心型家庭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村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4.
<正>农经发[2014]1号近年来各地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就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要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实行联产承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三大步,确认了农户家庭是农村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使农民获得了双重的解放:保证了财产时权利和身份的自由,扩大了农民选择的权力和机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得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登上了市场经济舞台,农民可似根据市场情况和国家的政策指导,自行确定种植计划和经营,使在农户家庭收入迅速增长,经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王同坤 《重庆金融》2001,(4):57-57,51
当前,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下,大力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对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资金需求状况如何以及信用社信贷支农的重心如何定位,笔者对此试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巩固,家庭工业以其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在振兴农村经济,引导农民致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的变革中,显示了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我县的情况看,当前农村家庭工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的道理,已被农民所认识。农村中创办家庭工业的热潮,几乎与乡镇企业有并驾齐驱的发展趋效。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为家庭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  相似文献   

18.
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主要受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三者的影响。本文将农村老年人贫困分解为收入贫困和主观贫困两个维度,采用新疆南疆地区5个地州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体特征因素制度、家庭特征因素以及社区特征因素对南疆地区农村老年人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因素及家庭规模、子女数量、医疗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等家庭特征因素对收入贫困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所在村的经济情况较好、交通较便利的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较低。本文认为,以提高老年人的福利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可以有效降低农村老年的贫困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论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2017年和2019年26246个受访者的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测算社会保险参与状况,从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两个方面,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估计了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1.随着农村家庭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参与深度的增加,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降低,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的消费均衡;2.社会养老保险参与会改善家庭收入结构和降低家庭生命周期储蓄水平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而医疗保险则会通过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进而降低家庭消费不平等;3.社会保险参与对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受经济环境、生命周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现象,表现为南北方地区差距较大,对青年家庭影响更大;4.养老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最大、对享受型消费影响次之、对发展型消费影响最小,而医疗保险参与广度和深度的影响效应正好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任务。我国农村自改革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发育方面走在了城市的前头。通过农村改革,农村的市场经济有了初步的发育;预算约束程度较硬的各种民营经济主体蓬勃兴起,在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因旧体制的基本框架尚未完全突破,各种体制性摩擦敢然存在,配套的宏观管理方面的改革未能及时到位,下一步的工作更艰巨,难度更大。现就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