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信用评级业发展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资信评级机构也一直引用声誉理论说明其在评级过程中会保持足够的执业谨慎,但安然破产、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使监管者认识到,仅靠“声誉”无法保证评级机构勤勉尽责,必须加强监管。该文对美国资信评级监管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分析了资信评级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多德法案对资信评级行业的监管重点,介绍了多德法案之后资信评级行业监管的后续进展,并对完善我国资信评级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文章探讨了资信评级公司与被评级公司之间、资信评级行业与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资信评级行业效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借款企业资信评级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一)法律法规缺位,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无法可依。随着资信评级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这一行业的市场准入、日常运营、质量监督等的监管要求日益迫切,如任由其盲目发展,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混乱。目前,商业银行对评级机构评级质量的担心、企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资信评级业NRSRO监管模式和最新发展,并分析总结了近年欧盟和IOSCO等其他国际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评级业监管改革措施;从金融系统工程的理论分析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和欧盟的最新资信评级业监管实践模式,并针对我国资信评级业监管现状,从监管内容、监管工具、监管程序制度的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鞠荣华 《中国金融》2004,(12):61-62
我国政府颁布和实施的有关资信评级业的制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行业监管制度,该类制度主要对资信评级机构的行业准入和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二是行业支持制度,该类制度的目的在于使用评级机构的服务和产品为金融监管服务,扩大资信评级业的制度性需求,促进我国资信评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文章探讨了资信评级公司与被评级公司之间、资信评级行业与外部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并提出了提高资信评级行业效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日益繁荣,企业的投资欲望和资金需求都很旺盛.要满足日益扩张的资金需求,借贷市场、企业债券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要对信用市场进行规范,资信评级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资信评级作用的基础上,借鉴国际资信评级资格认定的经验,提出我国相关的监管原则.  相似文献   

8.
建立科学的保险资信评级体系对完善保险信息披露制度,增进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改进保险监管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依据我国保险行业特点和保险公司信用特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构建了一套保险公司资信评级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家样本保险公司资信状况进行应用分析,最后就如何建立健全我国保险公司资信评级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聂正彦  安小雪 《征信》2013,(6):51-55,77
资信评级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投资者利益与筹资者利益的对抗、收费模式的变更及松散的外部监管引发了资信评级的利益冲突。利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因素后,得出应从监管者和评级机构方面着手,化解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美国评级业监管发展动向及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资信评级业扩张明显,在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评级业的监管也日益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评级业的监管历史,对2006年新发布的资信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和评论了美国证监会2007年发布的“注册为全国认可统计评级组织的评级机构监管”规则提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我国的评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一、保险公司资信评级指标体系的设计 保险公司资信评级制度建设作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提升保险行业形象。增强保险公司竞争力,改进保险监管工作,还是增进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了解和信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由专门的评级机构通过综合考察影响各类经济组织和金融工具的内外部因素,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引入市场对企业和经营者的信用道德、信用能力、信用行为及可信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与预测,通过评级符号界定其资信状况,并将评级结果公布于管理层监督之外的社会性监管.它是隶属于管理层监管范畴之外的社会性监管.  相似文献   

13.
面时入世,中国银行业应该补上信用评级这重要的一课. 所谓银行资信评级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银行的经营实力、财务状况、资产质量、发展前景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估,并用简单、直观的评级符号表述其优劣,向社会大众公布的一种评价行为.作为对银行经营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银行评级的实质就是对银行债务偿付能力和可能性的评估.公正、准确的银行评级不仅可以为金融监管当局提供有效的监管信息,同时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存款人了解银行的资信水平和经营能力,从而达到利用市场约束力规范和促进银行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改善资信状况,并最终实现保护存款人合法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德 《海南金融》2003,(11):4-7
资信评级行业对揭示发债人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以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相关立法滞后、未能有效监管、资信评级市场供需失衡等问题。我国加入WTO以后,将推进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政府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管,促进信用体系的大环境建设。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统一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自律,充分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后金融危机下我国资信评级机构法律规制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度被奉为投资者利益的"守护神"和资本市场的"看门人"的资信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推波助澜,引起了人们对其规制立法的重新思考.对于尚未成熟的中国评级行业,借鉴此次危机的教训,规范行业运行,保障我国金融健康稳定发展势在必行.应该把握我国资信评级机构的发展现实,秉持发展与监管并重以及评级公正、客观与独立的理念,梳理与制定相关法律,构建和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管模式与收费机制、信息披露与利益冲突规避机制以及法律责任机制等具体的序列化、层次化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人们在反思危机的过程中,也将更多的批评目光投向了资信评级机构,尤其是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本文在阐述了现行资信评级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资信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负面作用,并研究分析了SEC对三大评级公司的调查及监管建议,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征信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 近年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资信评级.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将外部信用评级在监管中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资信评级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产物,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建立健全而诞生的。为推动企业资信评级工作的开展,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育资信评级市场的路径,我们对萍乡市资信评级市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以市场化取向、供给领先的模式,建立和发展以信贷评级为核心的资信评级体系,是当前培育资信评级市场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信评级业:繁荣与隐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怀海 《银行家》2003,(11):70-73
面对诸如标准普尔、穆迪等国际知名资信评估机构早已誉满全球的荣耀,人们也就不由地想问问中国自己的资信评级机构在哪里?其实中国的资信评估制度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整个资信评级行业也已经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涌现出了以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上海远东、深圳鹏元为代表的资信评级机构.但是,"目前我国资信评级行业处境还较为艰难,与其应有的地位、作用、影响力、公信度还极不相称."--大公国际总裁关建中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这一观点.中诚信国际副总裁何敏华也完全赞成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评级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政策法规支持。一是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各自监管领域内评级机构的评级资格进行了认可,但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日常经营的监督管理缺乏法律规范。二是人总行确定进行借款企业资信评级试点工作后,并未下发专门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对中小企业可以享受的贷款优惠政策、具体操作流程、收费标准等问题没有规定,影响了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