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规定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应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将中等收入家庭纳入免税行列,同时,取消无住所纳税人的附加费用扣除,废止外籍人员各种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基本费用扣除应反映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借鉴西方学者关于贫困线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基本思路。认为首先要遵循基本生存权利原则、弱平等公理等价值判断准则,主张以家庭的基本发展费用标准作为参照基准,并提出应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扣除和单项扣除相结合等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工薪数据,以1996年为基期,考察了财政拖累和提高综合费用扣除标准对工薪收入者2008年平均税负的影响,并进一步对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的福利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真实财政拖累是推动我国工薪收入者税负上涨的主要原因,费用扣除标准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减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财政拖累的影响并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力,导致税后收入不平等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4.
《财会学习》2011,(4):9
一、关于企业为月工资收入低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职工缴存企业年金的征税问题(一)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部分计入职工个人账户时,当月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与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之和未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二)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但加上计入个人年金账户的企业缴费后超过个人所得税费用扣  相似文献   

5.
自1980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征收个人所得税,围绕起征点多次进行改革。2011年9月1日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以来,减税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未能够充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存在的误区也日益凸显,建立起科学地个人所得税制度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与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设计是互动的,配套的,又同时受该国征管水平与纳税意识、税收环境等的制约。日本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综合课税原则,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项目保留分离课税的方式。鉴于此,日本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由三部分组成:其一为分类课税所得中必要费用的扣除;其二为综合课税所得合计额的扣除;其三为综合课税所得税额的扣除。  相似文献   

7.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效果评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为特征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效果明显,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不大。此次改革存在以下误区:不符合我国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改革趋势;"聚财"与"调节"功能错位;存在"头痛医头"的片面做法。进一步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应该顺应提高直接税占税收总收入比重的趋势,在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所得的基础上,采取建立综合税制体系、采取有效手段使隐性收入显性化、加强征管等综合改革措施,增加富人的个人所得税比重,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的税种之一,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直接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本文以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概念、实质以及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指出确立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税率既定条件下,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关键在于合理确定应税所得,而应税所得的确认又取决于“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费用扣除”的设计存在很多缺陷: 对纳税人福利水平的确认欠科学且有悖横向公平原则, 缺乏弹性以致于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等。使个人所得税制度偏离了公平的目标, 弱化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为此,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费用扣除”的公正、科学和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两个比重”与个人所得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却逐年提高。两类比重发展趋势的背离反映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和征管存在逆调节问题。而仅依靠调整工薪费用扣除标准无法彻底解决个人所得税的逆调节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1.
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上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是众所瞩目的焦点问题,但在实践中很多人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表述不够准确,甚至产生了歧义,必须为其正名;应规范分项减除"费用扣除标准",与通货膨胀率挂钩,实行指数化调整;实现内外统一的"费用扣除标准",使人人都能享受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2.
《欧共体条约》中没有对直接税的具体规定,欧共体①立法机关也没有对直接税进行立法。但是,欧共体法院②通过案例判决,间接地发展了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制度,明确了相关的税收处理办法:应退还临时居民纳税人超额缴纳的工薪所得税;对非居民应按扣除商业费用后的净所得征税;"狭隘"归集抵免制因阻碍成员国间的资本自由流动而被废止。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功能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外还有就是调节收入分配不均。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是实现公平纳税的一个重要方面,费用扣除的确定关系着纳税人实际承担税负的高低,因此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问题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是我国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制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费用扣除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宁夏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在工业高位运行的状态下,宁夏经济要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也会对宁夏财政收支产生影响。收入方面,由于经济放缓,企业实现利润幅度将有所下降,加上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扣除标准和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1997年至2000年,作为高薪阶层之一的外籍雇员缴纳的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占我国全部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比重分别为40%、37.1%、34.7%、29%,这意味着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中的三分之一左右来自于外籍雇员.  相似文献   

16.
《财会学习》2008,(7):9-9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新标准 1.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  相似文献   

17.
贾康 《涉外税务》2012,(5):9-10
现阶段在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复杂形势下,我们要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注重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其中的政策重点之一,是进一步把结构性减税的文章做足,通过结构性减税一系列正面效应的充分发挥,服务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一、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近年来,结合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发展状况,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如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增值税转型、暂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提高个人所得税中工薪收入的费用扣除标准及改进税率设  相似文献   

18.
周小丽 《云南金融》2011,(6Z):23-24
近年来,关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改革历程和现状出发,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现行扣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的个人所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改革的原则从扣除制度、项目等方面提出改革我国个人所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亮亮 《财会学习》2007,(10):60-60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都是单位对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支付,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不同应税项目.但由于两者的扣除标准不一致(根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从2006年1月1日起对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而劳务报酬的扣除标准为4000元以下为800元、4000元以上为扣除20%),及适用的税率不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45%,而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加成征收为30%、40%),单位支付相等数额的人员支出时,个人所得税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对代缴义务人进行宣传解释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周小丽 《时代金融》2011,(17):23-24
近年来,关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改革历程和现状出发,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现行扣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充分对比世界主要国家的个人所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改革的原则从扣除制度、项目等方面提出改革我国个人所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