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和私人货币供给等因素导致货币总量指标无法有效控制,且货币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变量关系疏远.历史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面对货币总量指标失效的首要反应是扩大货币总量统计范围;当扩大的货币总量指标依然无法提高货币政策效果时,则放弃该指标,转而盯住利率目标或其他.本文从货币史的角度,分析和比较美国、欧盟及美国当前的货币总量指标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依据;并探讨了货币总量指标不断失效的原因、货币总量指标在各国货币政策框架中角色转换的原因和对中国货币统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研究离岸市场对本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前提,是弄清楚货币乘数还是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欧洲美元市场的资金清算通过美国境内商业银行账户完成,货币乘数的作用突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资金收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实现,离岸市场独立于境内商业银行体系之外,基础货币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我国应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采取不同措施减少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数字货币征税的前提是明确其本质属性,在小额支付范围内可以基于"货币认同"认可其货币地位,而在投资业务领域其应当属于无形财产。许多国家已经具有了数字货币征税经验,美国、日本就是数字货币征税的典型代表。我国对数字货币征税在官方立场、现有税收体系适配性、行业技术专业性方面存在障碍。借鉴国外数字货币征税经验,可以从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两个层面构建我国的数字货币征税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种国际货币,分析、比较三种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汇率变化的特点,发现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国际货币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都经历了升值过程,货币升值是该国货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保持汇率稳中有升、维持经常项目顺差、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并根据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灵活实施汇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在欧元的成功运行以及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极大关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出发,对东亚经济体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建议。从研究结果看,东亚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但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东亚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即便经济实力强,也并不意味着该国货币能成为国际货币。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力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能超越美国,这将支持人民币在相应时间内成为国际货币。实际上,早在1894,美国GDP就跃居世界第一位,1913年其工业产值已经相当于英国、法国和德国三个国家工业产值之和,但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美元才确立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从GDP跃居世界第一到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货币快速发展可能对我国金融运行造成的冲击,比较我国及美国、欧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在虚拟货币监管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建议我国应在虚拟货币立法、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完善虚拟货币监管制度等方面完善虚拟货币监管.  相似文献   

8.
货币市场基金作为金融市场上一种重要的制度创新,在美国的发展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因其收益稳定、风险较小、流动性强等特点,在基金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从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历史入手,阐述了货币市场基金迅速发展的原因,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缺口估计法间接估算了2006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三季度的人民币境外存量,并且利用状态空间模型论证了当前人民币境外存量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对比1961-2005年欧洲美元对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得知未来人民币境外存量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势必逐步增强,进而威胁国内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从货币回流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与美元现实差异的根源,本文提出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虚拟货币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货币在网络交易中表现出一些货币特征。本文根据我国虚拟货币的市场规模和流通方式,分析虚拟货币在流通与交易中存在的风险,借鉴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经验,提出构建以虚拟货币发行厂商交易平台为枢纽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货币制度是人们为降低交易成本进行的理性选择,货币信用创造的困境导致现代国际货币的缺失。本文从货币制度和货币信用出发探讨多重货币合作的机制和作用,并对多重货币合作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货币界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修正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货币的理论定义和经验定义出发,简要介绍了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及各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分析了导致货币供应量目标失效的几种可能原因,指出金融创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当前一些国家纷纷转向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只要解决了货币的界定以及修正货币供应量的计量方法之后,货币供应量仍会继续成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这种关系是动态的,不同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外部冲击等都会影响到这种关系。学术界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经验研究,从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到内生化货币将货币变量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再到当下经济虚拟化背景下新的探索。本文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的发展演进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基于经济虚拟化导致的经济运行变异这一新的时代背景,指出了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彭双  邹剑 《时代金融》2012,(29):9-11,13
关于货币中性、非中性就主要是研究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不同经济学派在各自的假设条件下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现代西方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判断方法为理论依据,选取1991年到2011年最新宏观数据,对我国货币供给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了我国货币非中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后,美国执行宽松政策的救市行为不断对外转移经济风险及经济发展成本、国际收支全球范围内失衡等问题,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货币三大职能为分析维度,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从实证角度对五种国际货币1999年至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探讨货币国际化的内在影响因素,进而就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货币制度是人们为降低交易成本进行的理性选择,货币信用创造的困境导致现代国际货币的缺失.本文从货币制度和货币信用出发探讨多重货币合作的机制和作用,并对多重货币合作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弗里德曼著名的实质所得每增加l%,则实质货币需求增加1.8%的研究结论为基础,并将其扩而大之对中国的货币供求状况进行了经验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增长与弗里德曼的结论是完全拟合的,而货币供给增长则与弗里德曼结论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无论结果如何,弗里德曼著名的研究结论为观察中国货币供求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值得我们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2超过99万亿元,接近100万亿元大关,而2006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2才刚刚达到30万亿元。从同比增速看,2013年1月,我国货币供给M1和M2同比增速出现明显回升走势,尤其是货币供给M1同比增速由前几个月的5%-6%,大幅度回升到15.3%。  相似文献   

19.
周天一 《时代金融》2009,(3X):60-61
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它的成因不只是表面上的美国"次贷"问起,而是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美国人曾引以为傲的杠杆投资;另一方面是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和从金本位向美元本位的转变,还有全球经济失衡的作用,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间博弈的策略和行动会随时间和其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而这些调整和变化在不停地推动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演化,国际货币金字塔的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但由于历史因素的客观存在,霸权依然不容忽视,货币金字塔导致的货币分层,不同货币层次的变更,不仅体现了美元的货币霸权,同时欧元、日元、甚至人民币的崛起都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历史经验视角,从英镑国际地位的兴衰出发,对比美元崛起的推动因素,寻求储备货币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要素,为其他货币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