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桂萍  胡庆为 《保险研究》2011,(6):121-127
由于车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对车险经营构成了重大威胁。因此,车险道德风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对车险道德风险的内涵、风险因素、博弈分析、风险防范等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郑申 《时代金融》2013,(20):222
近几年,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产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车险在产险市场占据着重要江山,各市场主体在车险市场的竞争更是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车险业务已进入薄利时代。赔付率指标是指导车险经营的重要工具,因数据统计口径、应用目的等不同,在车险的经营中,有多种赔付率指标被采用,其中,终极赔付率指标在指导车险业务发展方面应用较广泛。终极赔付率能及时反映  相似文献   

3.
当前产险机构围绕车险中介市场开展非理性竞争。为探求产险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商业模式分析了形成车险中介市场非理性竞争的主客观原因,审视当前的变化趋势,提出革新竞争战略、信息化客户管理、科学整合渠道资源、理清监管界限和理顺价格机制作为形成理性竞争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车险是国内产险市场第一大险种,在整个财产保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车险保费收入和盈利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财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增速和盈利状况。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即将试点实施的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外车险市场化改革成功经验,分析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提出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商业车险改革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险研究》2011,(12):J0038-J0038
机动车辆损失险代位求偿业务将在厦门试点,为积极慎重开展试点工作,12月9日,厦门市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富邦、人保、太保、平安、大地、国寿产险等产险公司车险理赔部门的负责人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讨论厦门开展车险代位求偿机制试点工作事宜。厦门保监局相关人员参加研讨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行业车险信息平台项目部主任吴晓辉等莅会指导。  相似文献   

6.
非车险市场不规范价格竞争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车险市场不规范价格竞争的突出问题 (一)恶性竞争造成保险费率持续走低 目前我国财产险市场价格和国际平均价格走势相背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保险市场的产险费率一直在上升,然而,国内的情况却与此相反。国内非车险保险市场在精算能力相对不足,产品同质,服务趋同的情况下,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各公司只能被迫一起降价,导致整个非车险市场的费率重心不断下移。  相似文献   

7.
马国东 《上海保险》2010,(2):28-30,52
产险公司的价值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这主要是由于产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和自身的特性决定的。产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车险、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责任险、信用险、保证险和短期人身险等。产险公司基本面临了社会和自然的所有风险,影响产险公司经营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动车辆保险行业面临着业务迅速扩张与营业利润缩水并存的尴尬局面。本文主要针对该现象分析了商业车险发展情况与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经济发展视角,对国内商业车险市场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博弈分析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权衡车险市场最终均衡情形。在定量分析中,验证了车辆奖惩系统(BMS)使用后,行业达到稳定均衡状态,并找到了此时合理的保费费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完善发展了产业周期理论,在传统基于逻辑曲线和龚柏兹曲线的产业周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经济情况,提出第三产业(以机动车辆产险为例)的两周期结合(保险人和投保人发展周期规律)和四阶段循环发展规律(发展初始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发展平缓阶段、稳定均衡阶段)。  相似文献   

9.
车险作为各家产险公司经营的龙头险种,存在着综合赔付率高、理赔风险大、理赔服务不理想的情况.本文阐述车险核保精细化对车险业务持续发展的意义,对当前车险核保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车险精细化核保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严格规范车险兼业代理市场,1月21日,在南京保监办组织召开的江苏省车险兼业代理会议上,全省申报的3000多家车行中,仅有76家汽车经销商获得了代理资格,比例为40:1,其中南京14家。 据了解,截止2002年底,江苏省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共有4714家,其代理保费收入为38.8亿元,其中产险兼业代理保费收入13.3亿元,占产险保费收入的23.85%。据江苏省保险行  相似文献   

11.
射幸合同具有双务性、履行的不确定性和对价的不均衡性等特点.作为典型的射幸合同,保险合同具有射幸舍同的基本特征,但又与其它射幸合同有一定的区别.保险合同的射幸性是引发保险合同道德风险的原因之一,而免责条款则是避免道德风险的制度保障,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我国<保险法>第18条有关"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免责条款的正当性,应当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健康保险业的健康管理运行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管理是健康保险转移财务风险、控制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道德危害等问题的成功策略之一。积极借鉴国外保险业健康管理的成功运行模式(如HMO,PPO,POS等),构建我国健康保险的健康管理运行模式对于我国健康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重点研究了健康管理运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人群、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支付机制、成本控制与医疗服务管理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反馈机制等,并探讨了健康管理当前在我国面临的问题,指出必须结合国情构建健康管理运行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健康保险业务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龙翔 《保险研究》2011,(3):96-101
对保单持有人的救济是保险保障基金制度最为核心的内容.从各国相关立法和理论看,保险保障基金的救济应遵循主要向个人提供救济、道德风险最小化、促进自身可持续运作等原则,在制度上合理规定救济方式、手段、范围、限额等内容.我国现有的保险保障基金救济保单持有人的相关制度应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时代的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和  吴凤洁 《保险研究》2011,(11):78-8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将成为未来社会管理和保险市场需求的重要领域。目前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面临着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的困境,同时,受到经营管理效率的制约。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发展与普及,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解决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利用物联网的“更加透彻的感知...  相似文献   

15.
赵桂芹  吴洪 《保险研究》2011,(4):116-123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的文献,分别从理论基础、实证方法、实证结果三个方面进行评述,总结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保险市场道德风险实证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荣  王杰 《保险研究》2012,(3):68-78
关于董事责任保险通过鼓励董事高管积极进取从而改善公司治理效力,还是通过增强董事高管的道德风险从而削弱公司治理效力存在争论。在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设立董事责任险条款有助于减少公司代理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董事责任保险实际购买需求影响因素和董事责任险实际购买对企业代理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增加公司对董事责任保险的需求,同时董事责任保险购买又将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降低公司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7.
明雷  秦晓雨  杨胜刚 《金融研究》2022,501(3):41-59
本文拓展了Freixas and Rochet(2008)的理论模型,证明存款保险差别化费率机制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农村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2015—2019年某省119家法人投保机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引入差别化费率设计显著降低了农村银行的风险承担;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对于自身风险承担水平较低、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村银行来说,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差别化费率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信社改制短期内对农商行风险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结论对加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早期纠正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以及深化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term “moral hazard” when interpreted literally has a strong rhetorical tone, which has been used by stakeholders to influence public attitudes to insurance. In contrast, economists have treated moral hazard as an idiom that has little, if anything, to do with morality.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genesis of moral hazard, by identifying salient changes in economic thought, which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medieval theological and probability literatures. The focus then shift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predominantly, normative conception of moral hazard found within the insurance‐industry literature with the largely positive interpretations found within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raditional Japanese insurance theory has tended to assume the basic altruism of policyholders, this assumption may not be warranted. Many people might be opportunists rather than altruists. So in the actual insurance market, moral hazard may occur not accidentally but naturally. Without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s, policyholders may deviate from their original purpose. It is important to design penalties as negative incentive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oral hazard. We test these propositions here by means of a game theory and questionnaire. The reason why we use a game theory and carry out the questionnaire is that it is not suitable to apply the econometric model to collect reliable data about moral haz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