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启建立了内地与香港地区两市资本的联通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项探索性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分析表明,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将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随后分别选取了政策实施前后上证、深证股市陆股通和非陆股通股票日交易数据,构造了反映股价信息反应程度的指标、反映股价信息反应速度的指标来衡量沪港通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票定价效率,市场信息反应程度有所提升,但信息反应速度并无明显改善,总体而言作用仍然有限,而深港通的开通效果更为显著,在信息反应程度和速度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4年沪港通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建立PSM+DID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有效降低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该效应在民营企业、非跨国企业、地方司法效率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外部监督程度两种渠道来降低企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的概率。沪港通有利于释放企业融资约束,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系列政策的推行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沪港通所带来的套利机会远远不止AH股配对交易一种,由于沪港两市的资金成本、估值方式、交易时间、交易制度等方面差异,以及沪港通与QFII和RQFII的制度差异,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可能会影响股票的预期收益,本文尝试探究投资者结构是否是中国股票市场定价因子。本文利用A股数据构建投资者结构因子,并将该因子加入Carhart四因子模型中进行实证回归。研究发现:(1)投资者结构是沪深股票市场定价因子,该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2)相对于沪深主板市场,创业板与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因子溢价更高;(3)新冠疫情提高了沪深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因子溢价。本文补充了A股市场在资产定价方面的研究,为A股市场投资端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形成套利限制的基础要素出发,将套利限制划分为交易成本、交易风险和交易约束,研究了不同维度套利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对错误定价具有正向影响的各细分维度套利限制中,交易约束起主导作用;股价高估情形下,交易约束对错误定价的影响起主导作用,交易成本则具有负向影响;低估情形下,交易成本起主导作用,各细分维度套利限制与错误定价的相关关系与高估情形相反,呈现显著的非对称关系;各细分维度套利限制通过改变投资者买卖行为导致了这一现象。本文首次探究了不同维度套利限制对错误定价的影响,并将T+1交易制度引发的套利限制纳入研究范围,为套利活动和我国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0,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7.
庞家任  张鹤  张梦洁 《金融研究》2021,486(12):169-188
本文基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中国内地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政策风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所限,沪港通在初始阶段并未对沪市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显著影响,但随着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逐渐稳定和交易不断活跃,其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效果于实施两年后开始显现;深港通建立在沪港通的制度基础和运行经验上,其在开通后显著降低了标的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资本市场开放影响股权资本成本的竞争渠道和信息渠道,发现深港通对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竞争程度较高,或是公开信息质量较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股票样本。  相似文献   

8.
沪港市场的开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沪港通的来临,AH股的溢价指数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沪港通开通前后不同行业的样本股AH溢价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沪港两地的资本市场,对产生AH股溢价指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11月17日是沪港通开通一周年的日子。在当天上交所主办的"沪港通"一周年总结暨研讨座谈会上,证监会新任副主席方星海首次公开露面,并就沪港通开通一周年发表讲话。方星海表示,自正式开通以来,"沪港通"下股票交易总体平稳有序,交易结算、额度控制、换汇等各个环节运作正常,在此期间,"沪港通"经受住了国际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检验,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沪港通开通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方星  相似文献   

10.
沪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需通过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活跃交易来实现.此外,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正>毫无疑问,沪港通的开通是我国资本市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启动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列车。2014年11月17日,作为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的试点,沪港通正式启动。从通车表现来看,通车首年南冷北热明显,通车第二年则南北表现趋近。从具体对A股的影响来看,沪港通并没有如启动之初市场认为的缩小A、H股的溢价。不过,沪港通的开通的确推进了A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接下来的深港通也将加大A股的国际化。南冷北热不再明显11月17日收盘后,上交所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4年我国政府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做出了新的创举,推出新的投资计划——沪港通,即沪股市场和港股市场互相连通机制的简称。沪港通正式开通对于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的跨境资本流动增添了新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经济能否良好长期的发展和我国未来跨境资本流动能否走进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沪港通的提出以及正式开通,我国的跨境资本投资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钟凯  孙昌玲  王永妍  王化成 《金融研究》2018,457(7):174-192
本文基于“沪港通”这一外生政策,探讨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股价异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能够降低“沪股通”标的股票股价的异质性波动,且在“沪股通”活跃成交股样本中更为明显;深入研究发现“沪港通”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股价异质性波动。本文研究表明“沪港通”实施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亦为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沪港通"的开通是否使沪市与港市及沪市与美市的联动性产生显著变化,以沪港通开通为节点,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2013年7月2日至2016年4月15日沪、港、美三个股票市场SCI、HSI、SPX500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沪港通"开通前,上证综指波动主要源于其自身,几乎不受美股和港股市场的影响,美市和港市与沪市没有联动性;"沪港通"开通后,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对沪股市场的影响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
沪港通的实施是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里程碑事件,本文基于国际资产定价模型(IAPM),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沪港通的实施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研究发现,沪港通的实施可以使沪港通标的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在更换政策时间、虚构处理组、替换核心变量后该结论仍然显著;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通过增加资本市场流动性、改善公司治理、降低系统性风险等机制提升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从11月17日开始,倍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沪港通正式开通了。这是中国股市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中国股市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不仅香港投资者也包括国际市场上的投资者从此多了一条投资中国股市的渠道,而且国内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沪港通的途径来投资香港股市。沪港通从此将与A股市场以及香港股市的发展相伴随。不过,对于沪港通开通的意义以及认识,市场明显存在误区,一些投资者与市场人士对沪港通抱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现金价值模型,以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上升,公司现金价值边际递减,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2)机构持股对现金价值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当机构持股比例超过大约9%时,其对现金价值的影响会大幅减弱,这表明机构投资者缓解融资约束的能力明显衰减;(3)分别就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以及公司规模而言,民营企业、股权集中以及小规模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股权分散以及大规模企业,因此也面临更为严重的融资约束;(4)相对于融资约束程度低的公司,机构投资者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公司中能够发挥更大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沪深股通就成了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通道。与内地市场流向香港市场的“南向资金”相比,从香港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被称为“北向资金”或“北上资金”,市场通常又将其称为“北水”。  相似文献   

19.
内部人交易一直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实施内部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间内部人交易数据检验了分析师跟踪对内部人交易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随着分析师跟踪数量的增加有所下降;(2)股权结构会影响分析师外部治理功能的发挥,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了分析师跟踪与内部人交易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分析师跟踪的外部治理效应、强化内部人交易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管涛 《中国外汇》2019,(6):14-15
最近中国的A股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大涨,且涨幅居全球前列。这波大涨的背后,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大举进入A股市场。某股票因被外资买到深股通的持股上限而不得不被限制购买,更成为新行情中的一道风景。外资已经成为中国A股市场的重要力量。而随着A股在明晟(MSCI)指数中的纳入因子逐步提升,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外资进入A股市场。面对这种形势,应用其“利”而防其“弊”。外资“先知先觉”把握A股行情时间回溯到去年,A股大跌,国内投资者、上市公司大股东无不灰心丧气;然而,外国投资者却通过陆股通北上净买入2942亿元,扣除港股通南下资金后,去年股票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项下北上净流入资金2018亿元,为该机制开通以来的首次。当时尚有人奚落是外资被套牢,但现在国内不少投资者却在佩服外资的先知先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