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现象,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因此,研究当代西方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理论,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输入我国的可能途径,以期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危害,就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分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典型的传导途径,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以及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防范和减轻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本轮通货膨胀更多地体现了转型期经济体的特征,具有明显的输入型特点,原材料、能源等价格快速攀升以及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是其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我国37个工业大类行业PPI数据构建TVP-SV-FAVAR模型,实证研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下游价格、不同类型行业传导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和CPI均产生了影响,我国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强度从上游行业到下游行业依次递减,对能源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最大,其中上游能源开采类行业的传导系数最高,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次之,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传导强度较弱。输入型通货膨胀更多向生产环节传导,向流通环节的传导强度弱化,但是会推升流通环节成本降低企业利润。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导具有明显的顺周期和“易涨难跌”特征,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大,在平稳阶段的传导强度次之,在下跌阶段的传导强度最弱。我国经济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背景下,政策调控应把握好输入型通货膨胀传导的结构性特征,据此开展分类调控、精准调控、依时调控,综合平衡“稳增长”和“防通胀”目标,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相似文献   

5.
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我国相关能源原材料的进口价格上升,最终反映为国内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是当前谈论中国物价问题时被广为接受的观点,无论是2007—200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是始于2010年的本轮物价上涨,其背后都有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快速上升因素。分析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传递到国内的各环节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一般原理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当国际市场上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时,这种价格上涨通过该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传导到国内从而引起该国国内价格持续上涨的现象。引起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条件主要有四个:一是国际市场上存在价格上涨现象;二是该国  相似文献   

7.
资本账户开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国际经济领域一直存在争论.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1990-2008年中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我国通货膨胀与中美利率差异、资本账户开放阶段性政策变化虚拟变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发现以中美利率差异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流动与通货膨胀之间正相关,即国际资本流入越多,国内通货膨胀越高;以经常项目开放和加入WTO为标志的资本账户开放阶段性变化的虚拟变量与通货膨胀负相关,说明资本账户开放本身能够降低我国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研究每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不同背景及措施入手,研究该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深入探讨了该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造成冲击的途径:分别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利率汇率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两个途径进行具体分析,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并进行预测。通过分析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的通货膨胀带来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防范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造成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9.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对一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的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的传递是不完全的且存在明显的时滞,长期和短期汇率传递效应都很低;汇率变动对我国CPI的传递效应受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非常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和货币政策实施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开放背景下,国际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不断上升。分析表明,进口价格上升是我国生产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但对最终消费价格影响偏弱;出口则缓解了国内产能状况对通货膨胀的约束,但持续的贸易顺差同时成为我国货币投放压力的重要来源。国际资本流动使我国通货膨胀的货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宽松的货币条件对我国资产价格的影响尤需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扩张财政政策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慷 《中国外资》2013,(6):54-56
本文以积极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国际渠道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平均工资以及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货币供给与平均工资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剧烈,而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积极财政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切入点,深刻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货币渠道、信贷渠道和国际渠道三个渠道影响我国的通货膨胀.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给、平均工资以及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引起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其中,货币供给与平均工资的上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为剧烈,而以进口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对我国通货膨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输入型通货膨胀视角下的物价稳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有效服务于物价稳定、经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然而,危机期间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低利率、定量宽松等刺激经济政策,国际货币超额供给导致全球通货膨胀预期不断升温。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合作日益紧密,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物价冲击日益显著,在金融危机后期和国际金融格局悄然变化新形势下,对物价新形势、金融市场新形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背景下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分析,以及构建统计计量模型进行论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处于大的开放国际环境之中,中国物价水平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文章运用OLS模型,VAR模型及方差分解,得出中国本轮的通货膨胀主要为输入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伟熹  宋冬阳 《云南金融》2012,(5X):105-105
近期中国的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处于大的开放国际环境之中,中国物价水平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文章运用OLS模型,VAR模型及方差分解,得出中国本轮的通货膨胀主要为输入型,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正是中心资本国通过大规模的游资输出转移金融泡沫,自己则相应输入实物资本,使得中心国家的宏观经济稳定与外缘国家的通货膨胀几乎成为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8.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在开放经济中,由于一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一些外部经济因素就会传导到一国国内,并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石油、原材料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过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等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证的我国热钱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际热钱流动对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实体的影响逐渐显现。因此,本文以国际热钱流动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热钱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以及我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都是影响国际热钱流入的重要因素。其中,汇率对热钱流动具有负向影响,通货膨胀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热钱流动具有正向影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非线性视角,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2006—2012年间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冲击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宏观经济变量参数在样本区间内具有明显非线性特征;中美利差的变化会使资本流动产生频繁波动,资本的流动又能减少中美两国的利差;短期资本的流动对我国产出和通货膨胀均产生了正向的推动作用,但传导机制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了显著的差异。因此,我国应密切关注国际资本的流动情况,避免资本短期内大量的流出而对我国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