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转型是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经过十多年的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改革,农村金融改革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认为,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演变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客观前提,为此,本文提出农村金融应该立足于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农村经济的特质性风险,建立面向农户的零售银行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农村经济的现实出发,提出了我国农村的基本形态是以农户为基础的“小农村社制”,并在农户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直以来以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改革思路存在不足的结论。文章以HN省农户金融需求为例,进一步探索农村金融组织建设与改革方向,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是解决广大农户金融需求的根本之路,以及针对农村不同阶层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广其 《济南金融》2008,(10):64-66
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和谐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户金融互助合作是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金融制度安排,它对于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具有明显的基础性激励作用,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推动农户金融互助合作,需要政府调整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和调动农户金融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和谐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户金融互助合作是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金融制度安排,它对于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具有明显的基础性激励作用,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必然选择和正确方向.推动农户金融互助合作,需要政府调整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路径和调动农户金融合作的积檄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相关数据,借助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分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没有导致农户收入的增长,农村金融规模扩张不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是农户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导致农村基尼系数下降,农村金融规模扩张和金融效率提高是缩小农户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6.
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 《西安金融》2007,(1):12-17
从1996年《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到现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从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到这次以微观机制再造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要将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现有农村金融体系改造成既能满足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有拉赍金需要,又具有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而金融多元化是可持续发展和有拉满足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薄弱和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制约农民增收。为此,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从而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全面推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广文 《银行家》2008,(1):24-25
农户和微小型企业贷款难,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是当今中国不争的事实.要促进"三农"发展,需要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强化农村金融供给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在多重因素制约下.面对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呈现区域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态势.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上.需要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等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本文以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为调查.提出了创新农村信贷服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在多重因素制约下,面对农村的信贷需求日益呈现区域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态势,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上,需要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在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等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本文以益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实践为调查,提出了创新农村信贷服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李项南 《时代金融》2013,(24):187+192
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结合现有农村的金融资源,研究探索构建"农户、农金、担保、补偿、政府"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并从对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必要性的认识出发,结合近年来张家口市的创新实践,从而研究和探索新型金融支农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以期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鄂州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对三种不同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农户、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金融供求呈现结构性失衡与低效,其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制度是外生的,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短缺和不均衡。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不单是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组和转型,而是要根据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动态性,调整和建设产权多样化、机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如此,才能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对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本文基于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次序,从借贷成本的角度对友情借贷、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户友情借贷全面放开的基础上,我国农村应建立并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金融的问题对国家整体金融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问题,是农村金融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将立足苏皖两省的代表性县域的调研,从农户的视角分析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农户对农村金融活动的参与情况与意识,以及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评价等多方面,具体比较分析区域农村金融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此得出更为广泛的结论,对中国农村区域金融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个广覆盖、深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使得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农户金融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农户金融需求的特征以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刘炼 《时代金融》2014,(7Z):299-301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主体金融需求迥异于传统农户,更适合传统农户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已无法满足新型主体金融需求,并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瓶颈。本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的宏观视角,全面剖析了金融创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制度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改革创新试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供求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户调查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先驱者,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基于典型抽样的浙江省农户融资情况调研,本文对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的特点、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实证分析,提出建立多层次信贷服务体系,提高农村信用社、农村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完善金融"新政"的配套支持措施等一系列促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基层金融部门无论在农村金融体系的设置方面,还是在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方面,都与农村金融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在分析农村信贷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当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支农优势、尝试推动"村委信用+农户信用"和"信合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共同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的支农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贫困农户是典型的"边缘借款人"。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对于打破金融排斥、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加农户收入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农村金融排斥态势与金融普惠面临的挑战,对农村金融普惠的策略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