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银行保险业务是银行、保险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重要营销渠道.保险公司通过发展银行保险业务,依托银行网络,借助客户对银行品牌的信赖销售保险,能有效缩短保险与客户之间的距离,赢得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信任.  相似文献   

2.
吕晨  井韦 《中国保险》2008,(1):46-50
国际银保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随着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的发展趋势,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逐渐建立起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引起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银行保险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和融合,通过银行渠道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合作模式是指银行保险业务开展的不同渠道和方式,是不同金融行业业务交叉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不同的特性,如所有权、产品、客户数据库等,可以对银保合作模式采取不同的分类。  相似文献   

3.
丁磊 《现代金融》2008,(7):48-48
为了促进代理保险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银行不能将保险销售仅仅放在代理的位置上,而是要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保险理论水平,正确理解代理保险的内涵,充分调动其做好银行保险业务的积极性。第二,大力开发保险新品种,使其集保障性、储蓄性和投资性于一身,增强产品给客户带来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城市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采取非常规手段,把以农村银行机构代理寿险为主要品种的保险业务推向贫困农村地区,导致银保合作纠纷开始向农村蔓延。许多贫困农村地区群体性退保事件频繁发生,不仅严重伤害了广大农村住户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农村银行机构声誉。在代理寿险业务强有力的利益驱动下,部分代理保险的农村银行机构员工片面追求代理业务规模、市场份额和代理收入而将保险产品表述为储蓄产品,故意模糊代理保险与存款业务的概念和性质,故意回避银行代理地位,打着银行品牌,拉保险客户。他们不按保险条款将重要事项对客户进行如实告知,如在客户续存大额存款时极力营销保险业务,过分强调保险分红和保障功能,而回避在保障功  相似文献   

5.
ATM广告提供了显著的优势,专家们预测,今后它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随着部署商广告范畴内“一对一”市场的不断增长,ATM部署商将从客户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由此生成屏幕、发票或收据广告.首先,广告为各个客户或ATM客户类型量体裁衣而定.   例如,银行可以提醒客户,其贷款将在最近到期,或者为卡产品或保险与投资产品作广告.其次,允入场部署商通过所有交付渠道——分支机构、ATM、电话等为客户提供一致的个性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直接投资形式的变动与跨国银行的经营风险 1.客户的跨国直接投资是引发银行跨国经营、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诱因之,是银行通过追踪原有客户并提供客户所熟悉的金融服务来扩大经营业务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银行保险——机遇与挑战并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敏 《新金融》2003,(6):26-28
银行保险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村金融》2005,(2):45-46
银保通系统。银保通业务系统是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利用银行的营业网点代理销售合作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代缴保险续期保费,以及其他的保险业务,间接为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不断发展,针对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客户投诉和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不断增多。乱象丛生的保险营销给广大客户造成误导,也给银行的声誉蒙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以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网上银行就是在这场革命中应运而生的。各银行未来将不再局限于以分支机构作为服务渠道,可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银行采用信息技术扩大服务渠道的成本将变得低廉,客户可以在任何可以接入互联网的地方便捷地处理银行金融业务。同时,公共电子支付平台将为电子商务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保险业和银行业的相互合作有悠久的历史,在国内,以1996年为界,银行保险概念逐步形成。尤其是2000年以来银行保险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占人身保险业务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业务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银行保险业务内含价值很低甚至造成亏损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共识。本文试从逐步放松银行保险的资本联合、积极合理调整业务结构和产品结构、强化银行保险监管措施等方面提出提高银行保险业务内含价值的建议,为客户、保险公司与银行的三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孙尧 《上海保险》2012,(1):5-8,21
银行保险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一般是指银行和保险公司通过相互融合和渗透,实现资源共享和整合,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向客户提供与保险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是营销的基础,也是制约非寿险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系统性地搭建产品体系,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全面合作开展业务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合作与融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因其通过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了银行、保险的双重资源优势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早已突破以协议为约束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浅层合作模式,发展为金融控股集团或“超级银行”麾下深层合作与发展的银行保险业。因此,在金融服务一体化背景下的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将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可以说它代表了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拟就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规范发展银行保险业务的监管建议作一论述。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法律上有金融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理财观念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现阶段分业经营的金融制度下,国家允许商业银行经营代理保险业务,由此兼业代理销售的"银行保险"业务便应运而生.它既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也为银行、保险公司拓展了业务、增加了盈利.但在"银行保险"业务开办的初期,操作中的一些风险控制、流程时效问题,使销售成本增加、效益降低,阻碍了业务发展.2001年底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着手开发兼业代理销售保险业务的"银保通"系统,并于2002年10月投产成功.该系统支持银行在柜面直接出保单,很大程度上方便客户在银行购买保险,成为国内银保合作的创举.  相似文献   

15.
保险电子商务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巍 《中国保险》2003,(11):49-51
保险电子商务及其优势 早在本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保险电子商务也称网上保险,指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6.
一、引发代理保险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外流 部分守候在银行机构营业室的保险营销员,对前来取款、存款的客户做人保工作。据代理保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映,他们为各家保险公司代理的各种理财保险,绝大部分是客户的到期存款或用于储蓄的现金,代理保险业务的增加,实质就是银行机构存款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在保险营销员的策动及高利润诱惑下,部分银行业员工工作重心向代办保险倾斜,精力向保险营销集中,出现了在银行工作消极应付,班下卖保险劲头十足的不良势头。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军 《中国保险》2007,(12):20-23
银行保险要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满足银行、保险和客户三方面的利益,实现三赢。即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产品销售,降低经营成本。  相似文献   

18.
银行保险,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按国际上银行销售保险的发展轨迹分析,我国银行保险将在未来寿险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国的银行保险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形式是银行作为中介人代理销售保险公司的产品,简称银代.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非美国银行业的分支机构、代理处都积极参与美国的金融市场,这些外国银行分支机构主要为它们国内客户成员提供信用证以及其它银行业务服务。他们也试图加入广阔的美国国内银行业市场,将这个金融市场作为资金来源之一、投资的出口以及流动资产的基本部分。最近几年,很多外国银行通过支持美国公司业务来扩大他们的客户范围,主要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竞争,有时通过贷款给那些原由美国银行支持的客户,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及代理处已很明显地渗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经营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保险业务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银行保险模式,商业银行则相应转型为金融集团。在协同理论框架下,本文解释了发达市场中银行主导的银行保险金融集团剥离保险业务的现象,提出银行保险模型的选择取决于市场环境和管理能力,而创造协同效应应该是判断银行保险金融集团成功的标准。然后,分析了银行保险金融集团创造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银行保险业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