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纸文件让一个行业从快速的发展期迅速的陷入停顿期,在以往的行业数据统计中似乎并不多见。尤其是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这种影响力正在迅速的向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扩移。始于2005年1月24日的“11号文件”、4月21日的“29号文件”给VC业所带来的冲击波正在迅速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投资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理念以及投资风格,巴菲特从来不奢望一夜暴富,他采取的不熟不做、长期持有、集中投资等投资理念,对创业投资是否能有启发,与创业投资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本刊记者对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高特佳)董事长蔡达建、集团副总裁陈采芹进行了采访,探究了高特佳展现给我们的一种长线VC投资风格,一种对行业上、中、下游的整体投资方式。高特佳这种创新的本土VC投资模式,配合其“一体两翼”的战略架构,其耐心、理智与志向可谓“潜龙在渊”,不失为本土VC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5年,来自国家外管局的“11号文件”和“29号文件”并没有阻挡住正在加速前进的海外VC战车的不断深入,从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来自政策的影响并没有改变这个行业全年的运行轨迹。另外,同样是一个政策的出台,却使得本土VC也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天,一个大发展的契机就在眼前:[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汉能作为一间专注于TMT领域的投资银行,正为许多优秀的创投企业担任财务顾问。我经常会与客户一起提着沉甸甸的电脑包,穿梭于各个高档写字楼,接受VC合伙人的“考试”,有些项目问题甚至多达上百个。我们必须和客户一起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因为VC总是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才会给出Term Sheet。我常常想,我们真的对所有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回答完VC问题之后,项目果真就没有问题,只要正常运营就可以IPO了?  相似文献   

5.
在“过冬”成为关键词的当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感受到了大洋彼岸刮来的飓风以及寒意。但是对多个行业进行比较和梳理后发现,新能源行业在“过冬”中仍显露着“绿意”,国际资本持续看好中国环保新能源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并频频出手。尤其是在太阳能、风能发电的“绿色能源”领域,VC、PE都掷以重金。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VC在中国很有市场,日本的VC会成为美国第二吗?和一个日本的投资人讨论这个问题时,立即被嘲笑说不懂日本,并给我上了一课。本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则,我还是要谈谈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周末,我翻看一本杂志,读到王功权先生对记者说:“我们这些VC,还没有真正到结帐的时候。”这句话让我沉吟半晌。我在想,百度上市之后,哪家互联网公司可以成为明日之星呢?尽管我们不断看到许多动辄上千万美元的投资报道。对于VC而言,王功权先生言下之意应当是,尽管你过往投资了百度、新浪等,但是,你尚未退出的或是正在看的项目哪些是有把握IPO的?许多VC手里已连连投出巨资时,他们也许在想,当年我投盛大时,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真的看清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庞大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上房销售的行业地位,是海外VC看好“易居”的主要原因。[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套用《甲方乙方》里的一句台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鼻孔迎接光明。”创业板的诱惑,给了VC,PE黑色的眼睛,它们中很多却没有迎接到光明。今天留下来的VC,PE则用鼻孔迎接到了光明,在阳光初显的日子深深舒了一口长气。  相似文献   

10.
不怕VC追问     
当VC成为盛大、前程无忧、蒙牛、李宁以及众多中小企业的成功“加速器”时,中国每一个中小企业或者个人都想通过VC的投资来“加速”自己企业发展和个人的梦想,风险投资家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53.2%以上的中小企业表示,如果有VC的投资,企业将会以超出常规的发展。但是,能够获得VC们青睐的却寥寥无几,如何打动VC,以及如何要面对VC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是目前众多中小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也许因为来来去去的都是“热钱”,风险投资行业似乎永远处于一种非冷即热的交替状态中。对于中国的风险投资业,一年以前人们还都在用“复苏”、“回暖”、“上升”等褒义词汇来形容VC终于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后长达两年多的低谷,但从去年底至今,业界的“过热”、“泡沫”的吁声又不断传出。  相似文献   

12.
昔日重现     
在这个世界生存变得越来越不容易,行业的周期越来越短,从2004年风投触底反弹到现在不到四年,“冬天”又一次降临,经历过上一个“冬天”至今还活下来的基金也为数不多,面对众多朝气蓬勃的新基金,包括野心勃勃赤膊上阵的本土VC/PE,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一下上一次的“冬天”是个什么样子,也让大家给自己掐指算一算未来。  相似文献   

13.
最具投资价值的地方在哪儿?美国硅谷、日本、印度还是中国?对市场变动极为敏感的VC们将目标指向中国。虽然,经历了1999年网络泡沫造成的盛极而衰,VC业一度处于低谷。但是随着“中国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不断确立。人们都在期待VC业涅槃重生机会的来临。2004年上半年,随着行业各项指标快速的增长,VC们再一次看到曙光来临,  相似文献   

14.
2006—2007年,中国VC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美国的道路,表现为对于传统行业的投资和投资阶段的后移,提起VC,大部分人想到的是美国模式:早期和TMT,而近两年,中国VC大量介入传统领域,如餐饮连锁、地板、汽车、茶叶等。相当明显,这与一般意义的VC项目大不相同,解释这种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传统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发展的进程对比;另一方面是传统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当一场电影达到高潮的时候,通常也就是这部影片尾声到来的时候。而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潮似乎和电影的这种规律类似。虽然时下的互联网仍在以极大的热情召唤VC,但逐利的资本显然对这轮大潮已丧失了些许兴趣。 然而与互联网形成对比的是,医疗行业投资却热起来了。经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截止2007年8月,共有近12家企业拿到UVC/PE的资金,涉及金额近2亿美元,数据表明,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医用设备、医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细分领域。就中国内地医疗器械及服务市场而言,这是自2003年以来投资最多的一个年份。不难发现,传统制药和生物技术仍然入不了风险投资的“法眼”,反倒是医疗衍生品——和医疗有关的设备器械以及服务(以下简称医械)受到了VC的首肯。国际趋势无不如此,据美国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投资最明显的特征是医疗设备行业投资连续创新高,融资达10亿美元,同比增加58%,交易数量达75笔。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投资期长,风险大,再加上医改等众多不确定政策因素的制约,一直让VC裹足不前。但是,2007年上市的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商药明康德和较早前上市的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良好的表现,触动了VC的神经。而中国“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医疗的推广,到2010年由此产生的近1500亿元的市场,再次为VC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除了医疗设备与器械,这个行业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医疗服务。最近陆续获得投资的佳美口腔、慈济体检以及爱康网等企业就是明证。由于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中国产业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海外很多对药业投资很有经验的VC最后都落点在医疗器械和服务上。究其原因,医械领域投资的运作模式简单,基本以销售设备、软件、服务等为主,只要符合医院及百姓的需求即可。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即将爆发式增长的市场,VC们又怎么会放弃这个医械“金矿”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找VC融资是一件“请神困难,送神更难”的事,创业者在决定找VC之前,要先了解VC的需求,还要对着镜子审视一下自己.掂量掂量公司能不能做到万里挑一、满足VC的胃口  相似文献   

17.
广告索引     
《投资与合作》2006,(1):2-2
14 2005年,投资项目超过14个的风险投资公司有上海联创、软银亚洲基础信息基金、IDGVC等数家公司,从这点不难看出,随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概念”的青睐,风险投资行业正在趋热,以前项目追着VC走的局面已不在,多家VC争抢一个项目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投资与合作》2006,(6):I0008-I0009
马方业:VC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那么大家都说VC的钱太多了,太烫手了,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像美国,欧洲,西方这些发达的国家那样,实现了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我接触过许多企业的老板,都感觉他们对资金的饥渴太强烈了,而VC这边又谈到钱太多了,太烫了如何把这个“烫”和“渴”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最早一批设立的本土风险投资公司目前大多数已经从这个行业的“花名册”上消失或者改换门庭.王鸿茂带领的广州科技VC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相似文献   

20.
曾以“投资30分钟车程以内企业”的投资理念著称的美国老牌VC,竟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在了万里之遥的中国。美国老牌VC的观念是,只有和被投资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便于监督,管理和提供增值服务,那么,在这种看似与传统投资理念相悖的行为下,他们是如何各自搭建其中国通道的呢?按照与中国关系的密切程度来看,从紧密到松散,这些主流VC的做法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