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2001年,世界经济将会如何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又会有何影响?我们在搜集和分析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有关国际组织预测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分析。我们预计2001年,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和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较2000年都将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将为4%-4.5%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幅度将为8%左右,比2000年降低2个百分点;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与2000年大体相当;中国的投资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信用卡》2005,(2):76-79
2005年中国经济将持续活跃(本刊讯) 2005年1月12日,据MasterCard国际组织预测,中国经济将持续活跃,并带动全球特别是亚太区的经济增长。总体来说,基于亚太区及全球的交错变动因素,全球经济环境在2005年仍然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MasterCard国际组织认为, 2005年亚太区的整体环  相似文献   

3.
2020年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跌宕起伏,使国际投资和贸易更为多变。由于东亚经济体较好地控制了疫情,因此经济修复进程也较快。其中,中国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和国际收支稳健改善的良好态势。2021年,世界经济有可能因疫苗的大规模制备和使用,全面加速改善;中国则将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不同的外部经济环境,外资外贸格局均将面临变数。这将如何影响2021年的中国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4.
投资与赠款     
荷兰政府投资中国西部小城镇 中国政府和荷兰政府将共同出资近四千万欧元,用5年左右时间为中国西部小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寻找经济适用的技术和发展模式,从而改善整个西部地区的环境基础设施。中国建设部与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荷关于“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适用技术及示范”合作项目的协议。这一项目计划到2008年完成,总投资约3946万欧元,其中荷兰将提供1496万欧元的赠款作为项目经费。根据协议,这一项目将选择位于中  相似文献   

5.
《浙江金融》2013,(1):4-6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增长动力将由"三驾马车"逐步转为"双轮驱动",内需尤其是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温和回升,财政政策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总体稳定。本刊特邀有关专家、学者,阐释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  相似文献   

6.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2001年在世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不利环境中,我国经济仍一枝独秀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点。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计达到7.4%,远高于世界经济2.2%的增长率。2002年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时衰退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但只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政策,并以加入WTO为契机推进各项改革,我国经济就仍可以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2002年的增长率将和2001年基本持平。 一、2001年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邱晓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 :2 0 0 4年发展的宏观环境 ,总体看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但是 ,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具体因素分析 ,由于国内需求和政策的变化 ,加上国际环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 ,2 0 0 4年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低于 2 0 0 3年。一是从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高度繁荣的十年。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逐渐减弱,传统商业银行高信贷投放、高资本消耗、高运营成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因此,商业银行,尤其城商行只有主动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积极推进战略转型,不断提高综合经营管理能力,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谋求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新年伊始,中国经济依然面临国内外诸多困难与挑战,"稳中有变"将是中国经济2019年前行中的隐忧。目前来看,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对消费倚重的程度加深。2018年,我国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6.2%,比2017年大幅提高18.6个百分点,随着减税降费等一系列财政政策的实施,居民收入将得到一定提升,加上消费市场和环境的改善,可以预期我国消费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消费在稳定  相似文献   

12.
新动态     
《云南金融》2009,(12):8-8
“十二五”期间将对经济结构大调整 2009年11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启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虽然国际环境、经济格局、经济结构将会怎样变化目前还难以判断清楚,但无论世界经济如何调整和变化,中国决心对自身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以及中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将会看好中国的经济前景,进入中国进行投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不断提升。1月2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最新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过去三年持续下滑。《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外商投资(FDI)总额不足1.2万亿美元,比2017年的1.47万亿美元下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深刻变革,面临着中期的调整。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将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将出现调整和变化、而经济、金融的运行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对我国银行业原有的发展模式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战略转型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连平 《中国外汇》2020,(1):21-23
受周期性、结构性、制度性和外生性因素的影响,2019年中国经济承受了较大的下行压力,GDP增速可能较上一年下行0.5个百分点,约为6.1%。在外部不确定性有所改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宏观政策以稳增长为主的环境下,2020年中国经济的运行走势将会发生积极改变,下行压力趋于减缓,经济增长缓中持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09,(2):48-48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GDP增长率将为9.8%左右;2009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如不继续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问题,GDP增长率虽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左右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一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召开,我们与东盟各国的交往与联系也愈加紧密,在东盟十国之中泰国与我国的交往历史尤为悠久.本文将从经济状况、经济政策、贸易状况等方面对泰国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增进我们对泰国整体经济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将作为未来发展经济的抓手之抓手,主导中国经济战略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超高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拐点,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贸红利、环境红利等均已走到尽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20.
经济结构调整是现阶段最大商机
  中速增长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投资和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快速增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即使经历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过去的增长方式依然不适应中国经济现实了,这种增长方式恐将难以长期持续;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经济和社会矛盾,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是制约中国经济更好增长的瓶颈所在;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的高消耗、低效率,且产能过剩超出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