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资银行迎接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资银行的开放程度,在华外资银行已在市场份额、客户营销、业务经营及人才吸引等方面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挑战。中资银行只有加快改革进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后从容应对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制过程,提出了中资银行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及股权合作来弥补自身不足,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通过完善公司治理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市场应变力,通过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提升人力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外资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业以及在与中资银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振华  谭诤 《金融论坛》2004,9(11):44-49
在中国加入WT0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二元logit离散选择模型,以面临分行和子行选择的80家外资银行为样本,检验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组织模式选择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外资银行改制的主要因素是该外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经验、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的时间、母国在华直接投资以及母国与中国的文化地理距离,而母行的规模及其组织模式偏好的影响不显著。本文据此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者和中资银行提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有趣的一年,一方面是中资银行加快海外拓展步伐,国际业务发展迅猛;另一方面连续有外资银行清空所持的中资行股份,同时自营业务也做出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到2006年,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中国银行业全面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从中外资银行业的关系来看,竞争固然存在且激烈,但合作的领域更多,双方应是一种竞争性合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外资银行也不会立即对中资银行构成致命威胁。中资银行能否借鉴外资银行的经验,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已成为决定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7年6月11日,中国银行业开放已满6个月。6个月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他们一方面努力弥补网点稀少的先天不足,一方面已经用创新理财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理念震动了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高端客户领域,外资银行的进入、融合,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评判标准。也让银行客户获得更多选择。而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影响最大的是产品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银行业正在逐步对外开放,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策略应当立足于理顺市场机制,针对外资银行进入给中国银行业造成的三类具体影响: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软化监管效应,通过鼓励适度竞争、促进溢出效应、稳步放松监管,最大化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正效应:促进改革转型、引进成熟经验、完善监管空白,发挥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发展的带动作用,使得银行业整体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外资银行相继登陆,中国银行业进入了竞争时代。处于守势的中资银行,其优势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即在“主场”上与外资银行开展竞争,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劣势是机构庞大、资产质量差、员工素质偏低。要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07年6月11日,中国银行业开放已满6个月。6个月以来,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他们一方面努力弥补网点稀少的先天不足,一方面已经用创新理财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理念震动了中国银行业市场。在高端客户领域,外资银行的进入、融合,为市场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评判标准。也让银行客户获得更多选择。而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影响最大的是产品创新的力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之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着经济生活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加入竞争、中资银行深入改制、市场机制迅速生成的新形势。随着对外经贸的迅速扩大和金融管制的逐步放松,外资银行谋求本土化,中资银行谋求国际化,这一交互的发展趋势构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一、普遍重视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中资银行给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同业借款余额大幅增长,外资银行在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网络资源整合和信用卡等方面,也加大了对中资银行的技术输出.此外,中国银行业还倾向于和外资银行组成银团,共同对大客户或者大型项目提供贷款.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银行业已然“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10年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激起一片“狼来了”的呼声,到今天中资银行“出海远航”,银行业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中资银行在机遇与挑战中实现跨越发展。因此有人说“中国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得益于其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确是一个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用卡》2008,(8):76-76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了《银行理财评价(2008)》报告。《报告》显示,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现爆发性增长,中资银行收益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打新股。从总体情况来看,中资银行重产品数量,外资银行重产品设计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外资银行信息不透明、中资银行创新能力缺乏是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隐忧。  相似文献   

17.
1845-1949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从外资银行主导到中资银行独大的局面.二者发展路径受到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环境的影响,其中,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中外资银行实力变化的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与国家资本的先后壮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对中资银行的业务需求,挤压了在华外资银行的生存空间.同时,中国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和产业规划,以及相应的机构改革,不但加速了民族资本和国家资本的更迭,也对银行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统制政策促进了国家银行的扩张,带动中资银行业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替代外资银行.国家垄断的银行业对保证战时经济运行和军事胜利有重要作用,但不利于中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中国入世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银行业必将与外资银行在同台共舞的同时形成竞争与协作凝聚力,共同促进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与此同时,给中资银行带来了竞争的压力,而在压力的环境中,为中资银行提供了动力与学习的机会。中资银行要面对现实寻找自己的不足,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中资银行也在积极地推进业务整合和创新,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开始在全方面、多领域展开。本文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的市场格局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外资银行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中资银行未来业务拓展空间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