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金融》2012,(20):88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与经济资本配置研究》课题组的金融学前沿研究成果,在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估会上,彭建刚教授主持的这一研究项目被评为优秀。《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一书依托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和数学模型方法,以《巴塞尔资本协议II》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I》为背景,独创性地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测算方法;对CreditRisk+模型的频带划分方法作了创新性的设计,采用此方法,各商业银行总行和分支机构可进行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在线实时计量,  相似文献   

2.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计量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有效方法。本文指出了国外聚合信用风险模型频带划分方法的缺陷,对频带的划分做了创新性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确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方法。同时采用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公司贷款数据对文中提出的计量非预期损失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指出这一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可提高经济资本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该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加强高质量的资本构成、调整不合理的风险权重、提高资本充足率等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农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过渡期,对宏观经济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动态资本拨备计提制度、科学制定合理的资本管理规划和资本金补充机制等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部评级法框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的司法特征,建立抵押品池综合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低于依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5.
巴塞尔协议Ⅲ的初衷是要抑制银行的过度套利行为,减缓资本约束造成的顺周期效应,但我们不能指望巴塞尔协议Ⅲ就能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而且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还会引起资本调整成本等新问题。中国不存在庞杂的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处于较好的水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法办(试行)》这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实施的时机比较成熟,但对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违约概率测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银行贷款本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对借款人进行违约概率的测度,已经被列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的关键内容,是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对处于风险暴露中的每一借款人进行评级,并估计其违约概率。  相似文献   

7.
银行信贷、资本监管双重顺周期性与逆周期金融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监管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导致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扩张和经济衰退时的贷款紧缩.<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资本监管约束,在经济衰退时会促使银行形成信贷萎缩效应,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次贷危机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减轻顺周期的影响,增强金融...  相似文献   

8.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引起国际各方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健性和抗风险能力,巴塞尔委员会在坚持资本监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巴塞尔协议Ⅱ》进行了新的修订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资本计量方法,增加了宏观审慎及流动性监管维度,最终形成《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并要求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在各成员国落地实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的监管规则和要求,发布了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即《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出台背景、意义以及主要变化的介绍,结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分析了方案落地实施后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资产业务结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为商业银行应对国内外新的监管要求和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众多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因市场风险遭受巨大损失,远远超过按原有监管规则计提的市场风险资本,暴露出原有监管规则的许多缺陷.针对这种情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修订了对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计量万法,大幅度提高了市场风险资本要求,这也成为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Ⅰ到Ⅲ对市场风险资本监管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计量市场风险监管资本的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下内部模型法的特点.分析表明,由于引入SVaR(压力在险值)的资本要求,按巴塞尔协议Ⅲ计量的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有显著提高,这将不利于激励商业银行开发内部vaR模型计量市场风险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国际银行业风险计量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方法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计量和管理信用及市场的资本要求而展开的。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确立了资本标准和信用风险计量方法,1996年的《资本协议市场风险补充规定》将扩展到市场风险的计量,《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则将资本标准扩展为三大支柱,将单一信用风险扩展为信用、市场和操作等风险,将风险计量方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把握未来风险计量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一致通过了《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巴塞尔协议在国际上被视为银行业的通行规则。根据安排,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于2006年前在成员国实施,中国作为巴塞尔委员会的成员国,必然会受到这一新规则的直接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贷款的利息收入.这一新规则的实施将对信贷业务产生影响,并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4):147-149,154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并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2013年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新监管标准,同时实施《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这将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业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评估所面临的信用风险,采用内部评级法,可以使银行资本和所承担风险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直接,可以大幅度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性。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充足率需要四个变量,违约概率是其中之一,同时只要采用内部评级法,不管应用高级法还是初级法,违约概率都需要由银行自己估算,国内某些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违约概率的计量。本文主要对违约概率的定义、作用及在现实中的应用作一些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协议Ⅲ在资本监管、杠杆率指标和流动性监管计量全球标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较为简单.但新的监管要求仍然会带来挑战、促进新一轮的金融改革.本文从资本要求、杠杆率要求、流动性要求等角度,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对我同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规定,为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顺周期性行为可能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应持有留存资本缓冲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两种政策工具以用于缓释和修正银行体系对信贷周期的正反馈机制。近几年,关于资本缓冲到底呈现何种周期性特征的研究非常多,那么,本文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资本金补充这个较新的视角来具体分析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是如何影响不同种类银行的资本缓冲周期性特征的,这对于监管当局如何合理利用其中的规律来调节经济发展,缓解银行的顺周期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孙静 《青海金融》2010,(2):34-3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即将在我国实施,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与新协议规定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搭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改进风险计量模型、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好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实践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皓 《上海金融》2008,(2):48-52
2004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基于内部评级法的信用风险度量和资本金计算框架,使得内部评级体系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主线显得更加明确。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实践,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初步建立了内部评级体系,积极准备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本文在把握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部分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在违约定义、评级结构、评级方法、评级流程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其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包志伟 《时代金融》2014,(30):76-77,81
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诞生,《巴塞尔协议Ⅲ》是在《巴塞尔协议Ⅱ》的基础上对金融业监管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其通过提出更加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并对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和流动性等方面提出新的标准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这些新的要求对我国的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适应新的局面,并找到应对策略以在新的监管要求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代表“巴塞尔协议Ⅲ”在中国的实施落地,对资本定义更加严格,资本约束机制更加强化,将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商业银行应按照资本监管新要求,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和管理,推动业务结构从资本依赖型向资本节约型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电脑》2013,(10):87-87
2012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基于《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简称《巴塞尔Ⅲ》)构建的新的银行监管框架《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在2018年底前完成应对。其中在信用风险部分,要求商业银行须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制度以准确评价借款人及债项,实现评级模型的高度化/精细化。银监会的上述要求对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带来挑战。为帮助中国银行业实现《巴塞尔Ⅲ》要求,提升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